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貴陽9月22日電(記者 李勁峰)貴州省各地在治理被稱為“地球癌症”的石漠化過程中,將治理與發展草地生態畜牧業、茶産業、經濟林果等産業相結合,取得了良好效果。截止到今年8月底,貴州省已累計完成石漠化綜合治理面積1377平方公里。
貴州省發改委副主任李路説,作為全國石漠化面積最大、等級最齊、程度最深、危害最重的省份,貴州省自2008年開展石漠化綜合治理試點工程以來,將石漠化治理與農業産業結構調整緊密結合,以生態建設為目的,以增加農民收入為切入點,大力發展具有市場優勢和生産潛力的特色産業,推動了全省草地生態畜牧業、茶産業、經果業、中草藥種植等産業的發展。
據了解,貴州省各地在實施石漠化綜合治理項目過程中,因地制宜,根據當地氣候條件、地形地貌特徵,探索合適的治理模式。如遵義市鳳岡縣,就立足縣情,將石漠化治理與茶産業發展結合起來,通過種茶防治石漠化,改善生態環境。如今,鳳岡縣已成為西南地區最大的有機茶生産基地。
貴州省黔南州長順縣內石漠化等級類型複雜多樣、特徵突出,分佈面積較大。該縣通過制訂規劃,整體成片推進,通過種植核桃、蘋果等經濟林木,林下種草,以林草為依託,發展養羊、養鵝、養雞,長短結合,以短養長,形成了生態農業循環經濟産業帶。當地農民人均純收入從治理前的1320元,到現在已經超過2000元。
李路説,貴州省將在遵循石漠化治理與地方政府發展農村經濟的安排相銜接,與農業、林業産業化發展有機結合,尊重實施地農民的意願,充分發揮農民的主觀能動性等原則上,不斷總結和探索石漠化綜合治理模式,確保石漠化治理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