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昆明3月18日電(記者劉永華、朱映濤)3月10日,雲南盈江發生芮氏5.8級地震。
成都軍區緊急啟動搶險救災應急機制,2400余名官兵和民兵預備役人員趕赴災區。截至目前,已成功救出被埋人員35人,轉運救治傷員3200余人,疏散轉移群眾9700余人,防疫消毒11萬平方米,排除險情600余處,拆除危房600余間,搶運物資1000余噸,搭建帳篷2000余頂。
出兵
成都軍區作戰指揮大廳內,一幅大比例雲南地圖上,幾條醒目的紅箭頭直指盈江。
災情就是命令,出兵,出兵!無形的電波指引著一支支部隊向著災區,風馳電掣。
震後2分鐘,邊防某團三營副政治教導員魏嘉帶領戰士衝出營門,從倒塌的房屋中刨出一位老人。在送老人往醫院途中,官兵們又接連救出4名受傷群眾。
震後7分鐘,盈江縣人武部副部長兼軍事科科長劉靜帶人循著大街上傳來的呼救聲一路搜救,從廢墟中救出2名重傷員。
震後12分鐘,德宏軍分區司令員龔平帶領第一梯隊150名官兵緊急出發。
震後約40分鐘,德宏軍分區所屬臨近災區的隴川、梁河、芒市、瑞麗等縣市人武部應急民兵集結完畢,奔赴災區。
駐滇某師500余名官兵剛剛從戰鬥了3天3夜的保山市隆陽區西山森林火災現場撤出,當晚抵達災區。官兵們睜大佈滿血絲的雙眼,連夜在全城展開搜救。
雲南省唯一一支地震專業救援隊伍——駐滇某集團軍工兵團地震救援隊,長途機動千余公里,于次日淩晨抵達災區。
一下車,官兵們就分頭奔向幾個重災點,用搜救犬和生命探測儀反復探查每一處倒塌房屋的每一條縫隙。“絕不能放過一絲希望!”工兵團副團長陳代榮説。
11日下午,成都軍區副參謀長蘇巍帶領軍區盈江抗震救災前進指揮協調組,搭乘空軍兩架運-8運輸機,載著成都軍區連夜為災區籌措的醫藥、食品、帳篷、被裝等4大類54個品種的16噸救援物資,抵達盈江。
臂戴紅十字袖章,成都軍區昆明總醫院和軍區疾控中心派出的醫護人員,分別搭乘汽車、民航和空軍運輸機,多路挺進。
隊伍還在路上,專家們就開始不停地用電話聯絡災區醫院,了解傷員情況。地震當晚,醫療隊來到梁河縣人民醫院,與當地醫護人員一道,診治盈江轉運到這裡的52名地震重傷員。第二天,昆明總醫院骨科專家丁晶、潘險峰就連續為10多名急重傷員做了手術。
災區條件有限,3名重症傷員情況危急,醫療隊迅速上報,安排傷員搭乘空軍運輸機于11日晚間順利轉運昆明,進入昆明總醫院治療。
鏖戰
一身身迷彩,是震後盈江最亮麗的風景。
12日一大早,駐滇某師參謀長楊猛帶領40名官兵走進了縣國土資源局。
原來4層高的辦公樓被擠壓成3層。殘垣斷壁下面,壓埋著當地8000多宗重要地籍資料。由於危險性較大,當地領導請求部隊支援。
“把任務交給我們,就是對部隊的信任。”楊猛對官兵們説。
頭戴鋼盔,身挂對講機,官兵們4人一組,進入危樓輪流作業。一袋袋卷宗,被從廢墟下挖出、裝袋、運走。
突然,余震發生,墻面上的沙石碎磚“嘩嘩”下落,楊猛的心一下提到了嗓子眼。幾秒鐘後,地面恢復了平靜,官兵安然無恙。
連續兩天的奮戰後,全部被埋資料安全轉移。
“今天11時前,必須將救災物資送到飛動村。”12日6時許,一道緊急命令傳到瑞麗市人武部官兵手中。
飛動村坐落在離縣城20多公里的“猴頭崖”,地勢陡峭。地震後,村裏20多戶傈僳族和景頗族群眾失去了房屋。雖然部隊官兵很快在村頭搭起了帳篷,安置好了群眾。但由於大部分生活物資都還被埋在廢墟裏,隨時面臨斷炊的危險。救災指揮部得知後,果斷決定:派民兵突擊隊送糧上山!
