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以赴抗大旱 千方百計保民生
——雲南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抗旱救災紀實
新華社昆明3月31日電(記者 譚浩)“天這麼幹,黨委、政府比我們還急,黨員幫著到處找水源,發現前面山腳下還淌著一小股水,就立即修了臨時攔水壩,攔一個星期放一次水,每個星期澆一次。你看,我家的這幾畝啤飼大麥還綠油油的。莊稼活著就有希望!”
這是雲南省嵩明縣嵩陽鎮大村子村農民李生發自內心的話語,也代表著災區人民群眾對黨組織、黨員幹部在這場抗旱救災硬仗中為民解難、為民排憂給予的褒獎。
面對嚴重旱情,雲南省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下,把抗大旱作為當前最大的政治、最硬的任務和最急迫的工作來抓,積極應對,合力抗旱,在保春苗、重民生、解水困、備春耕、防林火中充分發揮戰鬥堡壘作用和先鋒模範作用。
一個組織就是一座堡壘
——採取一庫一策、一村一策的方式,全力保障城鄉供水和人畜飲水安全;
——圍繞增加農民收入,組織開展勞動技能培訓和外出務工工作;
——總結經驗、痛定思痛,下定決心、大幹水利,從根本上扭轉全省供水保障被動局面……
在抗旱救災中,災區的各級黨組織成了抗旱救災、凝聚人心的中流砥柱。哪有旱情,哪就有黨員不畏艱苦的身影;哪有黨員,群眾就有抗災的信心。
雲南省委學習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通知,要求把組織抗旱救災、奪取抗旱救災勝利作為學習實踐活動整改落實階段的重要內容,作為檢驗學習實踐活動成效的重要標準,作為體現學習實踐活動成效的重要方面,緊密結合學習實踐活動,紮實有效組織開展好抗災救災工作。
雲南省政府多次召開抗旱救災工作專題會議,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全省各級幹部和廣大群眾緊急行動起來,全力奪取抗旱救災工作的全面勝利。
省委組織部下發《關於在抗旱救災工作中進一步發揮組織部門職能作用的通知》,要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積極投身到抗旱救災工作中去,各級組織部門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做好抗旱救災工作,並緊急下撥55萬元留存黨費,幫助11個重災縣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組織抗旱救災。
省防汛抗旱指揮部啟動應急預案,省水利廳組織8個工作組奔赴16個州市的重旱區了解旱情、幫助指導抗旱救災。牟定縣以鄉鎮為單位組織臨時抗旱應急隊,目前解決了4.2萬人的飲水困難。賓川縣組成10個抗旱工作組,深入一線指導各村組抗旱保苗。祥雲縣採取領導幹部包片、鄉鎮幹部包村、村幹部包組包田塊,做到春耕抗旱不留死角。
全省各級各部門多方籌措抗旱資金和物資,動員全省各級幹部群眾捐資抗旱救災。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積極開展“共産黨員抗旱救災特別捐獻活動”,截至3月30日,共籌得捐款1.12億元。宣威市非公經濟黨組織積極參與抗旱先鋒行動,累計捐款356萬多元,全市100家黨員人數較多、實力較強的企業與100個旱情較為嚴重的村、寨結為幫扶對子,村企結合、共同抗旱。龍陵縣各級黨組織廣泛開展“黨員身份亮出來,關鍵時刻站出來”主題實踐活動,派出1000多名黨員幹部組成100多支抗旱突擊隊,帶領全縣10多萬群眾戰鬥在抗旱救災第一線。
一名領導就是一面旗幟
“個人形象一面旗,工作熱情一團火,謀事佈局一盤棋”——雲南省各級領導幹部身體力行,身先士卒,深入災區,靠前指揮,切實做到一名領導就是一面旗幟。
省委、省政府領導深入到田間地頭檢查指導抗旱救災工作,與鄉鎮、村、組幹部一道分析災情,研究抗旱保苗的措施,要求廣大幹部、黨員要深入到災情最嚴重、抗災最困難的地方,靠前指揮,關心群眾疾苦,解決救災中的實際困難,做抗災救災的主心骨,在抗災救災中鍛鍊、考察、識別幹部。
