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全國各地各族群眾用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歡度春節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2月03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2月3日電 2月3日是農曆兔年的大年初一。在北京的廟會,在上海世博會中國館,在北川新城的地震受災群眾的新居裏,到處洋溢著濃烈的節日氣氛,全國各地各族群眾用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歡度新世紀第二個十年的第一個春節。

    廟會流行“兔兒爺” 中國館成為新去處

    2月3日,遊客在洋廟會上觀看花車巡遊。當日,第十一屆“北京洋廟會”在北京石景山遊樂園開幕。廟會上,傳統的五洲風情花車大巡遊、多彩的遊藝項目、豐富的中外小吃等活動內容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遊玩。據石景山遊樂園負責人介紹,當天遊客達到5.1萬人,同比增長13%。新華社記者李俊東攝

    大年初一一大早,北京市民邱紅艷就像往年一樣來到著名的地壇廟會,人們對傳統民俗的追捧令她印象深刻。“廟會裏最搶眼的就是兔子。各種泥塑的‘兔兒爺’攤位前,都圍得裏三層外三層。”

    首都各高校舉行的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沖淡了留京過年的大學生們的思鄉之情。

    江西女孩馮瓊瓊是北京語言大學的研究生,正在準備參加博士考試的。學校組織的新春活動讓她體驗到了濃濃的年味。“與外國留學生一起聯歡,包餃子、做遊戲、寫春聯,就不再覺得寂寞了。”

    黃浦江兩岸洋溢著濃烈的節日氣氛,在豫園中心廣場,一隻約10米高的玉兔燈引人注目,兔子燈的身上披著一大匹綢緞“福”字。

    上海世博會中國館成了節日裏上海人的新去處。3日上海天氣晴朗,上午8時許就有上千名遊客陸續從四面八方趕來。79歲的上海浦東農民周林英在家人的陪伴下,坐著輪椅前來參觀。周林英説:“現在國家經濟發展了,大年初一全家出門聚一聚,也有了中國館這樣的新景點。”

    3日是中華民族傳統的春節,今年的春節與西藏的藏曆新年相隔一個月,但古城拉薩處處張燈結綵,耳邊不時響起鞭炮聲和孩子們的嬉笑聲。

    深港“換城消費”熱度高 冰城人暢飲冰啤酒

    2月2日農曆大年三十,購物者在銅鑼灣一市場選購蔬菜。近日,2011年內地供應港澳鮮活農副産品相關工作及應急工作機制全面啟動,以確保春節期間港澳生活必需品的安全穩定供應。目前,內地供港澳鮮活農産品貨源充足。新華社記者 陳曉偉 攝

    隨著兩地往來更加便利,以及內地和香港之間的聯絡日益加深,深圳、香港的“換城消費”熱度越來越高。截至3日上午11時,羅湖口岸4萬人次的過關隊伍中,就有3.8萬人次是入境人流。

    儘管氣溫有所回升,但是“冰天雪地”依然是冰城哈爾濱市春節期間吸引遊客的主打招牌。哈爾濱冰燈藝術遊園會裏新建成的“雪堡冰吧”3日正式開放。

    坐在“雪堡冰吧”裏面冰制的椅子上,幾位遊客一邊端起盛滿啤酒的冰杯品嘗久負盛名的哈爾濱啤酒。南方遊客嚴麗恒説:“我第一次親眼看見冰雪建築,感覺很奇特,體現出了祖國北方特別的美。”

    重建災區年味濃 受災群眾更珍惜團圓

    2月3日,甘肅舟曲縣城關二小三年級學生9歲的楊潔,在心願墻上貼下自己書寫的新年心願。當日,700多名舟曲縣中小學生聚集在一起,在上海增愛基金會、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舟曲縣教育局組織的“暖春增愛、給力舟曲”活動中書寫新年心願,表達新年祈願和心聲。新華社記者 梁強 攝

    大年初一中午,嶄新的北川新縣城遊人如織,一串串紅燈籠、一條條羌絲帶、一面面彩旗把縣城裝扮得喜氣洋洋、年味十足。

    住在西羌北街爾瑪小區E區一幢三單元302號的老北川居民張建均在震後的新家裏迎來第一個春節,地道的四川菜擺了滿滿一桌。有一手泥瓦手藝的張建均説,去年12月中旬政府把新房分給新北川居民之後,自己就一直忙到處給人裝修房子,沒有時間熟悉新縣城。現在要趁著過年,好好逛一逛。

    在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發生近半年後,甘肅舟曲受災群眾迎來了災後首個春節。

    69歲的虎戰勇的家去年在舟曲縣的山洪泥石流災害中有十多個親戚遇難。為紀念這個特殊的春節,大年初一上午,虎家11口人拍攝了一張全家福。

    他把自己創作的春聯貼到了廳房門口。對聯上寫著,“蒼天無情八八泥石流毀我家園,人間有愛黨中央關懷又添新顏”,橫批是“春暖人間”。

    外遷移民快樂過大年 善待外來人員成新亮點

    2月3日上午,在新李營村的一戶村民家中,兩位女孩抬著一箱煙花準備送給相鄰的親戚。當日是農曆新年的大年初一,記者來到位於河南省新鄭市郭集鎮的新李營村。這個村是一個南水北調移民新村。2010年8月21日,因國家南水北調工程的實施,原來住在河南省淅川縣上集鄉李營村的205戶村民,千里迢迢搬到這裡安家落戶。今年是村民搬入新居後過的第一個春節。在村內,記者看到一排排二層小樓墻潔窗凈,家家戶戶門上都貼著春聯、“福”字,挂著大紅燈籠。街外屋內,男女老幼走親戚、放爆竹、看電視、做年飯,處處洋溢著其樂融融、生機勃勃的和諧氛圍。新華社記者王頌攝