不顧頭天連續奮戰了27個小時後的勞累,40名隊員背上大米、麵條、食用油和衣被等物資,翻山越嶺向飛動村進發。
途中下起雨來,眼看自己揹包裏的麵條就要被淋濕了,政工科科長李魁二話不説,脫下自己的迷彩服蓋在揹包上。11時許,運糧隊到達飛動村。老早就站在村口等待的村民們驚訝地發現,官兵們身上大都只穿著濕漉漉的襯衣,而背上的糧食卻被迷彩服遮得嚴嚴實實。
進村入戶、排危除險。在災區群眾最需要的時候,子弟兵陸續出現在平原鎮、弄璋鎮、太平鎮、盈江農場等重災區的22個受災點上。
看著黑夜中,在微弱的手電筒光照下忙碌的戰士,賀哈村村民蔡文東激動地説:“這幾天,我們就沒有睡上過一個安穩覺,看到了你們,我們才算安下心來。”
由於村裏大部房屋坍塌,400多名傣族村民幾天來只能在臨時搭的簡易帳篷裏安身。
14日零時許,民政部下發的首批帳篷剛剛運抵災區,駐滇某師的68名官兵就急忙扛著37頂帳篷,趕到村裏來了。
“能早一天讓村裏的群眾住上帳篷,我們也早一天心安。”官兵們説。
自從來了子弟兵,“有困難,找部隊”,就成為災區群眾的流行語。
“房子垮得太兇,裝錢的櫃子埋得太深,請你們一定要幫幫我!”縣城大街上,珠寶店老闆杜本龍一把拉住了路過的工兵團官兵。
“搶救群眾財産同樣是我們的職責。”官兵們立刻從車上抬下鑿岩機、液壓剪切鉗,在鋼筋、碎石和水泥柱縱橫疊壓的廢墟裏一寸一寸地開鑿著通道。
這一天,工兵團官兵為受災群眾搶救出118萬餘元的財物,其中現金40余萬元。
奉獻
縷縷炊煙,在盈河廣場上空慢慢升起。
幾天來,駐滇某師出動了6臺野戰炊事車,在盈河廣場上設立了熱食保障點,為安置在這裡的1800多名受災群眾免費服務。
冒著正午灼熱的陽光,官兵們蒸飯、切菜、炒菜,揮汗如雨。
長長的隊伍裏,就有在盈江定居的緬甸籍婦女隊牙一家人。地震後,她們一家暫時住在臨時安置點。隊牙説:“家裏現在什麼都沒有了,全靠解放軍在全心全意幫助我們!”
從縣城到鄉村,子弟兵的關懷無處不在。
昆明總醫院巡迴醫療隊又一次來到了平原鎮拉動寨。傣族村民孔佳麗,拉著護士長張燕的手,忍不住哭出聲來。災害給當地一些群眾造成了心理陰影,隊員們在給鄉親們治病的同時,也耐心撫慰著鄉親們的心。
從到達災區的第二天起,醫療隊多次走進受災嚴重的關純村、姐滿村、拉動寨等6個村寨,醫治群眾2000多人。
拆除危房、搭設帳篷、運救命糧、巡迴診治……一個個任務,無不飽含著子弟兵對人民的一片赤誠。
14日上午,在盈江縣藍天幼兒園門前草坪上,一個面色憔悴、滿眼血絲的老兵正搭設著帳篷。
一位路過的景頗族大嬸,停下來,好心地説:“老班長,你的手都磨破了,坐下來休息一下吧!”
這個“老班長”是縣人武部部長鄺雲亮。今年已經被上級確定轉業的鄺雲亮,地震發生後,乘車12個小時趕回災區,身先士卒,帶領官兵搶救、轉移群眾560余人,搬運、發放救災物資上百噸,為群眾搭建帳篷230多頂。
為了人民,子弟兵奉獻出赤誠,而人民則回報以深情。
拉動寨的群眾從自家地裏砍來甘蔗,要送給村裏搶險的官兵。可一連送了三次,都被退了回來。群眾不幹了,攔住來視察部隊的成都軍區副參謀長蘇巍,懇請將軍一定要松這個口。
德宏州委書記趙金也勸蘇巍,好多村裏的群眾都向他反映,部隊不肯吃村裏群眾做的飯,寧願自己喝涼水、啃乾糧。
“這次救災,我們部隊有紀律,尊重群眾的民族習俗,不喝群眾一口水、不吃群眾一頓飯、不拿群眾一個雞蛋,不隨意進出宗教活動場所。”蘇巍誠懇地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