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瀋陽11月19日電(記者石慶偉、汪偉)遼寧省最新公佈數據顯示,“十一五”期間,遼寧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堅持以增量帶動結構優化,以創新促進産業升級,經濟綜合實力再上新水平。
經初步核算,今年前三季度,遼寧省地區生産總值13055.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14.4%。據遼寧省預測,“十一五”以來,遼寧省地區生産總值年均增長可達到13%,經濟增速已連續四年達到或超過東部地區平均水平,實現了歷史性跨越。
中央實施東北振興戰略以來,遼寧逐步擺脫了“東北現象”困擾,經濟發展步入快車道。尤其在“十一五”期間,遼寧省主要規劃目標如期完成,經濟呈現快速增長。目前,遼寧省經濟總量位居全國第七、東部第六,人均生産總值超過5000美元。
5年來,為實現遼寧振興,全省大力推進遼寧沿海經濟帶開發開放、瀋陽經濟區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和突破遼西北三大發展戰略,帶動全省各地協調互動、競相發展。
目前,遼寧沿海經濟帶重點支持區域的發展勢頭良好,大連長興島和錦州開發區相繼升級為國家級開發區,臨港産業快速積聚。同時,瀋陽經濟區一體化取得重要進展,沈撫、沈本、沈鐵、沈阜、沈遼鞍五條産業帶和十大産業集群建設順利進行。其中,沈撫新城亮出“沈”字招牌,在今年前10個月,共簽約149個項目,合同金額562億元。此外,遼西北特色産業集群也在不斷壯大,設施農業和畜牧小區蓬勃發展。
“十一五”期間,遼寧全力推進關鍵領域和重點環節改革。國有企業改制重組取得重要進展,農村土地承包流轉經營權得到穩妥推進,省級以下財政管理體制得到調整理順。同時,遼寧全面擴大對內對外開放,外貿出口實現較大增長。據省外經貿廳表示,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出口總額為322.57億美元,同比增長39.67%,出口額居全國第8位;出口增幅高出全國平均水平5.67個百分點,居東南沿海十省市第2位。
遼寧作為工業大省,長期以來,縣域經濟基礎薄弱,成為困擾全省經濟發展的“短板”。然而在“十一五”期間,通過發展“一縣一業”的差別化、有特色的農業經濟和大量的資金投入,這塊制約遼寧經濟發展的“短板”變成遼寧經濟增長的“引擎”,年均增長達23.4%,超過全省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