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支撐 駛向強國之路的引擎
——科技部部長萬鋼談科技發展這5年
5年來,從一名科學家、大學校長到國家科技部門的管理者,科技部部長萬鋼完成了角色的轉換,也目睹和參與了共和國科技創新快速發展的過程。
“十一五”即將收官,萬鋼近日接受採訪,就全國科技工作向記者盤點收穫,展望未來。
“科技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改善民生”
前不久,萬鋼去考察科技重大專項一個抗癌新藥項目。企業家告訴他:“過去進口這類癌症的治療藥物需要3—4萬元,現在我們自主研發的藥物8000元足矣,今後價格還會下降。”
“我就在想,3、4萬元是多麼高的一個門檻,過去有多少病人沒有邁過這個檻。”萬鋼感慨,“今天邁過去了,將有更多的人能更好更幸福地生存下去。”
“科技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為了改善民生。”萬鋼説,“小時候聽説原子彈爆炸、衛星上天,現在看到‘嫦娥’奔月,航天員出艙,似乎科技離我們很遠。但其實科技離我們很近,它神秘的面紗正漸漸褪去。”他説,5年來,廣大科技工作者和企業開始迸發出創新的熱情,科技創新的成果正悄悄來到我們身邊——我們每天吃著香甜的稻米小麥,農村普遍用上沼氣,大棚種植讓我們能吃上一年四季的蔬菜;足不出戶,一個3G手機連通天下,溝通你我……這都是科技帶來的福祉,現在我們的衣食住行與科技人員的創新都密不可分。
“當然最值得一書的還是世界科技的盛會——上海世博會。”剛參加完上海世博會閉幕式的萬鋼,仍難掩欣喜:在世博園親自刷票體驗RFID技術帶來的便捷,7000多萬張門票基本沒有出現讀取錯誤;感受全球首個TD-LTE規模化演示網絡,在兩輛對開的車內可以迅即看到彼此傳輸的高精度圖像;乘坐無污染、噪聲低的新能源汽車,3.8萬平方公里園區內數十萬乘客有序穿梭……
作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推動者,萬鋼見證了這個領域從無到有的發展:“2006年以前,我們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還是一個新兵,但現在截然不同了。如果説奧運會是新兵的實戰演練,那麼,上海世博園區上千輛新能源汽車的成功廣泛應用,就是迄今為止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示範運行,標誌著我們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又大大向前跨越了一步。”
據統計,世博會期間,7300萬訪問者乘坐各類電動汽車達到了1.28億人次,平均每個人約乘坐了兩次電動汽車。電動汽車在高溫度、高濕度、高人流、慢速度的情況下經受住了考驗,負載量是一般公共交通量的10倍。萬鋼介紹,除此之外,太陽能光伏技術、半導體照明(LED)、生態節能建築等創新成果在上海世博會的綜合集成及大規模示範應用,引領和帶動了戰略性新興産業的發展。
“我們也沒有停止向未知世界、向前沿領域更深更廣的探索。”萬鋼如數家珍:探月工程順利實施,“嫦娥一號”、“嫦娥二號”成功發射,讓我們飛得更高;我國自主研製深海載人潛水器成功下潛3759米,讓我們潛得更深;首臺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系統研製成功,讓我們算得更快;在量子通信領域建成世界首個全通型量子通信網,讓我們用得更安全;利用誘導性多能幹細胞培育出活體小鼠,讓我們對生命的認識更進一步。
“今後這些奇跡還會不斷誕生。遠到月球,近到衣食住行,大到龐然大物,小到納米尺度的微觀世界;一遠一近,一大一小顯示了我們人類生存的空間,也顯示了科技創新的空間。”萬鋼自信地説,“我國古代有‘四大發明’,這是榮耀,也是過去,今後中國人要為世界的科技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應對危機,科技打了一場攻堅戰
萬鋼回憶説,回眸科技發展這5年,也並非一路坦途。
2008年底,當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16個重大科技專項論證、正恰實施之際,不期而遇的國際金融危機從大洋彼岸呼嘯而至,對我國經濟形成衝擊,形勢嚴峻。中央領導隨即作出判斷,歷史經驗表明,經濟危機往往孕育著新的科技革命。誰能在科技創新方面佔據優勢,誰就能掌握髮展的主動權,率先復蘇並走向繁榮。隨後,國務院發佈《關於發揮科技支撐作用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意見》。
