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大連7月20日電(記者蔡擁軍、馮雷、傅興宇)16日傍晚發生的大連新港輸油管道爆炸事故,經過3天的緊急撲救,滅火工作已經進入尾聲。然而事故引發的次生環境災害,處置難度仍然較大。
受污染海域約430平方公里
記者19日13時乘海監船隻從大連灣趕往事故地點大窯灣海域。離大窯灣六七海裏附近就發現有明顯的浮油漂散。離大窯灣5海裏的距離,浮油更加濃稠,連浪花都變成黑色,海上飄著難聞的氣味。中國海監第三支隊指揮科科長周端生説,油污現在隨風擴散,從大塊變成小分塊,增加了處理難度。
現場有6艘大型海上溢油專業回收船正在作業。負責指揮清污的中海石油環保服務有限公司的人員説,這些船隻都是最先進的清油污船隻,一條船1小時能收100多噸油水混合物。但由於目前風浪較大,設備不穩定,收油效果受到影響。記者還看到,現場有大批地方政府組織的小漁船幫助清理油污。
大連市公安局副局長寧民19日表示,事故現場的明火已經全部撲滅,雖然事故現場的罐體仍有煙冒出,但已經基本安全。目前工作重點已經開始轉移到事故原因調查、海上油污清理等工作。遼寧省海事部門設置圍油欄8000米,組織清污船舶34條,550名工作人員在清污一線參與清污工作。
據中國海監船19日13時30分最新監視結果顯示,受污染海域約430平方公里,其中重度污染海域約為12平方公里,一般污染海域約為52平方公里。海洋監測專家表示,漂油對海域的影響不容樂觀,清污工作仍在緊張進行。
事故暴露安全隱患
遼寧省已經于18日成立由多個部門組成的事故調查組,開始對事故原因進行調查。雖然最終的結論還要經過調查分析後才能做出,但是事故撲救過程中暴露出的諸多隱患已經敲響警鐘。
這次事故是由一條900毫米輸油管道爆炸引起的,隨後引起另一條700毫米管道爆炸。雖然前一條爆炸的輸油管道火情很快撲滅,而後一條管道和相鄰容量為10萬噸的103號罐持續燃燒,直至閥門全部關閉後火勢才被控制。
記者在事故現場看到,被燒得嚴重變形的900毫米輸油管道和700毫米輸油管道幾乎是並列排列,旁邊還有多條管道。管道間的距離非常小,一旦一條出現事故很容易就會引起連鎖反應。
事故現場,林立的儲油罐之間相互距離較小,罐區內為數眾多的罐體不但包括原油罐,還包括成品油罐、危險化學品罐等。所幸此次發生爆炸起火事故的是燃燒速度較慢的原油罐,如果是其他罐體後果將不堪設想。據了解,事故現場數十個罐體,分屬於國家儲備油庫、中石油油庫、西太平洋石化公司油庫等多家公司,管理水平不一。
事故發生後,消防部門在3分鐘內即迅速趕赴現場開始撲救。但罐體間的消防通道過於狹窄,消防部門的車輛無法展開隊形,進出受到影響,也使滅火工作受到一定影響。在撲救進程中,還出現了水供應不上的局面。最後有關方面果斷下令取用可能對消防裝備産生不利影響的海水,才解決了這一問題。此外,泡沫滅火劑儲備不夠,只好依靠空運來解決。高溫下救火的工作服等裝備也出現短缺。
在事故處理的現場指揮部,數位專家在討論,應有的應急緩衝池沒有建設;當突擊隊員準備關閉閥門時,缺乏相關的技術資料和技術工人指導,為搞清楚閥門數量和位置造成困難。
撲救工作的一個重要節點是油罐閥門的關閉。一個電動閥門的關閉在有電情況下只需要3分鐘,而人工關閉則需要3個小時。事故導致大連新港油罐儲存碼頭自行維護的4條6.3千伏線路故障停電,多個油罐的閥門無法正常關閉。最後依靠大連供電公司派出的發電車接續供電,才得以將剩餘的7個油罐閥門關閉。但供電公司同樣也遇到了問題:現場的供電線路是由企業自行維護,連電壓都有差異,這給供電造成麻煩……
安監應急能力亟待提高
“這次事故也是對當地應急能力的一次檢驗。當地的安監體制、安監力量和安監裝備等都需要進一步加強建設。”大連市安監局副局長孫本強説,針對當地危險度較大的現實,正在組織安全度評估。存在的不足包括應急預案的可操作性低、溢油應急處理設施和裝備短缺、缺少專業應急隊伍等。
來自海事部門的數據顯示,大連港是中國東北最大的油品及液體化工品儲轉分撥基地,擁有全國最大最先進的30萬噸級原油碼頭,可接卸30萬噸超大型油輪,年通過能力5700萬噸。但是當地擁有的溢油處理能力無法滿足船舶溢油事故的需要,特別是這種特大事故。
大連市海洋漁業局副局長欒玉(王旁加宣)介紹,目前除了專業的清污隊伍之外,當地還組織了800多條漁船加入清污工作。缺少消油劑和吸油氈,就使用草簾子吸附,甚至用上了瓢舀等手工方式。
大連理工大學化工學院教授胡大鵬説,事故教訓深刻,對集中儲油等敏感地區,除了要求建設規範外,安全連鎖應對措施也應提前做好,並應設置多種防險應急預案,如緊急切斷、外圍封控等措施。
交通運輸部19日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切實加強港口油品接卸作業安全生産,防止再發生類似事故,確保港口油品接卸作業安全。遼寧省及大連市政府也表示,下一步將深入查明事故原因,深刻汲取事故教訓,確保安全生産,進一步做好社會穩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