新華社柏林2月23日電(記者 劉向)中國駐德國大使吳紅波23日晚在德國聯邦議會辦公區舉行的有關氣候變化的“議會之夜”活動時表示,中國將繼續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鞏固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成果,與各方一道,爭取在2010年內簽署一項有法律約束力的有關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國際協議。
吳紅波對在場的30多名德國聯邦議員和數十名德國環保組織代表説,哥本哈根會議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當務之急是儘快將《哥本哈根協議》中的各方共識轉化為《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長期合作特設工作組和《京都議定書》特設工作組的具體談判案文,確保年底墨西哥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取得積極成果。
他説,中國下一步自主減排目標是到2020年使單位國內生産總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到45%。中國的減排目標是中國自願、自主的行為,不附加任何條件,也不與任何國家的行動相挂鉤,但中國會把這一目標作為約束性指標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吳紅波還介紹了中國在推進節能減排上採取的一系列有效措施,其中包括持續大規模開展植樹造林、關閉高污染和高能耗企業、大力發展低碳和新能源産業、大力發展公共交通和鼓勵發展小排量汽車,以及加大應對氣候變化的科研投入。
他説,1990年至2005年,中國單位GDP能耗降低了47%,同期發達國家只降低了26%。2005年至2009年,中國單位GDP能耗至少降低13%,相當於少排放8億噸二氧化碳。
在回答有關美國要求新興經濟體國家也要做出類似發達國家的減排承諾的提問時,吳紅波説,中國人均溫室氣體排放量只列全球第96位,美國人均排放量是中國的4倍。中國願意承擔責任,但要求中國做出超出承受能力的承諾不現實,因為這種承諾不僅可能嚴重影響中國經濟發展,對世界也是災難。
美國駐德國大使館公使銜參讚羅伯特·波勒德也在這次活動中發言,肯定了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的成果。他説,《哥本哈根協議》邁出了重要一步,來之不易,不應忽視。波勒德還介紹了美國在發展清潔能源、降低汽車能耗、開發核能等方面的舉措。
此次“議會之夜”活動是由德國聯邦議員組成的“環境沙龍”發起的,主要目的是邀請中美外交官介紹各自國家政府在氣候變化上的立場和主張,並與德國聯邦議員、德國的有關基金會代表和非政府組織代表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