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聽雞叫,白天聽鳥叫,晚上聽狗叫”。這是以前人們對一些地方農村文化缺失的形容。近年來,隨著新農村建設的加快推進,以及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大力開展,農村文化建設有了長足發展,農民文化生活也越來越豐富多彩。不過,總體上看,與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形勢相比,與廣大農民的需求相比,農村文化的發展還有很大的空間。
日前,中辦、國辦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新形勢下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意見》,提出“突出抓好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著力培育新農民、倡導新風尚、發展新文化,著力提高農民思想道德文化素質和農村社會文明程度,推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
最近,本報記者分赴黑龍江、浙江、安徽、雲南等地農村採訪,了解當地農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現狀,傾聽他們的需求和期盼。
“喜歡唱、喜歡跳,但是活動場所非常有限”
“等著你,等著你,我在山下等著你……”每晚8點一過,雲南騰衝縣中和鄉大村的文化大院,村演出隊的隊員已經在臺上唱起來、跳起來了。
10多年前,大村就組建了演出隊,隊長楊菊美説:“那時,我們就在村裏的巷道、屋角跳傳統花燈、唱滇戲,並不富裕的大家湊錢買錄音機、道具、服裝,就是喜歡唱、喜歡跳,唱了、跳了就高興了。”
2009年,大村決定拿出火山石開採權轉讓所得的200多萬元集體收入,建設文化大院。不過,當時200多萬元沒能及時到位,村裏12個黨員幹部一合計,每人從信用社貸款5萬元,先期墊付。文化大院如期開工。
在雲南,像大村這樣的“文化惠民”創建村已經發展到68個。
不過,在許多農村,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還相對比較單調,農村文化基礎設施也還比較薄弱。
“村民們想唱、想跳,喜歡唱、喜歡跳,但是活動場所非常有限。”雲南楚雄祿豐縣仁興鎮綜合文化站站長張雲福説,全鎮148個自然村,目前僅有16個村文化室,天一黑,大多數村民只能待在家裏,實在想跳了,就去哪家的院子裏活動活動。
黑龍江綏化市北林區的民間藝術基礎不錯,東北秧歌、滿族花棍舞、珍珠球、寸子舞遠近聞名,每年夏秋都要組織幾十場“金色田野”百姓大舞台下鄉演出。最近幾年,隨著國家對文化事業的投入不斷加大,北林區的21個鄉鎮已經建起了18個文化站。
文化站建起來了,問題也接踵而至。北林區文體局副局長侯立輝説,下鄉演出需要車費、油費以及演員的吃、住、行等費用,搭建舞臺也要投入。一次活動搞得好,下次申請經費就相對容易些;如果效果不理想,下次再申請經費就很難了。
另外,由於東北地區冬季氣候寒冷,“農家書屋”和鄉村文化站絕大多數處於“半年閒”的狀態。文化活動場所的建設,主要靠國家下撥的文化建設經費,但要正常運營還需要煤、水、電等日常開銷,這就形成了一個新的資金缺口。
為切實解決農村文化建設長期以來存在的歷史欠賬多、現實投入不足等問題,各地都想了不少辦法。比如,雲南省從2009年開始,省級財政按照農民年人均0.5元的標準,每年安排1800萬元的“文化惠農”活動補助經費,用於農民文化活動補助。而在此前的2007年,雲南省財政投入1000多萬元,為25個邊境縣和3個藏族群眾聚居縣每縣配置了1輛“文化大篷車”,把文藝演出送到村組。
“農村精神文化生活資金投入不能光靠村集體,政府應該加大專項資金的投入力度,另外也可以吸引社會資本進入。”安徽師範大學副教授戴衛東表示。
在民營經濟發達的浙江,這幾年民營藝術劇團如雨後春筍。
石國榮,浙江嵊州市黃鎮光明村的普通農民。1988年,他創辦了嵊州市群藝越劇團,現在已經成為嵊州最大的民營劇團,每年到各地演出600多場。
群藝越劇團是浙江農村文化發展的一個縮影。目前,僅嵊州市就有100多個民營劇團、4500名從業人員。
文化站人氣為何比不上麻將室