    為了支援南水北調建設,原來住在淅川縣上集鄉李營村的蘇章富,去年搬到了新鄭市郭集鎮新李營村,今年他們在新家度過遷居後的第一個春節。“除了每人每月200元的生活費,過年政府又給我們每人發了100元的補助,以後這就是咱的家了,咱就得在這兒紮根!”蘇章富説。

    在社區,沒有回家的“新上海人”同樣以各種方式歡度新年。大年初一上午,上海市大寧路街道專門請來了社區裏沒有返鄉過年的外來務工者和居住在社區裏的外國留學生過年。加納留學生伯納聲情並茂地演唱起中國歌曲《我和你》,來自俄羅斯的留學生伊娜則品嘗起“百家宴”上社區鄰居的拿手好菜。

    在北方冰天雪地之時,海南三亞春風和煦,獨特的風光與溫暖的氣候使三亞成為春節期間人們外出旅行的熱門目的地。

    來自哈爾濱的林淼老人已經第二次在三亞過春節,早上,她早早起來開始準備包餃子。老人告訴記者,除夕夜沒能見到兒子和孫子,有點遺憾,不過兒子一家三口今天上午就要從廣州飛來三亞和她團聚了。

    飲食文化融合更顯民族團結 西藏農家同慶兩個新年

    2月3日,演員在宗角祿康公園內表演節目。大年初一,拉薩市宗角祿康公園內,來自西藏自治區歌舞團、藏劇團、話劇團聯合舉辦一場大型文藝表演活動,以豐富節日期間廣大群眾的節日文化生活,營造歡樂、祥和的節日氣氛。新華社記者 普布扎西 攝

    餃子就麵片湯,黃瓜蘸醬配打糕……這樣的獨特菜品組合出現在吉林省永吉縣口前鎮蘭旗村的朝鮮族家庭年夜飯飯桌上。他們的年夜飯吃出了漢族和朝鮮族兩個民族飲食文化在吉林農民餐桌上的和諧融合。

    朝鮮族村民南相鉉和李玉柱夫妻的年夜飯共有12道菜。其中既有屬漢族的紅燒肉、豬肉燉粉條,又有朝鮮族的打糕和泡菜。

    3日淩晨時分,日喀則市區各處響起劈劈啪啪的鞭炮聲,後藏農家紛紛慶祝新年的到來。恰好,中華民族傳統的春節也在同一天,日喀則大街上很多店門貼上了藏漢兩種文字寫成的對聯和大大的福字。

    在雲南省大理市,白族群眾以舞龍、舞獅、“繞三靈”等獨具特色的民俗活動歡度春節。

    “繞三靈”是大理白族群眾獨具特色的民俗活動。來自一些村委會的“繞三靈”表演隊伍身著白族節日盛裝,手持扇子或草帽,在一對頭插鮮花、唱白族調的老歌手帶領下翩翩起舞,現場氣氛熱鬧喜慶,遊客們紛紛駐足留影。

    節日堅守崗位為群眾 城市“美容師”贏得敬重

    2月2日上午,湖北宣恩縣的環衛工人在清掃馬路。新華社發(宋文 攝)

    從大年三十上午到初一下午,上海浦東新區公利醫院急診科主任郭東風主任醫師一直在單位值班。他告訴記者,初一上午8時到下午1時,已經有100多位急診病人前來看病。

    郭東風的老家在安徽省亳州市,但他已經連續幾個春節都沒有回家過年了。“家裏人很理解急診醫生的工作,打電話也是要我安心值班,”

    大年初一淩晨3時,當許多市民帶著喜悅剛剛睡沉的時候,杭州西湖區的貴州籍環衛工人潘武英已經起床了,她和同事吃完一頓象徵過年的餃子之後,4時左右就握著掃帚、騎著環衛車到崗了。兔年的第一縷陽光出現時,潘武英已經基本完成了她的保潔工作。

    杭州市民楊先生説,這些“城市美容師”在別人團聚的時候放棄休息,打扮著我們的城市家園,值得我們尊重和感謝。(記者盧國強、趙琬微、郭沛然、裘立華、楊金志、潘林青、吳書光、馬勇、文貽煒、吳曉穎、葉建平、吉哲鵬、德吉、屠國璽、梁強、李鵬、姜鐵英、范迎春、張寧、王昊飛、彭勇、浦超等)  

 
 
 相關鏈結
· 全國假日辦發佈春節黃金周旅遊信息通報(第2號)
· 新華社監測顯示:春節期間成品糧油價格較為穩定
· 內地春節期間全力保障港澳地區生活必需品供應
· 兩部門提示各旅遊接待單位加強春節期間防火工作
· 北京春節農産品供應充足 蔬菜上市預計12.6萬噸
· 民政部要求保證雲南盈江地震災區群眾過好春節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