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江蘇經濟轉型升級背後的三字秘訣:早、實、緊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06月19日   來源:光明日報

    近段時間以來,全國近30個省市(自治區)領導帶隊陸續走進江蘇學習經濟轉型升級經驗,因為過去的2009年江蘇創造的一組組數據——高新技術産業産值21987億元,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30.11%;企業授權專利4.7萬件,全國第一;高新技術産業新産品産值佔全國五分之一;區域創新能力躍居全國之首……

    人們頗為好奇,江蘇經濟成功轉型升級的背後到底有什麼秘訣?為了探究這個問題,同時也給全國各地經濟轉型升級一些啟示,近日,記者深入採訪後發現江蘇經濟轉型升級背後有三字秘訣:早、實、緊。

    早:搶抓機遇站在發展制高點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這句民間俗語生動概括了江蘇經濟成功轉型的重要原因。

    大力發展新能源、新醫藥、新材料等新興産業是江蘇4年前就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如今,江蘇的新興産業呈蓬勃喜人之態:太陽能電池産量佔全國的65%、全球的20%以上,風電設備關鍵零部件齒輪箱、回轉軸承分別佔全國的60%和40%左右,軟體銷售收入佔全國的17.3%;而蘇州“光谷”、無錫“太陽谷”、常州“軌交谷”等品牌都已形成。

    新興産業何以能在江蘇風生水起?透過無錫光伏産業,我們或許能看出一些端倪。2000年春,海歸博士施正榮帶著一份光伏電池的商業計劃書回國創業,在走了許多城市談判無果、幾乎失望的時候,無錫新區卻獨具慧眼決定引用此人,並對其進行全力幫扶,公司初創期的第一批800萬美元資金順利及時到位,幾年後尚德公司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進入全球光伏産業前三甲。“政府找到具有創業激情和商業意識的人才,並提供政策、資本、技術、市場等各種資源支持。這種政府和企業之間的良性互動是尚德集團成功的關鍵,而這也正在被江蘇的其他地方借鑒。”江蘇發改委主任毛偉明介紹,僅財政上,江蘇就專門設立20億元重點産業調整和振興專項引導資金向新興産業傾斜;21億元的省級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專項資金中,70%以上用於培育壯大新興産業。

    除了政府的扶持,江蘇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主動適應市場需求,通過轉型升級尋求發展也是江蘇經濟轉型升級成功的關鍵。江蘇江陰博瑞公司以前主營紡織業,年銷售只有3000萬元,國際金融危機使其銷售受影響,於是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牽手合作研發出國內首創的跟蹤式太陽能發電集成系統,“該系統由電池板組建,能自動跟蹤太陽吸收熱能。與固定式支架相比,發電效率可以提高40%,太陽一下山,裝置就自動復位。”公司銷售經理張炎武告訴記者,該産品問世後,頗受歐盟市場青睞,公司效益如今已躍升至3個億。“如今全省110萬家中小企業産量佔到江蘇經濟總量60%以上,吸納80%以上的就業,提供50%以上的稅收。”江蘇中小企業發展中心主任徐吉明頗為自豪地説。

    如果説發展新興産業讓江蘇搶佔了創新制高點,是江蘇的戰略抉擇;那麼喜新不厭舊,以調高調優為取向對傳統産業提檔升級,則是江蘇的現實抉擇。

    在江蘇熔盛重工有限公司,目前全球最先進的深水鋪管起重船正整裝待發,40萬噸的排水量相當於大型航母的4倍,可以在3000米水下作業。“全球頂尖技術,世界第五的訂單量,這在過去是難以想象的”,江蘇省科技廳隨行人員頗為感慨地告訴記者,加工型企業多、重大整機型産業少曾是江蘇的一個尷尬現象,一萬多億元的電子産業,多數都是做元器件,“現在的風電全是做整機的;光電不僅做電池,還做組件和系統!”

    專家點評:一步早、步步早。在國內其他地方仍然迷信GDP時,江蘇能率先向傳統發展模式説“不”,是需要一定勇氣和魄力的。但需要注意的是經濟轉型升級沒有固定模式可循,各地應因地制宜。

    實:培育人才成長的紮實土壤

    2009年,江蘇區域創新能力躍居全國第一。很多人説,成績的取得離不開高層人才的貢獻。人們懷著敬仰的心情數著一個個帶有傳奇色彩的人名和他們開創的事業:施正榮和光伏産業,劉海濤和傳感網工程技術中心、張雷和遠景能源……可是,江蘇到底靠何魅力將這些天下英才“盡入彀中”?

