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太原9月6日電(記者 劉雲伶)開學第一天,剛升入太原市第63中初一年級的劉昱君看著窗明几淨的新教室與功能齊全的文體樓,興奮不已。“我很幸運,聽説這是新建成的校舍,以前的教室破舊又不安全。”劉昱君仰著稚嫩的小臉認真地説。
班主任喬玉琴對入駐新校舍更有感觸。因為就在幾個月前,她和學生們還擠在墻皮脫落、光線陰暗的舊校舍內。教學樓內鬆動的欄杆和狹窄的樓道令她時時擔心學生的安危。因教室不隔音,許多音樂課被停上;遇雨便泥濘不堪的小土操場,使想上體育課的學生們不得不望操場而興嘆。在山西,同樣為新校舍雀躍的還有數千所學校的師生們。
2008年以來,山西省實施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兩年共規劃改造學校9483所,改造面積2068萬多平方米,其中加固改造面積為1175萬多平方米,新建改擴建面積為892萬多平方米。隨著9月初各中小學陸續開學,加固改造項目學校將全部完工,竣工學校將達到6102所。
校舍是學校辦學的基本條件,校舍建設的質量和標準不僅關係著教育教學活動能否正常組織進行,更關乎師生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長。
2008年山西中小學校舍安全隱患排查的結果顯示,全省共有中小學校舍危房824萬平方米,其中安全隱患最嚴重的D級危房就達261萬平方米。
“要將學校建成最安全、學生家長最放心的地方。”2010年初召開的山西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山西省省長王君這樣承諾。
這一承諾很快變為行動。2008年,山西在全國率先啟動校舍安全工程,完成改造任務共需投入171億元。對山西來説,這一數字史無前例。
為確保鉅額資金全部落實,山西省政府建立包括政府投入、社會和企業捐資、撤並的中小學校舍處置所得資金等多渠道籌措資金體制,並向國家開發銀行貸款建設。
“不盲目攀比,不搞豪華裝飾,不搞‘面子工程’。”工程建設中,為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山西要求各地堅持“牢固、實用、夠用、方便學生”的原則,把每一分錢用在最需要的地方。為防安全工程資金挪為他用,山西各級財政設立了中小學校舍維修工程資金專戶,實行專戶管理,封閉運行,切實做到專款專用。
同時,山西省專門制定了一系列工作制度,對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項目的立項、規劃、建設、監理、驗收等各個環節都做出嚴格要求,讓工程經得起檢驗。
隨著越來越多竣工校舍陸續投入使用,綜合效應初步顯現。地方政府的傾力建設,使許多年久失修的學校煥然一新。學校教學條件得以提高,校舍功能得以完善,危房隱患得以消除。
晉城高平市昔日的北詩鎮中學被當地人謔稱為“野中”:只有幾排平房,沒有圍墻,加之地處荒野。而今,這座佔地31畝的新校園格外引人注目。看著寬敞的教學樓、齊整的宿舍樓和功能齊全的綜合樓,學校的老師們自豪地説:“學校現今是全鎮最好的建築!”
更為可喜的是,薄弱學校實力有所增強,優質教育資源得到放大,為教育均衡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太原市教育局局長馬兆興説,該市安全工程項目學校中,縣區學校佔88%、薄弱學校佔78%、企業學校佔14%。通過實施工程,這些學校的辦學條件將明顯改善,同時可新增優質學位8.5萬多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