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揭秘嫦娥二號的"七種武器"|衛星有三種可能結局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10月01日   來源:新華社

"嫦娥"有一雙明亮的"眼睛"——高分辨率CCD相機

    新華社北京10月1日電(記者陳玉明、何宗渝)嫦娥二號不僅長有一對金光閃閃的翅膀太陽翼,還有一雙明亮的“眼睛”,那就是此次重新研製的高分辨率CCD相機。

    嫦娥二號CCD立體相機主任設計師趙葆常説,通常的照相機只能獲取二維平面圖像,而嫦娥二號衛星中的CCD相機是一種立體相機。

    立體相機在嫦娥一號中已經搭載了,但嫦娥一號立體相機的分辨率是120米,只能發現直徑大於360m的月坑與其他目標。顯然,要想在月面上降落著陸器與月球車,這種分辨率是不行的。

    此次嫦娥二號任務對CCD立體相機提出的要求是,在100公里圓軌道上,地元分辨率優於10米;在15公里×100公里橢圓軌道上,在近月弧段局域地區獲取地元分辨率優於1.5米的超高分辨率圖像。“我們實際的設計指標比這個更高,爭取前者達到7米,後者達到1米。”趙葆常説。

    那麼嫦娥二號搭載的這臺高分辨率相機能看到多大的東西呢?趙葆常説,可以獲得直徑大於21米的月坑的清晰圖像,在虹灣地區可以得到直徑大於3米的月坑或其他障礙物圖像,從而為嫦娥三號衛星的著落器及巡視車提供合適的降落地點。

    與其他國家的探月衛星相比,嫦娥二號的“眼睛”是相當明亮的。據趙葆常介紹,2007年日本發射的“月亮女神”中也有一台CCD立體相機,它的地元分辨率是10米,但僅能得到月球南北緯60°間的立體影像。而嫦娥二號在兩種軌道上的地元分辨率分別是7米和1米,而且具有全月面立體成像能力。

    2008年印度發射的“月船一號”中的立體相機的地元分辨率是變的,從5米到160米不等,亦即在目標光照條件好時,它可以達到5米;而當光照條件較差時,它僅能做到160米,這與嫦娥二號立體相機的指標相差就更大了。

    趙葆常説,在15公里×100公里軌道上,嫦娥二號CCD相機的技術指標大體與美國2009年發射的LROC中窄視場相機持平,後者的地元分辨率為0.5米至1米,但它僅拍攝月面15%的特定區域。

    趙葆常説,按照嫦娥二號CCD立體相機設計目標,它既具有獲取地元分辨率為7米的全月面立體圖像的能力,又具有獲取虹灣地區地元分辨率為1米的局域超高分辨率立體圖像的能力。前者為國際領先水平,因為至今尚未有地元分辨率優於10米的全月立體圖像;後者為國際先進水平,即與美國LROC中窄視場相機指標大概持平。

    “要提高分辨率,一是口徑要大,二是焦距要長。這臺相機的分辨率其實還可以再高,但是這樣一來,它的體積、重量也跟著上去了。”趙葆常説。 

嫦娥二號衛星四台小相機作用大

    新華社北京10月1日電(記者陳玉明、何宗渝)除了一台功能強大的CCD立體相機外,嫦娥二號衛星上還安裝了四台小相機,這四台小相機是幹嗎用的呢?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關專家説,嫦娥二號衛星上的這四台小相機包括三台監視相機與一台降落相機,三台監視相機即490N發動機監視相機、定向天線監視相機及太陽翼監視相機。

    490N發動機用於衛星姿軌控,490N發動機監視相機可以監視其工作狀態,獲得發動機點火工作時的視頻圖像,並可在衛星發射後從太空中拍攝地球圖像。

    在衛星繞月飛行過程中,定向天線通過旋轉對準地球,傳輸各種數據信號,是衛星與地面連接的紐帶,定向天線監視相機拍攝的圖像可以監視其工作狀態。由於定向天線360度旋轉,活動半徑大,距相機安裝位置較近,此相機採用了短焦距超廣角鏡頭。

