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抓機遇促轉變—寫在應對金融危機衝擊兩週年之際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11月04日   來源:新華社

緊抓機遇促轉變
——寫在我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兩週年之際

    新華社北京11月4日電

    新華社記者

    11月5日,是我國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出臺“一攬子計劃”兩週年的日子。兩年來,在極為困難、極為複雜的情況下,黨中央、國務院總攬全局,實施正確有力的宏觀調控,中國經濟在世界上率先實現回升向好,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的好勢頭。

    經歷了國際金融危機的嚴峻考驗,中國經濟發生了怎樣的深刻變化?在後金融危機時代裏,我們又面對哪些機遇和挑戰?連日來,新華社調研小分隊奔赴祖國各地,走進企業車間,來到生産一線,發回來自基層的最新調研報道。

    轉變觀念,緊抓機遇——成功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最大啟示,就是要化危為機,毫不動搖地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當記者走進吉林長春一汽解放公司時,廠房裏的大紅條幅依然醒目,車間內還沉浸在喜慶的氣氛中——

    就在兩周前,這裡剛剛隆重舉辦了今年J6重卡第5萬輛車下線慶典。這一創紀錄的數字,意味著這款歷時6年自主研發、獲得197項國家專利的“J6重卡”成為一汽的新驕傲。

    “兩年前的金融危機襲來時,卡車月銷量從2萬輛銳減至2千輛。但是在一攬子計劃刺激下,我們突破傳統的思維和工作模式,在增強汽車産能、調整産品結構上下功夫,在危機中緊抓機遇,2009年我們就進入穩步上升的通道!”説起這段經歷,一汽解放公司總經理王立志十分自豪。

    一汽解放的成功,與中國成功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過程相當吻合。

    2008年11月,面對日益肆虐的國際金融危機,黨中央、國務院科學決策、果斷出臺一攬子計劃,動作快、出拳重、措施準,極大地增強和鼓舞了全國人民應對危機的信心。

    如今,雖然金融危機的陰影還沒有完全散去,但中國經濟率先回升向好、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的態勢已靚眼全球。今年以來,經濟向好勢頭進一步鞏固,前三季度中國經濟同比增長10.6%,國民經濟繼續朝著宏觀調控的預期方向發展。

    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是對加速成長的中國企業的考驗,更是對傳統增長模式的衝擊。“成功應對金融危機的最大啟示,就是要化危為機,毫不動搖地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才能化被動為主動。”從東北老工業基地到西南邊陲、從環渤海經濟圈到西部高原,新華社調研小分隊處處感到,一股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大潮,正在神州大地涌起。

    “我們有個願望,將來提起瀋陽機床廠,人們腦海中聯想的是一個切割技術專家的稱號,而不是一個機床生産廠家。”在代表國家機床業發展水平的瀋陽機床(集團)有限公司採訪時,董事長兼總經理關錫友的一席話令人耳目一新。

    原來,像汽車業的4S店一樣,瀋陽機床已在青島、武漢、寧波、溫州、廣州、廈門等地開設了7家4S店,從事機床銷售、維修、配件和信息服務,其中最大的一家今年盈利有望達到6億元。這個數字完全可以和很多汽車4S店相媲美。

    思想決定行動。從做産業延伸到産業服務,這種觀念上的轉變,為企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會。

    “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增強機遇意識和憂患意識,這為我們指明了方向。”關錫友説,“加快轉變,乘勢而上,這就是企業發展的寶貴經驗。我們準備這個月就正式宣佈把服務平臺放在市場的最前沿,給客戶提供有效服務和技術支撐。”

    開拓新空間,把握主動權——機遇稍縱即逝,增強發展的緊迫感,形成拉動經濟增長的新格局

    在國際金融危機衝擊下,一度強勁引領我國經濟發展的外貿出口,遭受重創,暴露出我國經濟發展過於依賴出口的軟肋。

    2009年,在國際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加上“特保案”的影響,我國輪胎出口成本大幅上升。從去年9月開始的一年間,中國售美輪胎下降40.6%,很多工廠處於停産半停産狀態。

    然而,地處山東青島的民營橡膠輪胎企業科昂集團卻不一樣。

    面對嚴峻形勢,科昂集團及時調整産業結構和市場結構,把産品由中低檔提升為中高檔,並加大對歐洲、東南亞和非洲、拉美等地市場的開拓。結果,2009年公司的輪胎出口額比2008年增長65%以上。

    與此同時,科昂集團瞄準國內汽車銷售快速發展的機遇,開拓汽車售後服務市場,建立以輪胎銷售、汽車保養和美容為業務的銷售連鎖。目前,單是在青島已經建五個門店,今年銷售額預計可增長120%。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深入挖掘國內需求潛力,提高我國經濟的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日益成為國人的共識。

    十七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十二五”規劃建議提出,鞏固和擴大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成果是“十二五”時期的重要任務,要堅持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戰略,加快形成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經濟增長新格局。