最近幾年,從中央到地方,對於農村文化的投入力度都非常大,單從硬體上説,很多地方的農村文化設施還是比較健全。不過,調查中發現,很多地方的農村文化設施利用率並不高。
走進黑龍江綏化市北林區津河鎮的綜合文化站,暖氣是涼的,在屋裏穿著外套還有些冷。大鼓、投影儀、電腦等價值比較高的設備收進了庫房。原本用作小劇場舞臺的地方,堆滿了破桌椅、地毯、舊書包等雜物。
津河鎮農民張潔反映,這個季節基本沒啥文化活動,像村裏的四室一場(圖書室、微機室、棋牌室、健身室、小劇場)都不開。“村裏打工出去的有一大半,留下來的要麼是忙著種地,照顧家務,要麼都是年老體弱的,大家白天累了一天,要説搞些文藝活動,一沒時間,二沒體力。”
當地農民説,他們平常玩得最多的,還是傳統的老三樣——喝酒、打牌、嘮嗑。
記者調查發現,青壯年勞力外出務工,這確實是影響農村文化活動開展的重要原因,但未必是主要原因。
在雲南不少地方,村文化大院建設熱熱鬧鬧,文化活動也開展得紅紅火火。不過,也有村民反映,文化大院開展的各種文化惠民活動,初衷是好的,但內容上還有些單一,“除了唱歌跳舞,我們很少去文化大院。”村裏的麻將室經常有很多人。
馬鞍山市文明辦副主任孫宏舉説,一些地方雖然成立了宣傳文化服務中心,建立了綜合文化站,但配套工作沒有完全跟上,“不能真正實現為群眾服務的功能”。
“農村文化建設要避免成為面子工程,就要特別針對農民的特點,不能急功近利。什麼時候能讓農民有自由選擇文化活動的權利,就有很好的效果了。”雲南省文化廳廳長黃峻説。
關鍵要“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做、有人帶”
採訪中,許多幹部群眾反映,農村文化建設,關鍵靠人。
綏化市北林區文體局副局長侯立輝介紹,北林區文工團有將近50人,群藝館有20人,民藝團有7個人,這三家是北林區主要的文藝團隊,文藝匯演、送戲下鄉以及慶祝性演出等,主要依靠他們。但是,近年來這些團隊人才流失很嚴重。
“會的人少,帶頭人少。”北林區津河鎮副鎮長楊惠斌説,現在,大家都忙著賺錢,沒興趣搞文化活動。
黃峻説:“長期以來,在行政村以下,由於沒有專人負責文化工作,文化建設的自發性淹沒了文化建設的自覺性。要實現村級文化工作的常態化、規範化和制度化,關鍵是要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做、有人帶。”
2009年1月,雲南省出臺《關於加強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明確規定:“每年從懂文化政策、有實踐經驗、德才兼備的幹部中選派一批文化副縣(市、區)長、副鄉(鎮)長,主要負責文化建設”。2010年8月,從省級有關部門選派的首批9名文化副縣長全部到任。
劉正榮,雲南省人大常委會內務司法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到臨滄市鳳慶縣擔任文化副縣長已經半年多了。他把全縣13個鄉鎮跑了一遍,發現農民群眾的文化生活較以往好了很多,農民自發的文藝演出、傳統“打歌”經常能見到。
“但是,我們下鄉調研,聽到群眾反映,農村的文化生活還是相對枯燥,希望能改善文化活動的場所,更新錄像放映的設備。除了經費投入,更關鍵的還得要有人組織。”劉正榮説。
近年來,雲南還想了一些辦法,解決“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做、有人帶”的問題。比如,從有知識的優秀青年農民中聘用了一批“文化幹事”,專門組織群眾開展各種文化活動,同時負責抓好農民素質教育網絡培訓學校的日常管理工作,指導推進鄉村文化産品的開發推介,聯絡協調農村文化産業合作社的有關工作;從大學生村官中聘請了一批“文化輔導員”,負責農民素質教育網絡培訓學校的培訓工作;從熱心文化事業的村民中招募了一批“文化志願者”,協助“文化幹事”做好文化活動中心或文化活動室的日常事務。
“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搞得怎樣,直接影響到農村經濟發展質量。”戴衛東建議,應當改進農村基層幹部的政績考核機制,引導他們在加快推進農村經濟的同時,重視加強農村文化建設。(記者 溫素威、胡洪江、袁泉、錢偉、顧春采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