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青海玉樹4月15日電 新華社記者
一場突如其來的7.1級大地震,再次吹響了人民軍隊拯救生命的號角。
繼2008年汶川抗震救災後,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又一次展開向地震災區的大規模挺進。
急,急,急……一條條軍令通過不同的渠道緊急下達,一支支番號不同、隸屬不同、服色不同的隊伍,飛速趕到災區,並立即投入了緊急的生命搜救活動。
截至15日11時,全軍和武警部隊已緊急出動1萬多兵力趕赴災區,其中5200多名官兵已經抵達救災現場,展開救援行動。其餘官兵正在以空中、鐵路、公路等多種方式全速挺進玉樹災區。
巨大的地震災難後,子弟兵迅即與死神展開了一場爭分奪秒拯救生命的殊死決戰。
生命已逝,救援繼續……
時間:4月15日14時
地點:結古鎮先鋒巷99號
記者王玉山報道:
青海省軍區獨立步兵團一排20多名戰士圍成一圈,吃力地挖著、刨著。儘管他們早已知道,廢墟下這個名叫西拉松毛的藏族女人已沒有了生命跡象。
68歲的白吾多扎老人和他的兒子、女婿以及小孫女圍攏在一起,滿面灰塵,眼巴巴地看著戰士們在瓦礫中一點點地挖掘女兒的遺體。
1個小時,2個小時……西拉松毛的遺體終於被挖了出來。白吾多扎跑上前去,用一張花色毛毯輕輕地蓋在女兒的遺體上……
聲音:
一排代理排長李政羽:“從淩晨到現在,我們團搜救出40多人,可惜,活著的只有3人,先鋒巷99號是這一帶最後一個有人被埋而未挖出來的地方。”
白吾多扎:“活著的人不會餓死!活著的人還得繼續活下去……”
更多背景:
蘭州軍區多支救援分隊通過各種機動方式陸續抵達災區。青海省軍區獨立步兵團1002名官兵經過13個小時急行軍,于15日淩晨抵達結古鎮。駐寧夏某工兵團54人空中機動至玉樹。
成都軍區積極展開跨區救援工作,四川省軍區1200余名官兵和民兵預備役人員緊急趕赴災區。
第二炮兵某基地派出由200余名官兵組成的抗震救災先遣隊,攜帶32臺醫療、工程、補給等野戰救援裝備,于15日下午抵達玉樹災區。
靠雙手挖掘……
時間:4月15日12時
地點:結古鎮民主路文化公園對面山坡
記者王經國、王玉山、樊永強報道:
地震使得結構疏鬆的房屋完全垮塌,半片山都成了滿目瘡痍的廢墟。幾隻藏獒在自家舊跡前徘徊。
武警某部團長孔新帶領一支分隊在山坡上的居民區展開搜救。由於沒有專業挖掘設備,官兵們只能靠雙手挖掘。從14日9時出發到現在,他們每人只啃了一包方便麵,喝了一瓶礦泉水。烈日、缺氧和長時間劇烈活動,許多人開始出現氣短和暈眩等高原反應症狀。
“在廣場南面有個房子,我的幾個孩子被埋進去了。不過可能已經……”一位名叫次仁的藏族老人用生硬的普通話説。
“只要有一分希望,我們就盡力爭取。”孔新手一揮,官兵們向著老人手指的方向奔去。
聲音:
武警某部團長孔新:“這裡的房屋大多是土木結構或是磚混結構,震後的碎土塊把倒塌房屋的空間都填滿了,這就使得被埋人員缺少生存空間。我們3個小時裏接連挖出7名被埋人員,可都已沒有了生命體徵。”
更多背景:
截至15日18時,武警部隊參加青海玉樹抗震救災兵力達到4140名,其中,3450名兵力已到達玉樹結古鎮,在13個任務區擔負現場救援、搭建帳篷、武裝巡邏等任務。另外,武警水電、交通部隊專業救災隊伍攜帶專業設備已全部到達救災現場。截至15日14時,武警救災部隊救治轉移安置受災群眾6213人。
4人獲救……
時間:4月15日12時
地點:結古鎮鎮郊西北牛賓館
記者王經國、黎雲報道:
地震將三層的西北牛賓館扭壓成了一層半,一面墻還歪歪扭扭地,與頂板僅靠著幾根鋼筋相連。已經垮塌的樓頂上,滿臉通紅的隊員們正在憋足了勁兒拆除樓板。生命探測儀顯示,廢墟下有強烈的生命跡象。
突然間一陣搖晃,地面有力地抖動起來。10多分鐘後,又是一陣余震襲來。但救援工作一直沒有停下。很快,隊員們在三層樓間打通了一個V字形槽。
“注意出來時千萬別睜眼……上來時不要急,一個一個來。”
一個被困的小夥子從洞口慢慢伸出頭,小心翼翼地轉身,一點點避開斷裂的鋼筋。隨後,第2個、第3個、第4個被困者被順利救出。
張建偉,張景科,陳德毅,許程——這4名被救人員都是甘肅人,年齡最小的僅18歲。他們登上救護車時,現場所有人員鼓起掌來。
聲音:
中國國際救援隊副總隊長、北京軍區某工兵團工程師劉向陽:“行動中的這兩次余震估計在4.5級左右,如果達到6級,估計我們都有可能被埋進去。但我們沒有一個人退下去,因為大家有一個信念:多救人,早救人!”
