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重慶大規模建設公租房推進住房“雙軌制”解析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12月14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重慶12月14日電(記者劉健 徐旭忠)“今後再也不用住破舊、狹窄的民工房了!”

    在位於重慶北部新區鴛鴦片區的民心佳苑公共租賃房小區,看著已經封頂的公租房,農民工田金利打心眼裏高興。自從這個公租房小區開工建設以來,每隔一段時間,田金利都會過來看一看。

    田金利的“住房夢”即將成為現實得益於重慶市正在大規模推進的公租房建設。今年以來,重慶市在全國率先大規模建設公租房,打造以公租房為主體的住房保障體系,並以此為基礎推進住房“雙軌制”。此舉旨在破解中低收入群體的住房難題,擴大住房保障覆蓋面,真正建立起“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場,高端有約束”的城市住房供應體系。

    破解“夾心層”人群的“蝸居”之痛

    今年50歲的田金利來自北碚區農村,在重慶主城區打工(當“棒棒”)已五年多了, 可是城裏的房子太貴,買不起,只得與其他12名“棒棒”一起在金島花園附近租住了一處100多平方米的房子。同樣,他的兒子也在主城區打工,一家三口住在工棚裏。田金利説,如果公租房建好,我和兒子打算申請公租房。

    剛大學畢業一年多、在重慶一家公司工作的小鄭對公租房同樣歡迎。她對記者説,去年大學畢業後,她沒有回老家工作,而是在重慶主城區找了份工作,一個月工資3000多元。她説,按照現有的工資收入,在主城區買商品房很難,短期內只能租房住,而一個月1000多元的房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報紙上報道的公租房的租金要比市場租金低,如果能租到便宜的公租房,真是太好了,不用著急買房子,等將來有錢了再買也不遲。”小鄭説。

    重慶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局長張定宇介紹,在今後若干年,重慶市大力推進以公租房為主體的保障性住房建設,到2012年,全市建設4000萬平方米公共租賃住房,建成後可解決60多萬戶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問題,加上各類保障性安置房建設,力爭解決佔城鎮人口30%的中低收入群眾住房困難問題。目前,重慶主城區鴛鴦、大竹林、華岩、西永、蔡家片區及西永園區6個公租房項目已陸續開工。同時,萬州、涪陵、永川等六大區域性中心城市的公租房也已開工建設。全年開工建設規模將達1300萬平方米。

    據了解,重慶的公租房在全國率先打破了城鄉和內外差別,不設戶籍限制。凡年滿18周歲,在重慶有穩定工作和收入來源,單身人士月收入2000元以上、家庭月收入3000元以下,就可申請公租房。

    構建“雙軌制”住房供應體系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崔之元認為,在房價高漲的背景下,重慶的公租房制度觸及了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層次問題,是對城市住房制度完善的重大探索。

    專家指出,1998年房改前,我國實行福利分房制度,城市居民住房問題基本由政府保障。1998年,國家制定政策停止住房實物分配,逐步實行住房分配貨幣化。由此,商品房成為解決城市居民住房的主渠道。然而,伴隨著城市進程加快,城市居民迅速增長,房地産供求矛盾逐漸增加,市場化在改善居民居住條件的同時,也帶來了高房價困擾。由於房價上漲過快等多方面的原因,低收入群體無力購房的問題日益突出。一些新生代城市居民、大學畢業生、外來務工人員等“夾心層”群眾被排除在現有的住房體制之外,他們享受不到保障房,短時期內也買不起商品房,成了“蝸居”、“蟻族”。

    重慶市市長黃奇帆認為,房産具有保障性和商品性的雙重屬性,完全由政府保障或完全由市場供給的“單軌制”都存在不足。為此,重慶市在完善住房保障制度過程中,提出了“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場、高端有約束”住房調控思路,決定以公租房為“抓手”,構建新的城市住房供應體系,特別是解決不屬於廉租住房保障對象,又暫時買不起商品房的“夾心層”人群的住房困難問題。基本思路是:30%-40%的中等偏下收入群體,由政府提供的公租房和棚戶區、城中村改造的安置房予以保障,60%-70%的中高收入群體由市場提供的商品房解決,形成“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場、高端有約束”的制度體系,逐步實現住房保障的全覆蓋。

    黃奇帆表示,公租房作為住房供應“雙軌制”的關鍵一環,涵蓋了過去的廉租房和經濟適用房,並延伸到既不能享受廉租房,又買不起商品房的“夾心層”,實現公租房、廉租房、經濟適用房的一體化。一方面,不再單獨新建廉租房,而是包含在公租房體系中。廉租房居民與公租房居民住同一小區、同一品質的房屋,只是租金有所區別。另一方面,公租房租滿5年之後,可通過成本價購買,轉換成有限産權的經濟適用房。業主如果轉讓,只能以購房價加利息升值由政府公租房管理機構回購,再作為公租房流轉使用。這就從根本上堵塞了經濟適用房因退出環節失控而造成的利益輸送和灰色交易通道。

    讓困難群體住得更有尊嚴

    “不能讓公租房聚居區成為純粹城市低收入群體的居住地,變成城市‘貧民窟’, 而是讓居住在這裡的中低收入人群也能享受到較高品質的居住條件,活得更有尊嚴。”張定宇表示。

    為此,重慶的公租房建設實行商品房、公租房無差別的“混建”模式,高標準、高品質規劃建設。一方面,在佈局上,公租房一般佈局在輕軌沿線或交通條件較好的地區,容積率約3.8,完全參照商業樓盤的標準,配套學校、醫院、商店、銀行以及健身、圖書館等設施和場地。另一方面,主城區公租房均佈局在一、二環線之間規劃的21個人口聚居區中,公租房住戶完全與商品房住戶有機融合在一起,共享小區環境和專業物業公司的管理與服務,消除住戶家庭收入高低所造成的心理落差,避免社會階層隔離和形成城市“貧民窟”。

    此外,重慶的公租房戶型面積一般在35-80平方米,60平方米以下的佔85%以上,按建築面積的10%進行公建配置,並含有每平方米400元的簡約裝修。

    記者在民心佳苑看到,小區為高層電梯房,戶型在50-80平方米之間。目前,小區內54幢公租房已全部封頂,工人們正在忙著內裝修。現場施工人員介紹,為保證工期,每實施一處樓房主體,周邊綠化都要跟上,交房時,園林景觀綠化也基本完工。記者注意到,小區周邊已栽種了桂花、銀杏、竹子、紅楓等樹種,綠意盎然,生機勃勃,不遜於周邊商品房的綠化。

    從規劃圖上可以看到,民心佳苑位於“兩江新區”的核心地段,周邊交通發達,有輕軌、高速公路、城市主幹道,出行便利。同時,小區附近還規劃有學校、醫院、超市等公共服務設施。“將來這裡住的雖然是中低收入人群,但可以享受到中檔甚至更高水平的住房條件和配套。”建設單位——重慶市地産集團總經理蒙毅説。

 
 
 相關鏈結
· 三部門:允許土地出讓凈收益等用於發展公租房
· 江蘇公租房提前實現年度新增10萬套公租房目標
· 重慶公租房建設進展順利
· 北京:通過公租房大規模建設實現保障房租售並舉
· 兩部門支持公租房建設和運營有關稅收優惠政策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