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5月11日電(記者劉雪、許曉青)“汶川地震兩年了,人們不應該停留在悲傷中,更應該讓孩子們看見未來。”上海世博會志願者宣傳大使、著名學者于丹11日在上海世博園區對新華社記者説。
于丹特別選擇在“5·12”汶川大地震兩週年的前一天來到上海世博會中國館參觀。跟隨她一同走進中國館的還有4名在汶川大地震中倖存的女學生——劉倩、陳熙、尹秋如、朱思錦。
于丹實現了自己兩年前對四位北川女生的承諾——“一起看世博”。而今這四個女孩已從中學生成長為大學生。
大紅外觀、鬥拱造型的上海世博會中國館,在呈現“城市發展中的中華智慧”主題時,也幫助人們重拾一段難以徹底忘卻的記憶——兩年前撼動中華民族每個人心靈的汶川地震。
在高49米的中國館第一展區“東方足跡”,11日放映的是主題電影之一——陸川導演的《歷程》。在全長8分鐘的電影裏,有約1分鐘以群像式的畫面再現了汶川地震發生後軍民團結一致、奮勇救援的場景。于丹陪伴著孩子們靜靜看完了這部電影。
上海世博局中國館部部長錢之廣解讀,《歷程》中之所以出現汶川元素,是希望表達中國人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精神。他説:“2008年的抗震救災和持續至今的災後重建工作,是中華民族勇於戰勝磨難的一個縮影。”
《歷程》的導演陸川曾對新華社記者説,中國人最偉大之處在於面對災難的那種堅韌,“我們用了足足1分鐘去表現這種堅韌;此外,我們是想拍年輕的一代人,特別是在汶川地震後成長起來的‘80後’,他們有能力去肩負一個民族的振興,去穿越災難,把城市重建的重任擔負起來。”
在中國館的“同一屋檐下”展示區域,于丹帶著劉倩、陳熙等一起感受現代城市居民打破隔閡、增進溝通的場面。看著多媒體舞臺上演繹的未來城市生活,陳熙説:“現在我們的生活很好,很多人關心我們。”
在從中國館第一展區進入第二展區的途中,有一段名為“童心暢想”的坡道,這裡展示了來自全國各地的98幅五彩斑斕的兒童畫,其中部分畫作正是出自汶川災區兒童之手。劉倩看著畫,驚嘆道:“孩童喜歡用什麼顏色就用什麼顏色,突破了成年人的思維空間。”
在中國館的壓軸景致“感悟之泉”前,于丹與四個女學生一同發出讚嘆。在這裡,盛放的荷花寓意中華民族所追求的和諧理念,空中垂下的水簾,還能顯示出“取之有道”、“天人合一”等字樣。于丹説,這正是中華文化的寫照。
在結束參觀時,于丹説:“兩年了,孩子們在成長,中國在成長,四川也在成長;世博會讓孩子們看見未來的生活,他們應該更有希望地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