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廣州10月17日電(記者王攀)作為“十一五”期間我國一次核準開工建設容量最大的核電項目,位於廣東的陽江核電站在確保質量和安全的前提下,紮實推進工程建設,目前各項工作按計劃穩步推進。
記者17日在核電工地現場看到,1號機組核反應堆廠房的穹頂在陽光照耀下熠熠生輝。就在8月30日,該穹頂吊裝成功完成,這標誌著陽江核電站1號機組由主體土建階段全面轉入設備安裝施工階段。
站在施工現場,中廣核集團陽江核電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小桁説,作為2008年國務院4萬億投資計劃中的重要工程項目,陽江核電站是貫徹落實中央擴大內需的重要舉措。
他説:“陽江核電站建設在‘十一五’中開工,在‘十二五’期間迎來既有機組投入商運又有新機組開工建設的蓬勃發展局面,我國核電自主化進程也將進入一個新階段。”
2008年12月16日,陽江核電項目開工。項目總投資近700億元,共建設六台核電機組。截至2010年9月30日,陽江核電站項目已累計完成投資131億元。
在陽江核電站的背後,是我國核電産業近年來在自主化建設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十一五”期間,中國核電迎來了積極發展的重大機遇,中國核電建設的“四個自主”(自主設計、自主製造、自主建設、自主運行)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並在推進人才培養、自主創新、核安全文化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陽江核電站1、2號機組採用中國廣東核電集團自主品牌CPR1000技術方案,3至6號機組則採用CPR1000+技術,安全性、經濟性和可靠性進一步提高。
“CPR1000+較CPR1000型,形成了28項重要技術改進,這標誌著中廣核集團已經掌握了核電設計關鍵領域核心技術,具備自主設計能力和工藝系統的優化設計能力。”黃小桁説。
核電機組的關鍵設備國産化率是衡量核電自主化的重要標誌,陽江核電站1、2號機組關鍵設備國産化率達到75%,而3、4號機組關鍵設備的國産化率將達到85%,5、6號機組關鍵設備國産化率則會達到90%。
“核電設備國産化不僅將帶動整個裝備製造業的發展,提升各相關企業的技術水平,還將加深各企業對核安全法規、核質保體系的認識,使其管理向精細化方向轉變。”黃小桁説。
核電站設備製造和建安工程費用約佔核電站基礎價74%。黃小桁説,陽江核電站設備製造由國內企業為主承擔,建安施工全部由國內企業承擔。
陽江核電站的生産運營也將實現完全自主化。黃小桁説,這得益於中廣核集團的專業化分工,充分發揮專業管理技術,有效實現運營能力標準化輸出、快速複製與可靠移植。
展望未來,在自主化進程上穩步前行的中國核電産業已經將目光投向更廣闊的國際市場。黃小桁説,在“十二五”期間,隨著自主品牌核電技術方案不斷完善、成熟,中國核電産業在更高層面、更大領域參與全球競爭的可能性已經越來越高。
他説:“擁有自主技術方案的中國核電産業必將成為全球核電市場的‘生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