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拉薩9月18日電(記者 滕軍偉)近年來,西藏那曲地區在部分縣區交界地區試行“合作經濟組織村”,不但化解了長期存在的草場糾紛,還有效地增加了當地牧民收入。
雙湖區和班戈縣位於那曲地區西北部,均為純牧業縣。長期以來,雙湖區巴嶺鄉與班戈縣馬前鄉交界處24戶牧民在同一片草場上居住和放牧,草場矛盾時有發生,甚至發生打架衝突事件。
為徹底解決草場糾紛,2009年初,兩地借鑒區內外股份合作經濟組織的成功經驗,在邊界地區組建了“合作經濟組織村”,充分發揮班戈縣牲畜多、牧民群眾致富能力強以及雙湖區草場資源豐富的優勢,實現資源共享,對兩縣區有爭議的草場實行兩地“輪流管理”。
據介紹,“合作經濟組織村”包括雙湖區的11戶牧民、班戈縣的13戶牧民,共137人,他們採取“共同投資經營,共同開發管理,共享草場資源和牧業收益”的經營方式,按照勞力、草場面積、牲畜等入股,實行統一放牧、統一銷售牲畜和奶製品。
雙湖區副區長阿更説,“合作經濟組織村”徹底解決了長期存在的草場糾紛,同時促使傳統的粗放經營逐步向集約産業化方向發展,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和牧民增收。
雙湖區牧民嘎瑪仁珠説,在“合作經濟組織村”成立前,她每年收入只有5公斤酥油、10頭冬宰牲畜,而2009年她分紅到近40公斤酥油、30多頭冬宰牲畜。
由於生産率大大提高,“合作經濟組織村”逐步把牧民從草場中解放出來,當地政府通過信息引導、開展科技培訓和技能培訓,幫助牧民拓展就業渠道。2009年,兩縣區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6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