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為中非農業合作開闢新天地
——記首次中非農業合作論壇成功舉行
新華社北京8月12日電 為期兩天的中非農業合作論壇12日在京閉幕,與會代表探討了全面開展中非農業合作的方式和途徑,一致認為論壇的舉行為中非在農業領域的互利合作開闢出一番新天地。
此次論壇由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和農業部共同主辦,來自非洲18個國家的執政黨和政府領導人、駐華使節以及中外企業家共約350人出席會議。
“這是中非友好交往史上的又一創舉,是中非加強合作的一個重大舉措,對於鞏固中非傳統友誼,推進中非新型戰略夥伴關係,必將産生重要而積極的影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在論壇閉幕式上發表講話時説。
政黨搭臺促進務實合作
此次中非農業合作論壇,是通過黨際渠道推動中非務實合作的一次成功嘗試。據中聯部部長王家瑞在接受採訪時介紹,非洲國家政黨對論壇表現出很大的熱情,與會的100多位非洲代表中包括4位非洲國家黨政高層領導人和14位農業部長。
“這是迄今為止中非在農業領域級別最高、規模最大的一次盛會。”王家瑞説,論壇達成戰略性共識,通過了北京宣言。論壇將發揮平臺作用,將中非農業合作進一步推向深入,將實實在在的利益帶給中非人民。
之所以把中非農業合作作為會議主題,王家瑞表示,就是希望通過黨際交往渠道為中非雙方在農業領域加強交流、深化合作搭建新的平臺,增加新的助力。“這是順應形勢之舉,符合中非雙方的現實和長遠利益,切合中非各自的發展戰略。”他説。
論壇發表的北京宣言也指出,實現經濟社會和諧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持續提高是中國和非洲國家執政黨的共同使命。雙方將嘗試通過執政黨交往渠道,為中非地方政府和企業開展務實合作搭建平臺,積極推動農業領域的投資開發。
優勢互補助推農業發展
中非在資源和市場方面互補性強,為擴大中非農業合作提供了廣闊空間。據農業部副部長牛盾在論壇發言時介紹,一方面,非洲的耕地、水資源、草場和漁業等資源極其豐富,具有發展農牧漁業的良好條件,農業發展潛力巨大。另一方面,中國擁有13億多人口,是農業生産大國,也是農産品消費大國,中國的農産品市場存在巨大的開發潛力。
來華參加論壇的讚比亞農業部長達卡就表示出對本國玉米出口的濃厚興趣,他此行還專門帶領一批企業家到中國,希望論壇期間能夠與中方企業簽署一些訂單。其中一位讚比亞企業家還不忘隨手從包裏取出項目意向書向記者展示。
像讚比亞的玉米一樣,馬裏的棉花、肯尼亞的花卉也成為論壇期間各國向中國推銷的“非洲特産”。不少國家也正在國內著手吸引中國投資,如津巴布韋正在建立一站式服務中心,幫助中國投資者在農業等領域尋找合適的投資機會。
此外,中國的農業發展經驗,為非洲實現糧食安全和減貧目標提供了借鑒。“中國的農業技術和裝備先進實用、簡單易操作、成本低,適合非洲現階段農業發展的需要。”牛盾表示。
中非雙方的優勢互補,再加上中非雙方加強合作的強烈願望,為雙方農業合作提供了強大動力。中國黨和政府領導人高度重視對非農業合作,2006年宣佈將在非洲建立10個農業技術示範中心,2009年又再次宣佈中國將援非農業示範中心增加到20個。一系列援非農業舉措的出臺充分體現中國幫助非洲發展農業的真誠意願和堅定決心。
“中非農業合作成果實實在在。”正如外交部副部長翟雋所説,我們開展對非農業合作的出發點和立足點,就是首先幫助非洲提高糧食安全水平,提高非洲農業自主發展能力。
提出建議開拓合作途徑
面對中非農業合作的新形勢,中非雙方對合作前景充滿信心。回良玉副總理在論壇上提出倡議:加強中非農業部門間的交流,進一步建立和完善中非農業合作機制;加強農業科技合作,積極支持中國農業科研教育推廣單位與非洲國家對口單位開展農業技術的試驗、示範和成果的推廣應用,繼續派遣農業專家和技術人員到非洲國家開展技術指導和服務工作。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與非洲國家開展技術交流合作將繼續作為雙方合作的重點,要向非洲人民示範、培訓、推廣中國先進實用的農業技術,幫助非洲國家增強自我發展能力。”牛盾提出了農業部對於發展中非農業合作的建議。
非洲國家與會代表也紛紛表示希望中國繼續推動農業技術轉讓,希望中國政府加強在非洲的資金投入、農産品研發和基礎設施建設。
“我們希望利用中國資金和技術,合作建設大型項目,增加蘇丹農業出口,擴大農産品加工,為非洲和中國的糧食安全作出貢獻。”蘇丹全國大會黨經濟書記祖貝爾·艾哈邁德·哈桑説。
肯尼亞副總統穆西約卡也表示非常希望學習中國的經驗,幫助肯尼亞從靠雨水吃飯轉變為靠灌溉吃飯,希望在種子技術、糧食産品加工等領域與中方加強合作。
津巴布韋副總統穆朱魯在發言中特別提到,正是由於中國的農業貸款和技術援助,津巴布韋有望很快重新成為“南部非洲糧倉”。
“今後三年,中國將再派出農業專家和技術員500人,培訓農業管理和專業技術人員2000人,新建農業技術示範中心5個,支持非洲農業發展,推動中非農業合作交流邁上新臺階。”牛盾的話讓所有與會代表看到了更加廣闊的中非農業合作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