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我國港口建設創造更多的奇跡
——天津港集團總工程師張麗麗談港口建設之路
新華社天津1月16日電(記者孫洪磊)5年前,這裡是一片爛泥灘塗,“潮漲一片海、潮落一攤泥”;5年後,這裡是中國最大的保稅港區——天津東疆保稅港區,道路寬闊、企業林立。張麗麗,在普遍被認為是“男人地盤”的港口行業,一位女性成功地闖出了一片天地。
身材高挑、笑意盈盈,柔美中藏著幹練,這是記者見到天津港集團副總裁、總工程師張麗麗的第一印象。從1986年進入天津港工作至今,張麗麗主持大項目100余項,總投資逾300億元,尤其是“十一五”期間,她擔任天津東疆保稅港區的總指揮,僅用20個月就完成了原計劃3年的工程,2007年東疆保稅港區順利實現首期4平方公里封關運作,創造了我國港口建設的一大奇跡。
“我出生在四面環山的河北省張家口,第一次聽到海的聲音是在老師的半導體裏,波濤洶湧的迴響讓我對大海有了強烈的嚮往。”張麗麗説,1982年,她被大連理工大學港口及航運工程專業錄取,當時這個專業的女生鳳毛麟角,但她一下子就愛上了港口,並與之結下了不解之緣。
1986年,張麗麗畢業分配到天津港工作,改革開放初期的天津港條件還很艱苦,陸續有同事調離,但她選擇堅守,因為她喜歡這裡壯闊的大海、天南地北的同事和民主的工作氛圍。
在天津港工作的20多年裏,張麗麗曾到挪威進修港口和海岸工程,學成歸來後擔當起天津港建港工程重任,先後參與並主持了25萬噸級深水航道、30萬噸級油碼頭、全國最大的散貨物流中心等100多項重點工程項目。
2006年,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納入國家總體發展戰略,天津港承擔起建設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物流中心的重任,規劃中的中國最大的保稅港區落戶天津港東疆港區。當時的港區還是一片灘塗,需要艱苦而浩大的填海造陸。重任落在了張麗麗肩上,她被任命為東疆港區建設指揮部總指揮。
“我參加過許多工程,但東疆保稅港區首期封關工程的壓力和挑戰是最大的。”談起那段填海造陸的日子,張麗麗百感交集,她告訴記者,從2006年3月提出將東疆港區10平方公里辟建為保稅港區的戰略構想,到2007年年底實現首期4平方公里封關運作,只有短短20個月。而按照規劃,2007年底的封關範圍內包括了6個10萬噸級集裝箱碼頭、230萬平方米的堆場、40萬平方米的物流倉庫、3.2萬平方米的海關商檢等聯檢服務中心大廈,給排水、供電、燃氣、計算機網絡要同步跟進。這是一個極其複雜而龐大的工程任務,而她和她的團隊僅用20個月就完成了原計劃3年的工程。
連接造陸人工島與海岸的是一條11公里的臨時路,坑洼不平、泥濘不堪。工人們只能吃住在荒島,飲用水和食品需要運送。夏天,島上有時溫度高達40攝氏度,風力超過9級;冬天嚴寒刺骨,經常是七八級大風,羽絨服、棉大衣一吹就透;雨季來臨,施工現場被籠罩在雨霧之中,只能在泥濘中艱難施工。
2007年12月6日,天津東疆保稅港區順利通過海關總署會同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商務部等9部門組成的國務院聯合驗收小組驗收。驗收小組的評價是:“東疆保稅港區是建設條件最為艱苦、建設速度最快、建設標準最高的,能用這麼短的時間建設如此高標準的設施,不能不説是一個奇跡”。從那天起,“東疆速度”“東疆精神”在濱海新區、在天津叫響。
“天津港在指揮部開保稅港區總結會的時候,許多大小夥子都哽咽著説不下去話,男人們最後都泣不成聲。”張麗麗説,“我事先告誡自己,作彙報一定不能沒出息掉淚,但還是忍不住哽咽。慶功宴上,我破天荒喝多了酒,醉在了幸福裏。”
過去的5年裏,張麗麗先後獲得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全國敬業奉獻模範、天津市十大女傑等榮譽稱號。2009年,張麗麗被任命為天津港(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天津港30萬噸原油碼頭及航道拓寬等更多重大工程建設的重擔又將落在她的肩上。
“我們已經在2010年底實現了吞吐量突破4億噸,‘十二五’將是天津港發展的關鍵期。”張麗麗信心百倍地説,到2015年,天津港吞吐量將再上新臺階,港口規模再上新等級,港口生態環境再上新水平;東疆、北疆、南疆三大港區,以及臨港産業區、南港工業區及散貨物流中心“六大區域”將形成競相發展的新格局。天津港將努力實現國務院賦予的建設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物流中心的核心載體重任。
回憶過往的五年,張麗麗説,天津港企業文化的核心是“發展港口,成就個人”,她感謝天津港給她提供了廣闊舞臺,在下一個五年,她將一如既往,帶領團隊繼續為我國港口事業的建設和發展創造更多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