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挑戰極不尋常 成就歷史少有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12月07日   來源:新華社

挑戰極不尋常 成就歷史少有
——訪農業部部長韓長賦

 

    這是農業部部長韓長賦(12月2日攝)。“‘米袋子’更滿了,‘菜籃子’更豐富了,農民的‘錢袋子’更鼓了。”農業部部長韓長賦,不假思索地這樣回答記者的提問。“十一五”期間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種種變化,被他濃縮在這三個“更”中。針對“十二五”時期農業和農村經濟將如何發展的問題,韓長賦提出,要把握一個重大任務——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新華社記者 李濤 攝

    新華社北京12月7日電(記者趙承、董峻)“‘米袋子’更滿了,‘菜籃子’更豐富了,農民的‘錢袋子’更鼓了。”農業部部長韓長賦,不假思索地這樣回答記者的提問。“十一五”期間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種種變化,被他濃縮在這三個“更”中。

    幾天前的一個晴朗冬日,在北京東三環長虹橋邊的農業部辦公樓裏,當回顧近五年來“三農”發展狀況時,溫文爾雅的韓長賦部長興奮起來。從日益增多的挑戰到糧食實現“七連增”,從如何增加農民收入到農民外出打工最關心些啥,韓長賦為記者徐徐道來。

    國家支農力度大 農業發展形勢好 農民得到實惠多

    “‘十一五’這5年,極不尋常、歷史少有。”韓長賦簡短地概括道。

    為什麼説極不尋常?

    “各種自然災害偏重發生、頻繁發生、異常發生,國際農産品市場發生劇烈波動,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和不斷擴散蔓延,農業農村經濟面臨空前挑戰。”

    為什麼説歷史少有?

    “不僅沒有出現歷史上大災之後大減産的現象,而且連年增糧增收,形勢之好歷史少有。中國之所以能沉著應對諸如汶川地震、國際金融危機、國際糧價飛漲等,就是因為農業連年豐收奠定了堅實基礎。”

    他掰著指頭列舉了引以為豪的成就:

    糧食——連續5年增産,總産連續4年穩定在1萬億斤以上,這在歷史上是從未有過的。“這是一個標誌,標誌著我國糧食綜合生産能力穩定在1萬億斤水平。”他強調説。

    “菜籃子”産品——生産快速增長,供應充足,品種豐富。無論超市還是農貿市場,一年四季,各種産品琳瑯滿目。肉蛋奶、水産品,還有蔬菜、茶葉、水果等,産量都是穩步增加的。

    農民收入——前4年年均實際增長8.3%,今年有望繼續較快增長,預計超過前4年的平均。

    ……

    我們被韓部長欣喜的情緒所感染。

    “可以説,‘十一五’時期是國家支農力度最大、農業發展形勢最好、農村面貌變化最快、農民得到實惠最多的時期之一!”他説。

    “七連增”為穩定經濟大局發揮基礎作用

    今年全國糧食生産再創佳績:連續第7年實現增産,是近半個世紀以來的頭一次。

    韓長賦感慨地説:“成績真是來之不易,是在嚴峻的自然災害、異常波動的農産品市場、極其複雜的國際環境下取得的。”

    近年來,中央出臺了一系列扶持糧食生産的政策措施,成效非常明顯:

    ——“減法”、“加法”、“乘法”一起做,調動了農民務農種糧的積極性。取消農業稅,為農民減輕負擔1300多億元。建立補貼制度,資金由2004年的145億元增加到今年的1345億元。實行重點糧食品種最低收購價,並不斷提高最低收購價水平。出臺重點農産品臨時收儲政策,多次啟動玉米、稻穀、大豆等糧食作物臨時收儲。

    ——國家不僅支持糧食和農業生産的“普惠”政策優先考慮主産區,而且制定了支持主産區的“特惠”政策,安排專項投資用於産糧大縣相關重大項目建設,對産糧大縣實施獎勵,獎勵資金由2005年的55億元增加到今年的180億元。

    ——在農業抗災減災和糧食生産的緊要關頭,還及時出臺針對性強、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保證了抗災奪豐收。這些政策充分調動了地方政府重農抓糧和農民務農種糧的積極性。

    “糧食生産持續穩定發展,為穩定物價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撐,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保持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奠定了堅實基礎。”他評價道。

    略微沉思了一下,韓長賦又接著説:“吃飯問題任何時候都不能掉以輕心。今後糧食生産的挑戰更大,但我們有條件、有信心確保糧食生産穩定發展。”

