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碧水,一盞龍井茶,讓人魂牽夢係的西湖,也承載了杭州的悠悠千年。
三年磨一劍,這樣精美大氣的《西湖》是怎樣拍出來的呢?原來,攝製組的日子並不好過,因為不是做高收視率的娛樂節目,主創人員在拍攝《西湖》的3年時間裏,幾乎被遺忘了。唯一一次在大會上被點名是源於一次消防隱患的誤會。
一朵荷花
攝製組在北山路用大搖臂拍了3年
在電視“杭兒風”裏,浙江廣電集團、浙江衛視製作播出的十集電視紀錄片《西湖》顯得有點別樣。正是因為特別,這兩天《西湖》才引起了越來越多觀眾的濃厚興趣。中國傳媒大學教授胡智鋒用“行雲流水,美不勝收,回味無盡!有知識,有才情,有思想”來評價這部紀錄片。更多的杭州觀眾則覺得,這樣的紀錄片,“對得起西湖。”
西湖對於浙江的電視人來説,就像是一個熟悉的陌生人。這麼多年,關於西湖的電視節目從未間斷,怎樣才能拍出西湖的新意呢?
《西湖》攝製組選擇了更精美的電視語言。
細心的觀眾一定記得第一集結尾那朵的荷花——大氣、驚艷、色彩飽滿,很多人都以為那是通過3D技術製作出來的。其實,那個從俯拍到仰拍的長鏡頭,是攝製組扛著大搖臂機器,在北山路口完成的。
“拍西湖的景色不外乎是荷花、湖水,但是我們的攝像機拍出的綠色調都挺土,即便是我們用高清拍,也不會有太大的區別。後來,我們想出了個用大器械拍小玩意的方法。用大搖臂拍荷花,肯定會出不一樣的效果。”《西湖》的編導兼攝像楊銘告訴記者。
拍好荷花,還要捕捉它在晨昏不同光影下的身姿。三年下來,光是荷花鏡頭的素材,他們足足積累了三四個小時那麼多。
一次批評
潑墨的宣紙被誤認為“消防隱患”
娛樂節目能提高收視率,而人文節目則能代表一個電視臺的氣質。然而,在全國衛視狂掀娛樂浪潮的時候,不是誰都能靜下心來,安安靜靜地拍人文節目。
“我們最大的敵人,是寂寞。”《西湖》總導演之一夏燕平説了一句很文藝的話。因為整天對著剪輯機房中的電腦,傷了眼睛,即便在室內,他也戴著墨鏡。
確實,在“中國藍”高舉娛樂大旗的時候,夏燕平這個十來個人的團隊成了被忽視的一群人。因為沒有去做高收視率的娛樂欄目,獎金、嘉獎、表揚都沒有他們的份。唯一一次被領導惦記還是出於一次“火警”的誤會。
“那次領導終於在大會上點我們的名了,卻是批評我們在辦公室裏燒紙,違反了消防條例。”夏燕平告訴記者,其實,那天他們是在辦公室裏拍攝一個宣紙的鏡頭,為了使鏡頭更有感覺,他們在宣紙上灑上了墨水,拍完後揉成一團丟在廢紙簍裏——看上去很像被火燒黑的紙。
三年的光陰,就在這樣的寂寞中默默流逝。《西湖》團隊,甘苦自知。好在,他們堅持下來了。“看著《我愛記歌詞》做得這麼好,收入上去了,有些人也陞官了,我們也眼紅。但是我們組裏的一個小姑娘説,還是堅持吧,做出精品,對得起這三年。”夏燕平説。
一個額外議案
電視臺立馬撤掉1500萬廣告
在收看《西湖》的第二集時,有心的觀眾發現,和前一天不一樣的是,整整42分鐘的節目裏沒有一秒鐘的廣告,讓熱愛這部電視片的觀眾十分驚喜。
記者了解到,這是源於在北京參加兩會的浙江代表們專門給浙江衛視的一個“議案”。
到北京參加兩會的代表們,免不了一個習慣,晚上總要打開浙江衛視,看看浙江的電視新聞和電視節目。3月2日的晚上,許多代表被浙江衛視的大型電視紀錄片《西湖》所吸引,“大氣、精美”等讚譽之詞脫口而出。 唯一遺憾的是“廣告插得太多,有點干擾收看這樣節目時的心境。”於是代表們就向省廣電集團提出他們的一個“額外的議案”:能否在《西湖》播出時少插一些廣告。浙江廣電集團和浙江衛視的領導隨後商量決定,在《西湖》此後的播出時間裏取消所有的廣告。
這一撤,就損失了1500萬。
目前攝製組正抓緊做一些細部的修補,以備重播。而《西湖》的光碟也有望儘快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