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合肥9月8日電(記者宋斌)“高等院校是全省人才的搖籃,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支撐。高校既是教學基地,也是科研主體。因此,各高校要加快科技成果轉化,不斷提升安徽的自主創新能力,為安徽加速崛起、科學發展作出更大貢獻。”在我國第26個教師節到來前夕,安徽省委書記張寶順深入中國科技大學、安徽大學等高等院校調研,對全省高校進一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加速科研成果轉化、優化佈局結構、加強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期望,並向全省廣大教師、教育工作者致以節日的問候。
張寶順在調研中充分肯定了近年來安徽教育事業改革發展所取得的突出成績。張寶順説,“十一五”以來,安徽省積極推進高等教育強省建設,大力實施高等教育“雙百”工程和質量工程,高等教育穩步發展。目前,全省普通高校已達100所,其中本科院校31所,高職高專院校69所。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由2005年的17.3%提高到2009年的22.3%。今年安徽高考錄取率達到67.3%,進一步縮小了與全國的差距。同時,安徽高等院校科研水平不斷提高,科研成果不斷涌現,在有些領域和重點學科上居國際和國內領先水平。高校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大大增強,為安徽的全面轉型和加速崛起作出了貢獻。高校的管理工作紮實有效,思想政治工作不斷深化,師生的主流精神面貌積極向上,高校保持了多年的穩定。
張寶順説,安徽不僅高等教育取得了長足發展,義務教育的普及水平也不斷提高,城鄉義務教育全面實現。人民群眾受教育的權利得到有效保障,教育公平逐步彰顯。特別是探索健全了農民工隨遷子女就學體制,打破戶籍限制,90%以上的農民工子女已經在公辦學校就學。同時,各地非常重視殘疾兒童、留守兒童的教育,切實保障他們的權益。
“當今世界,人才資源是最重要的資源,科技是第一生産力。高等院校同時承擔著培養人才和科學研究的重任。”張寶順書記對安徽高等教育的發展提出了新要求。他説,高等院校要進一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造就大批德才兼備的人才。要面對新形勢,面向經濟發展、面向市場,進一步加大科研成果轉化力度,採取改革創新的辦法,打造産學研平臺,建立科技轉化機制,深入推進高校與地方、企業的深入合作,不斷提高對安徽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度和貢獻度。要堅持人才強校,積極引進教育人才,為他們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和幹事業的平臺。要推進高等教育的協調發展,優化佈局結構,使高等教育更加符合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要多渠道加大教育投入,實現高校投資主體的多元化。在新形勢下,高校要進一步加強黨的建設,以改革創新精神抓好高校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為全省高等教育的大發展和人才培養提供堅強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