這份國務院9號文件的內容之一,就是要求抓緊實施與擴內需、保增長緊密相關的科技重大專項。“我們採取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舉國體制,重點實施了一批産業需求迫切、研究基礎好、有望快速實現産業化的創新項目,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集成電路專項就是其中之一。”萬鋼説。
“5年前,我國集成電路領域還是空白,進口芯片比進口石油花的錢還多得多;5年之後,我們開創了一個産業,構建了以龍頭企業帶動,按照上下游配套進行系統部署的集成電路産業鏈。”萬鋼介紹,目前,集成電路重大專項一批核心技術和關鍵設備取得突破,12英寸65納米刻蝕機已進入用戶大生産線,65納米的工藝技術已經開始在生産線上應用。65納米介質刻蝕設備與世界上最先進設備的芯片加工結果相比,加工質量好,單位投入産出量高35%到50%,成本降低30%—35%,提升了我國集成電路製造産業的國際競爭力,並將帶動太陽能、平板顯示等一系列新興産業的發展。
集成電路專項只是重大專項帶動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的一個縮影。萬鋼説,正是實施了像集成電路、寬帶移動通信、數控機床、油氣開發等重大專項,才將一個個龐大的産業鏈串聯起來。
“中國要告訴世界,我們不僅有成本低的優勢,而且有質量更好、效率更高的技術優勢,這是一個創造。”萬鋼説,世界科技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最為活躍的創新時代,特別是這次國際金融危機更是加快了催生重大科技變革的步伐,世界各國科技戰略調整呈現出新的動向,都把創新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這讓我們科技工作者更有緊迫感、責任感。在萬鋼看來,這場競賽中,中國不僅沒有落後,而且交出了較為滿意的答卷。
萬鋼告訴記者,為了應對危機,科技部加快實施技術創新工程,突出産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技術創新服務平臺和創新型企業三大載體,大力支持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讓我最激動、最感動的是,金融危機期間,十幾萬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科技人員主動服務企業,幫助它們應對危機,破解難題,增強核心競爭力。”萬鋼講了一個故事,廣東一家從事低端加工製造的玩具企業,危機一來本應首當其衝受到衝擊,但一位入駐企業的電子信息學院的科技特派員給玩具加入了“電子芯”,這個産品就變成小型機器人,價格整整提高了10倍。
“科技轉化為現實生産力的速度加快了”
“這幾年來,我們除了收穫一項項科技成果,科技體制也在發生變化。”在萬鋼看來,技術創新的主力軍發生了變化,整個創新生態也在日益改善,而科技管理的職能部門也在逐漸轉變。萬鋼説,經過30年的改革,企業在技術創新和應用領域逐漸成為主體,大學服務社會的功能日益增強,轉制院所已逐漸成為各自行業的領頭羊。
萬鋼曾在奧迪公司組織過汽車開發,一個項目就有上下游數百家企業參與。在企業工作的這段經歷給他最深刻的經驗就是,創新需要形成産業鏈。
大工程、大項目正是實現産學研用結合的重要載體。我國在“十一五”期間進行了相關體制的探索。萬鋼舉例説,2007年科技部和鐵道部共同建立《中國高速列車自主創新聯合行動計劃》,目標是把我們引進的時速為250公里的高鐵通過自主創新提升到380公里。在計劃安排上,科技部圍繞著973、863和支撐計劃進行了有序佈置;科技部和鐵道部綜合全國資源,共同組織了25所研究型大學,11個研究院所,5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工程中心,吸收了68個院士、500多名教授等眾多科技人員開展我國高速鐵路自主創新的建設。三大整車企業、七家配套企業緊密結合,推動了500多家零部件企業的發展,逐步建立起中國高速鐵路的技術體系、研發平臺、系列産品、産業鏈以及人才團隊。
談到科技與經濟的結合,當過校長的萬鋼更有感觸:一個産品是多種技術的集成,一種技術可以應用於多個産品。研發技術可能是在大學或研究院所的實驗室裏,而把它實現並變成産品的是企業。因此,大學知識創新能力和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更需要緊密結合。
“科技必須面向經濟、面向市場需求。這幾年來,科技轉化為現實生産力的速度越來越快,能力越來越強。”為證明這個觀點,萬鋼更喜歡用數字説話:2009年,我國研究型大學科研經費達到727億元,有一半以上來自於企業和社會。而一些與行業緊密結合的理工科院校,他們的科研經費當中有70%來自於本行業、企業的創新需求。“這説明大學服務社會的功能增強了,面向市場的能力增強了。”2009年,中央級的347家轉制院所,獲得的國家縱向財政投入是71億元,但它們服務於行業和市場的創新收入是233多個億。“這説明他們面向市場獲得的經濟效益遠遠大於科技經費的投入。”