    讓農民的“錢袋子”鼓得更快一些

    國家要糧,農民要錢。在實現糧食生産穩定發展的同時,“十一五”時期農民收入也實現了持續較快增長,一舉扭轉了本世紀初農民收入徘徊不前的困境。

    韓長賦細數了農民收入的四大構成:農民家庭經營性收入、工資性收入、轉移性收入、財産性收入,目前分別佔49%、40%、7.7%、3.2%。

    “這5年,從收入來源上看是基本面不斷鞏固,增長面不斷提高,扶持面不斷加強。”他説。

    基本面上,農村經濟全面發展,糧食等農産品生産連年豐收,支撐了農民家庭經營性收入增長。

    增長面上,農村勞動力外出就業數量擴大,增加了農民的工資性收入。“十一五”期間,農村外出就業勞動力總量年均增長500萬人以上。隨著農村改革深入推進,農民財産性收入也在不斷增長。

    扶持面上,農民轉移性收入不斷增加。其中“四補貼”總額由2006年的309.5億元增加到2010年的1345億元。

    韓長賦出身農家、當過農民,在他看來,目前農民增收的基礎還比較薄弱,增收的渠道還比較缺乏,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的長效機制也沒有完全建立,城鄉收入差距仍在繼續拉大。

    “今年我們提出了‘千方百計保持農民收入增長6%以上’的目標任務。圍繞這個目標,既鞏固農業內部增收基礎,又拓寬農業外部增收渠道;既向市場要收入,又從政策上想辦法。”他説。

    幫農民工解決好最關心的五件事

    “你知道農民外出打工最關心哪些事嗎?”韓長賦問。

    沒等我們想出來,他接著回答説:“依我看,他們最關心的有五件事:找到工作、拿到工資、工傷大病有保險、有地方住、子女能上學。”

    韓長賦説,農民工問題是我國現代化過程中繞不過去、必須解決好的問題。解決好這個問題,首先就要了解農民工關心的問題、政府管理要解決的問題。

    因此,他認為政府管理應主要著眼于如何提高農民的就業技能、加強就業服務,以及進城務工農民的權益如何得到保障、就業環境如何得到改善。

    同時,既要考慮農民工如何有序進入城市生活,並逐步成為市民、完成城市化,也要考慮更廣大的農村富餘勞動力如何逐步、合理地轉移出來,實現比較充分就業。

    韓長賦提出,解決農民工問題的基本思路,重點應當把握三個原則:

    一是堅持農民向工業、服務業轉移就業,向城市有序流動遷徙的方向,打開城門,合理引導,逐步轉移,有序進城。

    二是堅持統籌城鄉發展,採取綜合措施,堅持兩條腿走路。一方面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發展縣域經濟和農村二三産業,讓一部分農民就地轉移;另一方面要改善農民工就業環境和待遇,讓一部分農民進城務工,安居樂業。

    三是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抓緊解決農民外出務工面臨的現實突出問題,同時推動體制改革創新,從制度上解決農民工問題。

    農業的根本出路在科技

    “科技增産是個很大的亮點。我用兩個52%來説明。”韓長賦解釋説,“今年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了52%、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也超過了52%。這意味著我國農業生産方式開始進入機械作業為主的歷史新階段,也意味著科技正在成為農業發展的決定性力量。”

    “10月份我到河北看秋收秋播時,定州一位叫黃志祥的農民説,去年種玉米的時候,技術員告訴他,土地深松後莊稼會增産很多,老黃就想深松一下,可是他老伴怕花錢不同意。結果呢?黃志祥堅持深松了自家的地,秋收時他家玉米增産很多。村裏好多人都看到他增産了,也打算深松翻地。”

    韓長賦接著説:“所以説,農民現在種田也很講究科學,不能用老眼光看農民,把農民看成是不講科學的代名詞。”

    他還用了幾組數字來説明農業科技的巨大推動作用:今年良種覆蓋率達到96%以上,種子統供率達到66%;專業化統防統治是解決農村勞動力結構性短缺、提高農産品質量安全水平的有效途徑。今年糧食作物專業化統防統治率達到12%;4380個糧食萬畝高産創建示範片平均畝産656公斤,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320多公斤。

    “科技已經成為我國農業發展的決定性力量,農業的根本出路和希望也在科技。”韓長賦肯定地説。

    針對“十二五”時期農業和農村經濟將如何發展的問題,韓長賦提出,要把握一個重大任務——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為此,要突出一條主線——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調整優化結構;圍繞兩個目標——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為首要目標,把促進農民持續較快增收作為中心目標;提高三個能力——農業綜合生産能力、抗風險能力、市場競爭能力;推進“四化”——農業生産經營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強化五方面支撐——政策、科技、裝備、人才、體制支撐。

 
 
 相關鏈結
·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率團訪問巴西、阿根廷和法國
· 阿根廷總統克裏斯蒂娜會見中國農業部部長韓長賦
·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會見哈薩克斯坦等三國農業部長
·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談解決農民工問題的基本思路
· 韓長賦:抓好秋播工作 為明年夏季糧油豐收打基礎
· 農業部長韓長賦會見以色列農業部長沙洛姆·辛宏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