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合肥3月16日電(記者 王聖志)《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公開徵求意見稿)提出,“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強自立和適應社會的能力,克服‘應試教育’傾向”。如何建立科學的考試評價體系,打破“唯分是舉”格局,近年來安徽對此進行了積極探索。
據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試院招生考試研究處處長、新聞發言人鄔平川介紹,2010年是安徽省高考改革三年過渡期的第二年。當前安徽省統一招生考試模式為:在3+文科綜合/理科綜合的基礎上,將學業水平測試和綜合素質評價納入高考。其中學業水平測試分為A、B、C、D四個等級,綜合素質評價除“公民道德素養”分為優秀、合格、不合格三個等級外,其他五個方面均分為A、B、C、D四個等級。應屆考生的學業水平測試每科目都達到C級或合格以上、綜合素質評價每個方面都達到C級或合格以上,方可被普通文理科本科第二批次以上院校錄取,從而更好的考察了學生綜合素質。另外在命題思想上,新課程背景下的高考體現了“從知識立意向能力立意轉變”的指導思想。配合新的課程改革內容,考試科目從之前的語文、數學、外語三科自主命題到目前的語文、數學、外語、文科綜合、理科綜合全部5科自主命題。這樣就在命題上能夠更好地體現安徽省的實際情況。
鄔平川説,近年來,安徽省高招政策每年都有創新點。2007年開始實行“知分填報志願”,2008年在全國較早實行“平行志願”,實行“分數優先,遵循志願”,這無疑擴大了考生的選擇範圍,尊重了考生的意願,考生填報也更有針對性,高分落榜現象大大減少,很受考生歡迎。從2009年起安徽省將平行志願擴大到包括提前批、藝術類、體育類等所有能夠實行平行志願的類別和批次。同時,開始實行網上分段填報志願,更加方便了考生。
在談及當前正向社會積極徵求意見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關於高考改革的有關問題時,鄔平川説:“改變一考定終身的模式,實行多元化的考核錄取辦法,方向無疑是正確的。但在改革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公平,因為公平是高考的生命。現行高考制度經受了長期檢驗,其根本之處就在於公平公正。在公平問題上,尤其不應該讓其他方面的因素給考生造成的不公平投射到高考上,影響公平競爭。”他舉例説,目前城鄉教育的差距客觀存在,高考要盡可能避免這種差距給考生帶來的不公平。比如自主招生,國家採取這一辦法的初衷是為了讓偏才怪才能夠脫穎而出,但農村考生由於信息不暢、交通不便、經濟負擔較重以及學校教育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差異而處於不利地位。這一問題應該是實行自主招生政策時高度關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