“科學研究也需要‘仰望星空’”
“當然,我們也不是要每一項科學研究都瞄準産業發展,試想哥德巴赫猜想如何産業化?”萬鋼特別強調,我們國家也需要一批“仰望星空”的人,需要一支潛心研究、探索科學規律的基礎研究隊伍。
“基礎研究中,競爭是必要的,但必須保證競爭的適度,不能操之過急,否則就是拔苗助長,不尊重科學規律。”萬鋼説,科技管理部門就是要為做基礎研究的科研人員提供保障,給他們提供寬鬆環境和穩定支持。
與我國科研形勢變化相適應,國家中央財政投入結構也産生了變化。2008年,中央財政設專項資金穩定支持國家重點實驗室。2009年,重點基礎研究領域支持力度得到進一步加強。2010年,自然科學基金83億元,973計劃的經費達到了30億元,國家重點實驗室得到穩定支持經費也達到30億元。萬鋼告訴記者,我國基礎研究科研項目經費在支持方向上分為兩類,一類是以資助科學家面向興趣、自由探索為主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另一類是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為目標的973計劃等。“我國中央財政科研投入基本保持了年均17%的增長,而我們對基礎研究投入的增長率遠遠超出了這個平均增長的速度。”
“如果10多年前,國家沒有對電動汽車、新能源、生物技術的部署,我們今天是無法站在戰略性新興産業這個舞臺與其他國家同場競技的。因此,我們現在就要面向未來的幾十年,加強基礎研究,實施蛋白質、量子調控、納米、發育與生殖、幹細胞以及全球氣候變化等重大科學計劃。加強對前沿技術的研究,瞄準蛋白組學技術、納米技術、全光通信網等戰略方向,突破核心關鍵技術。”
下個五年,中國科技要在更多領域充當領跑者
展望“十二五”,萬鋼説,我們將聚焦重大工程,加快組織實施科技重大專項,以技術創新工程為重要抓手,積極培育和發展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等7個戰略性新興産業,力爭在下一個5年實現重點跨越,在關鍵領域領跑。此外,我們還要加強基礎研究,實現興趣和目標的雙驅動,優化和完善基礎科研的佈局,促進基礎學科的均衡發展。進一步加強轉制院所對行業共性技術研究的支持,加大對公益性研究院所的投入。大力提升科技改善民生的能力。發揮資本市場對科技的推動,繼續支持科技中小型企業的發展壯大,支持民間的發明創造。全面實施科學素質工程,針對未成年人、農民、城鄉勞動人口和領導幹部以及公務員的需求,深入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
萬鋼認為,我們還要有營造寬容失敗的創新環境。“一個科學家從失敗中得到教訓,可能比在成功中得到喜悅更深刻。燈泡經過1000多次試驗,如果在999次停下來,就不會有這樣的發現。失敗,至少告訴別人此路不通。”萬鋼説,我們必須長久穩定地支持科研,有些課題項目只要有詳實的數據,哪怕得到不盡如人意的結果,照樣可以結題。
“一方面,我們要寬鬆和諧的學術氛圍,另一方面在誠信建設方面絕不讓步。我們對任何學術腐敗、學術造假等不端行為採取‘零容忍’的態度,從嚴懲治。”萬鋼表示,科技界要加強誠信建設,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同時,中國的創新是開放的創新,也是合作的創新。”萬鋼介紹,現在我國已有3300多個外資投資的研發機構,世界500強企業中有346家已經在中國建立了研發中心,同時成為他們全球研發的組成部分。”萬鋼表示,我們將進一步擴大和深化科技對外開放,充分利用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全球資源,開展廣泛的國際科技合作交流。將繼續鼓勵和支持跨國公司在我國設立研發中心,主動實施平等互惠的國際科技合作計劃,加大參與國際大科學計劃的力度,加強對發展中國家和周邊國家的科技援助,對外輸出先進適用的技術。據他透露,在“十二五”期間,我國將和許多國家加強在清潔能源、節能建築、電動汽車、中醫藥等領域的國際合作。同時,他也歡迎海外各類優秀的科研人才和團隊回國效力。
“這五年,科技進步和創新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支撐引領作用日益凸顯,在某些領域,我們正逐步從追趕進入到領跑的方陣。”萬鋼告訴記者,“十二五”是創新型國家建設的攻堅階段,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全球産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機遇期,科技創新將有更大的作為,將在更多領域充當領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