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16日電(記者 張汨汨)記者從中國農業科學院航天育種研究中心獲悉,“十一五”期間,我國農作物航天工程育種在基礎研究、新品種培育及産業發展等方面獲得全面豐收,培育出的農作物新品種數量累計超過100個,創社會經濟效益30多億元。
2006年9月,我國成功發射航天育種衛星“實踐八號”。全國航天育種協作組從“實踐八號”搭載的植物材料後代中已篩選培育出380余份可遺傳的育種新資源,航天誘變的作用機理、篩選鑒定等關鍵技術研究也取得重要進展,已形成技術發明專利29項、植物新品種保護權36項。航天工程育種研究已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獎勵10項。
據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航天育種中心主任劉錄祥介紹,全國航天育種協作組利用航天誘變技術在小麥、水稻、玉米、棉花、大豆、油菜、花生、番茄、辣椒、茄子、芝麻、苜蓿等多種作物上,培育出通過省級以上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的新品種、新組合72個,其中12個通過國家級品種審定,使中國航天誘變作物新品種的總數首次突破100個。僅近4年以來,全國航天作物新品種累計示範應用面積超過3500萬畝,增産糧棉油12億公斤,創社會經濟效益19億元。
劉錄祥認為,航天工程育種項目的實施,有效帶動了中國航天工程新品種的選育與開發,全國已經建立相當規模的航天工程育種技術試驗基地和新品種産業化示範基地58個,這將成為促進我國航天工程育種産業升級,保障我國糧食安全的重要科技支撐。
60多种太空作物“下凡” 中國航天工程育種邁向産業化
新華社北京9月16日電(記者徐壯志)從大個頭的青椒到營養豐富的西紅柿,從高産的水稻到長絨的棉花……記者從16日在京召開的“2010年航天工程育種論壇”上獲悉,隨著60多种經過國家和省級鑒定的太空作物走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國航天工程育種的産業化已拉開帷幕。
由中國宇航學會、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和中國科學院農業項目辦公室聯合主辦的這次論壇,旨在“以航天搭載技術為手段,以現代農業為基礎,搭建技術交流與成果共享平臺。”
1987年8月5日,中國首次利用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製的第九顆返回式科學試驗衛星進行了農作物種子的太空搭載試驗,之後20多年中,中國先後20余次利用返回式衛星與神舟飛船進行了作物種子與微生物菌種的搭載飛行試驗。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院長楊保華説,迄今為止,他們共利用15顆返回式衛星和7艘神舟飛船,搭載了上千種作物種子、試管苗、生物菌種,獲得了大量産生變異的新性狀品種,並已大規模在農業生産中推廣應用。
“我們在甘肅和周邊地區建立了試驗示範區145處,已示範推廣到了全國25個省區,有些品種已經成為部分地區的主栽品種,例如航椒4號已經成為新疆等地制幹辣椒的主栽品種,幹椒畝産量達500公斤以上,增産增收達30%以上。”承擔中國西部航天育種基地運營的甘肅天水神舟綠鵬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包文生説,幾年來,基地對航天新品種的産業化做了大量工作,已形成了較為完善的銷售網絡。“至2009年12月,僅基地育成的蔬菜新品種累計推廣面積就達96萬畝。”
航天育種,是利用太空宇宙粒子輻射、微重力、弱地磁、高真空以及低溫等特殊的環境,誘導種子基因發生突變,使植物産生可以遺傳的獨特性狀。通過航天育種,能在較短時間內快速培育出突破性的優良品種,普遍具有早熟、産量高、抗病蟲害能力強、營養價值高等特點。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馬興瑞在論壇上表示,在未來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建設中,航天工程育種具有適應我國國情的極大推廣價值,應加快其産業化推廣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