    “中國汽車售後服務市場潛力巨大,一輛二、三十萬元的汽車,一年汽車售後服務就要耗費七八千元。這個機會不容錯過!”科昂集團總裁梁子強説。

    機遇稍縱即逝,發展時不我待。“十二五”規劃建議指出,當前我國發展的外部環境更趨複雜。我們必須堅持以更廣闊的視野,冷靜觀察,沉著應對,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把握好在全球經濟分工中的新定位。

    抓住區域特色,用開放拓空間,是有效擴大外需的一個有效方法。記者在雲南瑞麗調研時了解到,今年前9個月,這個位於中緬邊境的小城,口岸出入境交通工具、出入境人員分列全國沿邊公路口岸的第1位和第3位,已儼然成為中國沿邊口岸對外交往的“領跑者”。

    瑞麗是中國面向東盟的重要陸路口岸之一。中國-東盟自貿區自今年全面建成以來,前三季度雙邊貿易額達2113億美元,同比猛增44%。中國已成為東盟第一大貿易夥伴,東盟則成為中國第四大貿易夥伴。

    同中國相似,印度、巴西、印尼等新興發展中國家近年來經濟也實現了快速增長。對於這些國家來説,中國企業具有技術和價格上的雙重比較優勢,是十分理想的合作夥伴。

    特變電工瀋陽變壓器集團在國內變壓器市場名列前茅,但從去年開始企業負責人發現,國內電力市場已經進入一個相對平緩的發展時期,而國內各廠家的産能都到了釋放階段,競爭越來越激烈。加快海外市場開拓成為當務之急。

    從2009年下半年開始,瀋陽變壓器集團開始在菲律賓承接線路的成套項目,到今年上半年,集團已經實現2.2億美元的出口,其中主要是成套項目。與此同時,公司還在菲律賓承接變壓器修理,並在巴基斯坦、印度、印尼等地建設維修基地。

    創新機制,增添活力——以更大決心和勇氣全面推進各領域改革,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供強大動力

    “國際金融危機前,海外客戶每月有十幾批人(次)來企業參觀、考察項目,最多一天來三撥人。金融危機發生後,每月只有幾人(次)來。”北方重工進出口公司副總經理楊義回憶説。更為嚴重的是,訂單出現毀約,即將簽訂的合同停了,執行合同減緩了。

    面對嚴峻的形勢,北方重工對企業的組織結構動了“大手術”——從以職能為中心向以客戶為中心轉變,從以生産製造為中心向以營銷為龍頭轉變,從以銷售産品為中心向以産品加服務為中心轉變。

    管理體制的創新,給北方重工帶來巨大活力。通過市場開拓,實施“內外並舉”的營銷戰略,北方重工相繼獲得了印度維旦塔鋁業礦石輸送系統2200萬美元、巴西淡水河谷阿曼球團礦廠7000萬美元、伊朗燒結項目6000萬歐元等近十個超千萬美元的訂單。

    科技進步和創新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然而,與發達國家相比,當前我國企業持續創新的長效機制尚未形成,核心關鍵技術受制於人的局面沒有根本改變,自主創新政策措施的落實還不到位。著力消除體制機制上的障礙,繼續深化改革破除舊藩籬依然任重道遠。

    記者在瀋陽機床採訪時,發現了這樣一個奇怪的現象——代表世界先進科技水平的數控機床的毛利率與做了幾十年的普通機床竟然是一樣的。原因很簡單,數控機床的核心——運動控制系統全部依賴進口,而這佔據了成本的絕大部分。我國耗時多年研製的自主數字控制系統目前還不成熟。

    “這一重大核心技術必須由國家相關部委主導,牽頭組織,而且應當長期堅持下去,不能採取招標等短期化行為。”關錫友以他自己的親身經歷感慨:重大核心技術我們決不能指望進口,必須進行自主研發。

    “科學發展”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指引了方向,“深化改革”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強大動力,這就是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所帶來的深刻啟示。

    “我們總的思路,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抓住一個根本——富民強市;體現一條主線——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尋求支持的動力——改革。”瀋陽市常務副市長顧春明説:“經受過金融危機的考驗,我們將沿著科學發展的方向,全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再上新臺階。”

    成功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寶貴經驗,啟迪著我們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按照“十二五”規劃建議精神的指引,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必將取得實質性進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必將更加牢固。(記者:車玉明、王敏、崔靜,參與采寫:韓潔、鄭曉奕、杜宇、羅沙、何宗渝、張辛欣、劉錚、石慶偉、褚曉亮)

 
 
 相關鏈結
· 中國對外投資企業正從金融危機的影響中逐漸恢復
· 商務部:前九個月吸收外資恢復至金融危機前水平
· 中國港口貨物吞吐量已恢復到金融危機前水平
· 圖表:中國500強企業抵禦金融危機 充當“中流砥柱”
· 能源局:上半年能源供需已恢復至金融危機前水平
· 我國主要林産品貿易基本恢復到金融危機前水平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