    太陽翼是衛星的能量來源。衛星發射時太陽翼處於折疊狀態,星箭分離後打開並在衛星飛行過程中不斷調整方向,使太陽電池對準太陽,為整星工作提供能量。太陽翼監視相機可以拍攝太陽翼展開過程及工作狀態,判斷太陽翼狀態是否正常;在姿軌控配合下,還可拍攝地球與月球圖像。為使獲得的地月圖像較好,該相機採用了一款長焦鏡頭。

    由於這三台監視相機拍攝的目標顏色各有不同,還需獲取地球和月球圖像,因此,三台監視相機設置為彩色相機。

    降落相機將用於獲取月球表面圖像,相機具備清晰拍攝與快速拍攝兩種工作模式,可根據需要選擇不同的工作模式,由於月面目標均為灰色,此相機為黑白相機。

    為實現以上的任務要求,同時儘量使相機做到重量輕、體積小、功耗低,降低衛星發射及在軌運行成本,4臺小相機集成了多种先進技術。通過系統優化設計,相機僅手掌大小,重量僅三四百克,集成了光、機、電、熱等先進技術,能夠承受衛星發射過程的強烈力學衝擊,並能在惡劣的太空環境下使用。相機集成了自動拍攝、實時圖像壓縮等智慧操作,具備“動靜相宜”的拍攝能力,並能做到長壽命,高可靠。

火箭發射後如何控制火箭殘骸?

    新華社北京10月1日電(記者陳玉明、何宗渝)嫦娥二號要靠運載火箭送入太空。在星箭分離後,火箭殘骸是要落下來的。那麼我們怎麼防止火箭殘骸砸到人呢?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總體設計部高級工程師李聃説,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的火箭,其一二級分離後,一級火箭的殼體和發動機按規定要落在我國西南部特定的區域內。二級推進器要落在海上,大概在台灣以東500公里。

    李聃説,控制落區主要是靠軌道設計,我們必須確定助推器耗盡關機時的速度、位置和高度,要滿足我們事先計算的條件,在這個條件下它會自由落體,下來以後會落在我們設定的區域。所以,在飛行過程中,我們要不斷地計算火箭的位置。

    李聃説,我們國家已經很難找出一個一兩千平方公里沒有人的地方了,所以每次發射的時候,特定區域都要組織幾十萬人疏散。在這個區域,已經形成了發射時人員撤離的慣例。

嫦娥三號著陸區為何選在虹灣?

    新華社北京10月1日電(記者陳玉明、何宗渝)作為探月二期工程的先導星,嫦娥二號肩負的一個重要使命就是對未來嫦娥三號著陸區虹灣進行高分辨率成像。那麼,虹灣是個什麼樣的地方?為何嫦娥三號著陸區要選在這裡?

    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説,虹灣地區在月球北緯43度左右,西經31度左右;南北約100公里,東西約300公里。嫦娥二號要對這塊區域進行高分辨率成像,分辨率要優於1.5米。對這裡做精細勘測,目的就是為嫦娥三號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

    探月工程高級顧問歐陽自遠説,虹灣是著陸區的第一選擇點。此外我們還選了幾個點。著陸區選點有幾個要求:第一要保證安全,所以必須考慮那裏的地形地貌。虹灣是一大片平地,降落比較容易;第二要考慮能源供應;第三,通訊要暢通,不能找一個地方,結果和我國聯絡不上。此外還要選在別人沒去過的地方。

    歐陽自遠説,對於載人登月,現在全世界設計的著陸點基本上都集中在月球南極,因為那裏有幾個特殊的優勢:第一,那裏96%以上的地方有光照,可以保證能源供應;第二,由於有光照,所以溫度不會突變,基本保持在零下60攝氏度左右。但是,南極地區是高山地區,比較危險。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相關鏈結
· 實時報道:嫦娥二號衛星將於1日18時59分57秒發射
· “嫦娥二號”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嫦娥二號火箭30日加注待發
· 嫦娥二號發射前準備基本就緒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