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2日電(記者 鄭曉奕、羅宇凡、羅沙、史競男)出席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的政協委員3月1日起陸續到會。站在2011年這個“十二五”開局之年,他們如何看待我國未來五年征程上的機遇和挑戰?哪些民生難題亟待破解?如何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中破解難題?
帶著這三個問題,新華社記者兩日來分赴委員駐地“探營”。從與委員們的對話中,從他們遞交的一份份提案裏,感受他們參政議政的熱情和“中國道路”的思考。
“面對未來充滿信心”
3月1日,來自西藏的全國政協委員美朗多吉一下火車就趕往北京國際飯店報到。
“西藏這些年獲得巨大發展,農牧民生産生活有了很大改善,西藏的‘醫保’也走在全國前列……”雖然坐了兩天兩夜火車,但他言語興奮。“西藏的發展進步讓老百姓真正得到了實惠,面對未來發展我們充滿信心。”
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工商聯主席何報翔是第一批乘飛機抵達北京的委員之一。走下舷梯後他滿懷信心地對記者説:“站在又一個五年發展的新起點上,相信我們國家能夠實現平穩較快發展,質量和效益得到提升。”
雖然過去取得很大成績,但是資源環境約束強化、投資和消費關係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較大等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湖南省環保廳副廳長潘碧靈委員説:“不再片面追求發展速度,要更加注重平衡發展,更加關注民生,更加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相信這已成為大家對下一步發展的共識。”
未來十年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國家核電技術公司董事長王炳華委員説:“只要我們科學把握髮展規律,挖掘可持續發展動力,還可再創輝煌。”
記者“探營”印象一:即將召開的兩會上,代表委員將審查討論“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藍圖已經勾勒,目標基本明確。受訪的委員們表達了對未來發展的信心,未來五年必將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奠定更加牢固的基礎。
“發展同時兼顧民生”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梁季陽委員去年在政協大會發言中呼籲規範房地産市場,發言5分鐘內被5次雷鳴般的掌聲打斷。一年過去了,當時他提出的“降低地方政府對土地財政的依賴程度”“禁止房産投機,遏制住宅投資”等建議陸續成為政府出臺的措施。
“去年中央調控房地産的決心大、舉措多,從總體上講起到了規範市場、引導預期的作用。”梁季陽委員説今年他的提案仍與住房有關,“如何規範小産權房,使農村集體建設用地跟國有土地同權同價,緩解房地産問題的同時實現城鄉統籌發展,是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
“發展同時要兼顧民生。”何報翔委員説,必須改變當前“GDP一大步,財政收入兩大步,居民收入邁半步”的不同步狀況,通過政府減稅、企業讓利,聯手推進收入分配關係合理化。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主任醫師葛均波委員一到駐地就把自己關進房間,埋頭修改提案。“我是一名醫生,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永遠是我的心結。去年我提交了醫改提案,今年還要繼續提下去。”
民建寧夏區委會主委孫貴寶委員格外關心大西北孩子的教育。他一邊走入駐地酒店,一邊回答記者的提問:“西部欠發達地區地方財政困難,許多地方政府舉債建設各級學校,面臨較重的債務負擔,建議政府出臺政策化解這個難題。”
記者“探營”印象二:委員們除對醫療、教育、就業等“老問題”保持關注外,今年更加關注收入分配、住房保障、物價上漲、城市治堵等民生新熱點。委員們希望,在國家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的同時,實現均衡共享式增長,讓全民共享發展成果。
“轉變當中實現飛躍”
“發展服務業和中小企業,增加就業創業機會,有利於擴大消費需求,從而加快形成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局面。”來自工商聯界別的何報翔委員帶來了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提案。
去年底一些地方為使節能減排達標而“瘋狂”拉閘限電的荒唐之舉讓王炳華委員印象深刻。這種“揚湯止沸”的措施突顯了經濟結構調整的緊迫性。他認為,一方面要改變以“高耗能、高污染”重工業為主的産業結構,發展核電等戰略性新興産業,促進一二三産協調帶動經濟增長,另一方面節能減排這項系統工程既要加強政策引導,也要依靠管理和技術進步。
來自青海的馬志偉委員最關心的是西部發展。這次他帶來了“西部民族地區特色經濟和優勢産業發展亟須國家支持”“建議支持青海加快發展可再生和清潔能源等新能源産業”等14件提案。
深化改革開放,政府職能要加快轉變。王炳華委員最近切身感受到一種“熱鬧”現象:各地方政府爭相邀請中央企業到地方對接投資項目。“這説明地方政府主導經濟增長的慣性仍然強大。‘十二五’期間這種現象必須轉變,政府應向服務型政府轉變,要充分發揮市場主導作用,培育企業成為投資經營主體。”
記者“探營”印象三:委員們圍繞“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為“十二五”發展建言獻策,相信經過我們共同努力奮鬥,可以儘快實現“十二五”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取得重大進展等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