在省委、省政府領導的帶領下,全省各級領導幹部紛紛深入到旱災最嚴重的地區,察看災情,研究安排抗旱救災工作,並看望鼓勵戰鬥在抗旱救災第一線的幹部群眾,千方百計幫助災區群眾渡過難關。在災情嚴重的地方、受災群眾集中的地方、抗災困難大的地方都能看到領導幹部的身影,聽到領導幹部的聲音。特別是各級領導班子成員經常通過聽取彙報、實地調查、走訪群眾等方式,組織指揮抗旱救災;基層領導幹部經常深入田間地頭、壩塘溝渠、山頭哨卡,帶領群眾做好抗旱救災、森林防火和春耕備耕工作。
昆明、昭通、曲靖、玉溪、楚雄、紅河、大理、普洱、西雙版納、怒江等州市級領導帶隊,深入對口挂鉤的縣(市、區)全面開展抗旱救災和森林防火工作。各縣(市、區)實行縣委領導聯片包鄉、部門領導聯鄉包村、鄉鎮領導聯村包組、黨員幹部聯組包戶的“四聯四包”抗旱救災工作責任制,從縣、鄉、村抽調黨員幹部組建抗旱服務隊,深入一線開展工作,確保不漏一鄉、不漏一村、不漏一戶、不漏一人。
一名黨員就是一根標桿
“平時工作看出來,關鍵時刻站出來,生死關頭豁出來”——雲南省廣大黨員踴躍參加“共産黨員抗旱先鋒行動”,在抗旱救災中切實踐行先進性,做到一名黨員就是一根標桿。
宜良縣、紅塔區、丘北縣、祥雲縣在涉農部門、衛生、科技、電力、通訊、氣象等部門的黨員都組建了“黨員突擊隊”。瀘水縣抽調1047名縣、鄉、村黨員幹部,組成9個工作組、71個工作隊,深入農村,察民情、解民憂、安民心、助民富,促“三農”助春耕。永德縣設置了送水服務崗、後勤保障崗、河段維護崗、農作物搶收崗等10多個崗位,全縣4800余名黨員迅速上崗,投身到抗旱救災工作中。彝良縣組織機關幹部和農業技術員3000多人深入基層組織群眾保水搶苗,灌溉小春作物6.7萬畝、蔬菜3萬餘畝。
南澗縣南澗鎮團山村委會平地村共産黨員、村民小組長黃忠生結合自己跑運輸的實際,每天往返縣城時都帶上塑料桶和備用水箱為群眾無償送水。祿豐縣勤豐鎮副鎮長李浩坤和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楊紅昆在“2·15”森林火災中,連續撲火40多個小時,昏倒在火災現場,全身燒傷面積達34%。大姚縣趙家店鄉團塘村黨支部書記普文麗為確保利皮乍新村小組45戶176名群眾飲水問題,積極爭取籌集資金15萬元,幫助全村鋪設了一條長達5190米的飲水管道,解決了群眾的飲水困難。80多歲的李大爺激動地説:“有黨的關懷,有幹部們的帶頭,我也要盡一份力,讓大旱之年仍能豐收。”
一次抗旱就是一場考試
“組織部門要在抗災救災的關鍵時刻考察和鍛鍊黨員幹部”——雲南省各級組織部門把抗旱救災工作同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村“兩委”換屆選舉、第三批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等各項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堅持在抗旱救災中鍛鍊、識別幹部,把幹部在崗在位情況、履行職責情況、令行禁止情況和抗災救災措施落實情況等作為幹部使用和獎懲的一個重要依據,對不服從統一調遣、延誤信息、通訊不暢、缺崗脫崗,造成工作被動或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産造成損失的,給予嚴肅處理,切實做到一次抗旱就是一場考試。
昆明、昭通、曲靖、玉溪、楚雄、紅河、大理、西雙版納、怒江等州市委密切關注那些群眾公認、積極幫助困難群眾、在危難時刻發揮奉獻精神的黨員幹部,把領導幹部在這次抗旱救災工作中的表現,作為幹部任用獎懲的重要依據。特別是結合村“兩委”換屆,把群眾公認、積極幫助困難群眾、舍小家顧大家、在危難時刻發揮奉獻精神,在抗旱救災工作中表現突出、能帶領群眾戰勝困難的優秀幹部推薦到村“兩委”班子中來。元江縣、大姚縣等地大學生“村官”積極投身抗旱救災一線,當好抗旱救災“宣傳員”、科學抗旱“輔導員”、組織抗旱“協調員”、抗旱攻堅“突擊員”,為奪取抗旱救災勝利貢獻智慧、揮灑汗水,力爭考好到村任職的重要一課。
一些縣(市、區)採取措施,對黨員幹部在抗旱救災工作中的到崗到位、履行職責、令行禁止和抗旱救災措施落實情況等進行督察,在抗旱救災一線發現和考驗入黨積極分子,及時總結宣傳表彰在抗旱救災中表現突出、作出重大貢獻的集體和個人,以弘揚正氣、鼓舞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