更多背景:
由北京軍區某工兵團、武警總醫院醫療救護隊和國家地震局組成的中國國際地震救援隊14日晚抵達玉樹。其中,北京軍區某工兵團派出60名隊員、2臺救援車和9條搜救犬,武警總醫院派出30名隊員並攜帶包括監護儀、監測器等2噸醫療救護設備和藥品。
災難後,那不熄的無影燈……
時間:15日6時至今
地點:結古鎮體育廣場
記者樊永強報道:
護士長宋海燕為8歲的才讓拉毛扎針輸液時,雙眼蒙著紗布的小姑娘一把抓住宋海燕的手,帶著哭腔喊出了“媽媽,媽媽”。
宋海燕怔了一下,紅著眼連連應答。
這支由解放軍第四醫院派出的抗震醫療救援隊,自14日中午趕赴玉樹以來,已經連續30多個小時不休不眠。
15日6時,當他們抵達結古鎮體育廣場——地震後接納人員最多的受災群眾安置點時,眼前的場景令隊員們大吃一驚:上萬名群眾或躺或坐,密密麻麻地佈滿了整個廣場。
醫療隊僅用了不到20分鐘就在體育場中心搭建起一所擁有60個床位的“野戰流動醫院”。很快,一波波受傷群眾就相互攙扶著涌了進來。
迷彩帳篷裏的無影燈下,醫護人員馬不停蹄地忙碌著。他們已經連續20多個小時沒有吃東西,高寒缺氧和缺乏睡眠使多數人嘴唇烏紫、眼睛佈滿血絲,許多人險些虛脫暈倒在手術臺上。
聲音:
護士田敏:“累啊,累得連高原反應都沒了。”
更多背景:
截至15日20時,解放軍第四醫院救援隊的“流動醫院”已成功救治傷病員650多人,向後方轉運危重病人210多人。地震發生後,解放軍總後勤部緊急抽組5支醫療隊、2支野戰方艙醫院和1個醫療防疫專家組趕赴地震災區。
來自總參謀部總醫院的61名醫護人員15日下午抵達玉樹。他們攜帶了國際上最先進的便攜式超聲診斷儀、全功能心電監護儀、全細胞分析儀等79種206件(套)醫療救護設備,以及133個品種、價值近15萬元的藥品。
濟南軍區153醫院271名醫護人員,攜帶野戰醫療方艙和大批急救藥品,于15日趕赴災區。
玉樹機場:空中生命線晝夜不斷
時間:4月14日22時32分
地點:玉樹巴塘機場
記者張玉清報道:
夜色中的巴塘機場,一架伊爾-76型運輸機在導航燈光的照射下呼嘯升空。玉樹災區聯絡外界的唯一空中通道,由此具備了夜間航行保障能力。
得知玉樹機場沒有夜航燈光設備、不具備夜航開放條件後,空軍迅速空運來應急助航燈光系統。14日22時8分,官兵們開始架設設備;24分鐘後,燈光系統開啟使用。15日晨,又有2套應急助航燈光系統從湖北當陽和北京南苑機場調集運往玉樹。
更多背景:
截至15日16時,空軍共出動7架伊爾-76運輸機飛行16架次,空運救災物資73噸,運送救援和醫療人員447人,轉運受傷群眾60余人。
新疆軍區3架適於高原飛行的米-171-B7型直升機,經過約1700公里的航行,于15日17時抵達西寧。此外,還有3架直升機在烏魯木齊待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