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黃皮書:我國在大宗商品進口中仍相對弱勢
新華社北京12月26日電(記者 王茜)中國社會科學院26日在京發佈的《世界經濟黃皮書:2011年世界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認為,我國在國際大宗商品進口中仍相對弱勢。
黃皮書指出,近年來,中國因素成為國際大宗商品市場中議論的熱點話題。大豆、鐵礦和原油是國際大宗商品市場中中國因素最大的幾個品種,也是中國受國際大宗商品市場影響最大的幾個品種。
黃皮書認為,中國對國際大宗商品市場的影響,主要是通過需求渠道,而不是通過供給和金融渠道發生作用。
中國在食用農産品領域對國際市場有重大影響力的非“大豆”莫屬。中國的大豆進口額從2002年的25億美元迅速增長到了2008年的218億美元,這期間,幾乎每年遞增5個百分點。大豆的國際市場規模在2008年有414億美元,中國進口了其中的一半多,佔52.8%。而且2009年中國的進口份額又增加到60%。
中國農業原材料的進口也在國際市場佔有較重要的地位。中國農業原材料進口份額上升的趨勢從2002年以來一直持續到現在。黃皮書分析認為,中國在羊毛和棉花上進口較多,與中國是紡織服裝的主要出口國有關。同時,中國的銅礦、鋁礦、鉛礦、鋅礦、鐵礦、鎳礦進口在國際市場均佔有較大份額,原油也是中國進口的另一種重要大宗商品。
黃皮書指出,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在大豆和鐵礦石進口上,都付出了比國際市場平均水平更高的價格,這反映了中國在大宗商品進口中還處於一種不利的地位。
世界經濟黃皮書:中國企業正由被收購轉為資産收購方
新華社北京12月26日電(記者 王茜)中國社會科學院26日在京發佈了《世界經濟黃皮書:2011年世界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黃皮書認為,中國企業正由被收購轉為資産收購方。
黃皮書指出,中國企業正從以往主要擔當資産被收購的角色逐漸變成主要的資産收購方。根據摩根大通的一項統計,在2010年上半年,中國作為收購方的並購交易額排在美國之後居全球第二位。2003年,中國的對外直接投資只有28億美元,而如今已達400多億美元。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年均發展速度已高達70%多。
黃皮書指出,儘管中國依然在積極吸引外商直接投資,但從近年來的統計數據看,伴隨著重質量輕數量的外資政策,以往流入外資快速增長狀況也已經開始變化。黃皮書認為,中國已經進入對外直接投資與吸引外商直接投資二者之間的規模逐漸達到1:1的水平或者相對平衡的階段。
黃皮書還指出,以能源為主的採掘業一直是中國企業海外投資最主要的領域,但更加多元化投資的趨向逐漸明顯。同時,中國國內的製造業企業也開始越來越密集地“走出去”,而且它們的投資規模不斷擴大,並日益引起國際關注。
對此,黃皮書也提醒中國企業,要時刻保持冷靜的頭腦,時刻保持海外投資的國家風險防範意識。中外跨國公司總體實力還存在巨大差距。客觀的投資環境也總是孕育著巨大的投資風險,要時刻警惕國際上時時作祟的投資保護主義,增強應對國際競爭的能力。
社科院經濟藍皮書:我國有望進入新一輪經濟上升期
新華社北京5月3日電(記者 王茜)“2010年,我國有望進入新一輪經濟週期上升階段。”中國社會科學院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日前聯合發佈的《經濟藍皮書春季號:中國經濟前景分析——2010年春季報告》這樣表示。
藍皮書指出,從宏觀經濟運行的波動軌跡來看,2009年,在抵禦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衝擊中,我國經濟增長越過谷底,結束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10輪經濟週期的下降階段;2010年,有望進入新一輪即第11輪經濟週期的上升階段。
藍皮書指出,2010年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根據新形勢、新情況不斷提高政策的針對性和靈活性,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好通脹預期的關係。這就是在宏觀調控中要把解決短、中、長期問題相結合。 >>>詳細閱讀
社科院藍皮書:我國法治發展需繼續高度關注民生
新華社北京2月25日電(記者 王茜)中國社會科學院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5日在京發佈了《法治藍皮書:中國法治發展報告No.8(2010)》。藍皮書指出,展望2010年我國的法治建設步伐,我國法治發展需要繼續高度關注民生。
藍皮書認為,這也是我國政府面臨的最艱難的任務。儘管近年來我國政府已投入巨大的財力擴大社會保障的覆蓋面、推進醫療體制改革、保障困難群體權益,但保障民生的任務仍舊十分艱巨。
藍皮書介紹,2010年,一系列有助於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建設值得期待。例如,2010年國家將繼續採取積極的就業政策,努力擴大就業,並加強勞動執法和勞動者權益的保護力度;進一步通過稅收等手段調節社會財富的分配;社會保障事業將會得到較快的發展,包括加大對低收入人群的幫扶救助,擴大社會保障的覆蓋面,落實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險關係轉移接續政策,推進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加快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步伐,逐步轉變百姓看病難問題;加強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設,力求實現“居者有其屋”。 >>>詳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