    有人説這是因為江蘇投入的大手筆——2006年起,江蘇在全國率先設立“高層次創業創新人才引進計劃”,投入專項資金20億元,引進各類高層次人才6000多名、創新團隊840多個,其中相當一部分擁有自主知識産權成果。位於蘇州工業園的旭創公司由6位“海歸”創辦,總經理劉聖博士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省雙創”給予資助200萬元,“姑蘇計劃”資助100萬元,住房補貼100萬元……他一人獲得的政府性資助補貼就高達數百萬元。

    但在江蘇省委組織部副部長郭廣銀看來,車子、房子、票子只是問題的一方面。“英雄無用武之地是最悲哀的,要想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必須搭建好舞臺,讓優秀人才在合適的平臺上發揮最大潛力。”郭廣銀介紹,僅去年,江蘇新建各類科技産業園和科技企業孵化器就多達200家,省級以上科技平臺超過900家。

    對此,著名經濟學家洪銀興深表贊同,“人才的成長需要一個適宜的土壤,如果來的時候敲鑼打鼓,來了之後處處受阻,想必很多人都不會‘從一而終’。”採訪中一位來蘇創業的高層次人才的話似乎也印證了這個觀點,“我們之所以選擇江蘇最重要的是因為江蘇人的素質高,好交往,而且江蘇的‘官’更清廉。”江蘇多年來一向注重對文化土壤的培育,這讓江蘇的高校數量及科研機構數量都位居全國第一,世界500強企業中有170多家在江蘇落戶。

    “一個人的力量是成不了氣候的。人才的培養有一個過程,人才的成長離不開團隊和氛圍,比簡單的引用人才更重要的是改善我們的用人環境,真正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江蘇省省長羅志軍向記者闡述他的人才觀。在蘇州工業園,記者對政府培育人才成長土壤的用心有了更深的體會。園區管委會主任楊知評告訴記者,各企業具有本科和碩士學歷的普通技術人員、優秀工作者都可獲得園區提供的每月1000元至3000元的獎勵。

    專家點評:曾經一些地方不注重文化土壤的培育,花大力氣引進的高層人才有些因為“水土不服”很快就黯然離開;有些人不久後就“泯然眾人矣”,自始至終沒有成果誕生。江蘇發展的另一個啟示便是:尊重文化,在培育人才土壤中夯實發展的根基,比簡單的投入更重要。

    緊:用快馬揚鞭的精氣神開拓未來

    “緊”對江蘇人來説是一種自加壓力、快馬揚鞭的精神狀態。

    這種“緊”在無錫、昆山等市表現得淋漓盡致。在無錫,“530”計劃已成為一個響噹噹的品牌。該計劃源於2006年春。因為意識到“海歸”人才在科技創業中的特殊爆發力,無錫推出了5年內引進30名領軍型“海歸”創業人才的“530”計劃。依靠著“530”計劃爆發的驚人能量,無錫正以“加速度”超常規發展:集成電路的製造技術和能力全國第一,營業收入佔全國的25%;太陽能光伏産業位居世界前列,産出分別佔全國、全球的50%和10%左右;去年,全市高新技術産業實現4750億元産值,高新産業增加值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43.6%。

    “這是美國前財政部長保爾森‘拯救世界金融之路’的回憶錄,現在我們昆山科級以上領導幹部人手一冊。”昆山市委書記張國華手拿一本名為《峭壁邊緣》的書笑著告訴記者,“這書對我們很有啟發:峭壁邊緣,我們不能坐以待斃,只有提前謀劃、早作準備,才能從容應對”。正是這種憂患意識,讓這座曾經出名的貧困農業縣以不足全國萬分之一的土地面積,創造了全國千分之五的地區生産總值,集聚了九分之一的台資,生産了全球二分之一的筆記本電腦,建立了我國第一個小核酸産業基地。

    採訪中,記者發現除了蘇南地區,過去被認為是“拖油瓶”的蘇中、蘇北地區,也都在以時不我待的速度搶抓機遇。紛至沓來的全球領軍人才讓曾經的三線城市泰州“舊貌換新顏”:3名諾貝爾獎獲得者擔任科學顧問、葛蘭素史克等280多家企業註冊落戶、200多項醫藥創新成果申報,不到4年,泰州“中國醫藥城”一躍成為唯一的國家級醫藥高新區;曾經的煤城徐州則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先後關停小火電發電機組153.6萬千瓦、小化工企業76家,並在江蘇省內率先淘汰全部立窯産能,同時大力發展太陽能光伏等新興産業,演繹著煤城變臉的傳奇……

    “改革開放初期,江蘇曾經總結出踏遍千山萬水闖市場、吃盡千辛萬苦辦企業、説盡千言萬語拉客戶、歷經千難萬險謀發展的‘四千四萬精神’,在這種精神的支撐下,從睡地板到當老闆,江蘇人突破了地少人多的局限。如今,江蘇正站在經濟轉型升級的新起點上,百舸爭流千帆競,借海揚帆奮者先,我們不能有絲毫的懈怠!”在6月17號江蘇人才工作大會上,江蘇省委書記梁保華這段話語重心長又情深意切。

    專家點評:“人有多大膽地有多高産”的時代已經成為歷史,但即使在今天,精神的能量仍然不能小覷。人多地少自然資源稟賦不足的江蘇之所以能成為全國發展的領頭雁,離不開這種奮馬揚鞭的自我加壓。“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經濟轉型升級,其他省市同樣需要這種“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的精神! (記者 鄭晉鳴 通訊員 陸金玉)

 
 
 相關鏈結
· 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 陜西趕搭經濟轉型"頭班車"
· 上海世博的舉辦使中國經濟轉型迎來“世博契機”
· 珠三角加大經濟轉型升級力度 再掀吸引外資熱潮
· 山西出臺一攬子金融措施支持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