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合肥5月26日電(新華社記者宋斌、李麗、楊玉華)北京奧運會或是中國體育的一道分水嶺。在競技體育實現登頂的輝煌之後,中國體育正嘗試著從金牌戰略到民生工程的艱難轉身。
改革勢在必行───體育能否由爭金奪銀的賽場變成服務大眾的平臺,能否由金牌主導的體制轉型為民生主導的體制,能否實現其本質的社會和文化功能以及在經濟領域的拓展,能否逐漸淡化計劃色彩而適應市場經濟的大環境?
26日落幕的第四屆全國體育大會是一塊試驗田,清晰地傳遞了已成為體育大國的中國,要繼續走向體育強國的信號。
金牌指揮棒“下崗”
不設金牌,獲獎面逾六成的獎勵體系的變革,讓四體會開了中國體育賽會的先河。不設金牌,並不是否認競技本身,而是打碎傳統的評價模式,也對體育各級部門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這一改革的意義,絕不僅僅是改變了發給運動員的獎品。
歷屆全運會上,為搶金牌而衍生的負面新聞不斷,歸根結底是金牌指揮棒扭曲了體育價值觀。全國體育大會決不能辦成“全運會第二”成為體育人的共識,反映了政績觀和體育觀的可喜轉變,以及在中國特色的龐大運動會體系中尋找定位的思考。
獲獎面的擴大給了更多人機會,降低了競爭的殘酷性,也減少了以不正當手段爭冠的刺激因素。江蘇男孩王恭澳就是受益者之一,這位航海模型比賽二等獎的得主只有5歲;而各個賽場上都不乏“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的情景,體現了體育重在參與的本質。本屆四體會實現了零投訴的和諧競賽,國家體育總局小球運動管理中心主任張小寧對此深有感觸:“以前為了爭金牌打得不亦樂乎,現在賽場氛圍其樂融融。”
金牌作為競技體育最高成就的象徵,曾在新中國歷史上扮演了特殊的重要角色。上世紀改革開放初期,在中國與世界的巨大差距帶來情感衝擊、國人盼望振興中華的轉捩點上,女排五連冠令中國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找到了出口。女排精神因此激勵了數代人,競技體育的勵志功能被演繹到極致。時代不同了,競技體育依然是承載榮譽的母體,但日益富強的中國已有足夠的自信面對世界,國人希望通過金牌而求得世界認可的渴求在逐漸消退,體育也因此得以放下重擔,回歸“參與、交流、健身、快樂”的本原。
四體會提出不與濟南全運會等同類運動會比規模,比投入也是可喜的變化,不僅有助於剎住攀比風,也符合“節儉辦會”的國際準則。追求規模和攀比心理往往形成不計成本、好大喜功的“政績工程”,不能惠及反而危害百姓。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助理曉敏説:“檢驗體育大會成效的標準之一就是人民群眾滿不滿意。”
“大”體育多臺唱戲
亞太群體協會副主席辛格盛讚四體會體現了“全民體育”的精神。他説自己在觀摩賽會群體活動時,被一位母親抱著孩子投飛鏢的情景“迷住了”。
體育不是少數人的體育,廣泛的參與性正是四體會著重打造的亮點。合肥新華學院的學生許斌有了手拿指北針和地圖定向的“初體驗”,一位80後市民有了跟偶像丁俊暉的第一次親密接觸……賽事普遍設置觀眾體驗環節,明星運動員與普通大眾面對面,引導了大眾健身的熱情,拓寬了觀眾的健身方式。非奧項目本身專業性弱,趣味性強,有些項目兼有科教和益智作用,更符合體育的參與精神。對於大多數沒有形成體育習慣的民眾來説,四體會扮演了“啟蒙者”的角色。
王勵勤、古力、李妮娜等體育明星廣泛參與志願者活動,他們走向學校、社區和農村,利用自身在民眾尤其是青少年中的巨大號召力,發揮示範帶頭作用,履行了舉國支持的競技體育回饋社會和大眾的義務。
在辦賽模式上,四體會摒棄了單純辦賽的理念,創造性地設置了“賽”、“展”、“論”、“遊”的四大板塊。賽、展之外,還與理論研究相結合,特別是體育旅遊的“時髦”概念,對宣傳城市、拉動地方經濟多有裨益。從本屆開始,體育大會有了固定的會歌和會徽,體現了開拓市場的品牌意識。處在世博會和年底亞運會的“夾擊”之下,四體會招商不易,最終籌集到以實物為主的價值兩千多萬元的贊助經費,被賽會組委會秘書長、合肥市副市長楊增權形容為“達到預期”。但有專家認為,如定向、體育舞蹈等非奧項目一直游離在競技體育的舉國體制之外,本身的發展就帶有市場特點,市場開發的力度仍可進一步加大。
整體而論,四體會衝破傳統競技體育觀念的桎梏,在社會、經濟、文化等範疇進行了多種嘗試,集中體現了新形勢下體育轉型和尋求可持續發展的探索。但體育改革的大課題並非是一屆運動會所能承擔和解決的問題,體育的生活化和社會化仍需要在運動會之外多努力。四體會組委會主任、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劉鵬在接受採訪時説:“中國的改革發源於安徽,體育的改革也要從這裡起步。”
民生體育,任重道遠
體育是重要的民生。中國的經濟在高速發展,國人的生活水平在明顯提高,中國在北京奧運會上榮登金牌榜首,但與之不相稱的問題還很多。
中國人營養好了,國民體質調查的數字卻不容樂觀。我國35歲到49歲的成年人中有八成處於亞健康狀態,參加體育鍛鍊的不足8%。作為國民財富的民眾身體狀況亮“紅燈”,將直接威脅到經濟生産力和國家競爭力。在今年“兩會”期間,政協委員蔣效愚呼籲把提高全民族的身體健康素質作為國家戰略在‘十二五’規劃中確定下來,因為“沒有民強做基礎,國強就是空話”。兒童和青少年體質的逐年下降更引起廣泛重視,北京體育大學校長楊樺疾呼,惡化下去甚至有産生新一代“東亞病夫”的危險。
在發達國家,體育是一種廣泛追求和備受推崇的生活方式。而中國對體育的社會認知和參與程度低,國民還沒有形成終身體育的習慣。由於中國傳統文化中存在“重文輕武”、“重智輕體”的觀念,如何讓體育精神融入國民精神,讓體育生活化和常態化是亟待研究的課題。目前在農村和城市廣泛實施的體育健身工程、健身路徑還存在“只建不管,建而不當”的問題,需要警惕其淪為“形象工程”的危險。
體育産業已成為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的國民經濟支柱産業,而中國體育産業拉動GDP的潛力遠未開發出來。目前足球職業聯賽等出現的問題,反映了官商一體、管辦不分的體制對體育産業的制約。大量體育資源掌握在體育行政管理部門手中,社會力量難以進入,需要政府進一步在體制上“鬆綁”。
從大體育牽涉到的文化、教育、經濟、法律等多個領域可見,體育絕非僅是體育部門的“家事”,民生體育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
改革無法一蹴而就,但此次四體會的大膽創新和嘗試,應該成為撬動體育各領域多方面改革的杠桿。那麼體育大會的一小步,就能成為中國體育的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