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中宣部就國家社科基金管理工作舉行新聞發佈會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5月26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5月26日電(記者華春雨)中宣部26日舉行新聞發佈會。中宣部副部長、新聞發言人王曉暉在發佈會上通報了《國家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十二五”規劃》和國家社科基金管理工作的相關情況,並回答了記者提問。

    據王曉暉介紹,《國家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十二五”規劃》已經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領導小組批准,于近日印發施行。這是“十二五”時期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重要指導性文件。《規劃》總結了過去五年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取得的顯著成績、基本經驗和存在的薄弱環節,分析了當前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明確了今後五年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保障措施和重點課題。《規劃》在指導思想上,突出強調堅持正確政治方向,遵循社科研究規律,牢固樹立精品意識,注重引導學風建設,加快建設哲學社會科學創新體系;在目標任務上,《規劃》根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部署了8個方面的重點研究方向,強調加強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研究,更好地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在保障措施方面,《規劃》強調加強組織領導、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加大經費投入、創新體制機制,努力為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創造良好條件和環境。

    關於國家社科基金管理工作,王曉暉表示,黨中央對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歷來高度重視。為鼓勵哲學社會科學界更好地發揮思想庫和智囊團作用,1986年,黨中央批准設立國家社科基金。“十一五”時期,國家社科基金累計投入達17.46億元,比“十五”時期的5.59億元增長了2倍多,基金總量也從2006年的2.27億元增加到今年的8億元。“十一五”時期,國家社科基金累計資助立項11098項,比“十五”時期的5044項增長了120%。研究成果數量和質量顯著提升,推出4800多項最終成果和37600多篇階段性成果,其中許多成果被黨和政府有關部門納入決策參考,1000多項成果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總的看,國家社科基金覆蓋面和影響力不斷擴大,導向性、權威性和示範作用越來越明顯,日益成為黨聯絡、團結、凝聚社科界廣大專家學者的重要橋梁和紐帶,為推動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王曉暉在發佈會上還介紹了今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評審工作情況。他表示,今年國家社科基金23個學科共受理申報21182項課題,由於實行了適當限額申報措施,申報數量比去年減少22%。但是,項目質量有明顯提高。其中,申報質量較高的重點項目比去年增長了5.5%;正高級職稱、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申報比例提高了4個百分點;自選課題比例較去年提高了10個百分點,同類選題重復申報的現象大大減少。經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領導小組會議批准,今年計劃立項總數為2900項,比去年增加615項,增長27%,各類項目資助額度均有所增加。評出的立項名單經審批後,將於6月中下旬在網上公佈。

    推動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 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
——中宣部就國家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十二五”規劃和國家社科基金管理工作舉行新聞發佈會

    新華社北京5月26日電(記者華春雨)“十一五”時期,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碩果纍纍,國家社科基金管理水平不斷提高,有力推動了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為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作出了重要貢獻。

    在《國家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十二五”規劃》發佈施行、今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評審結果即將公佈之際,中宣部于26日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國家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十二五”規劃和國家社科基金管理工作有關情況,並就各界關心的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助推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國家社科基金髮揮五大作用

    在回答人民日報記者提出的關於國家社科基金為推動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發揮了哪些作用的問題時,中宣部副部長、新聞發言人王曉暉介紹説,國家社科基金在推動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方面的重要作用,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一是國家社科基金始終把堅持正確的研究方向作為第一位的要求,並把這個要求體現在選題規劃、評審立項、中期管理、成果驗收等各個環節,為推動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沿著正確方向健康發展發揮了重要引領作用;二是國家社科基金堅持以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為主攻方向,高度重視並大力促進成果應用轉化,為黨和政府決策發揮了重要參謀和諮詢作用;三是國家社科基金積極扶持有重大創新價值的基礎理論研究,不斷推進學術觀點、學科體系、科研方法和科研組織管理創新,為構建哲學社會科學創新體系發揮了重要基礎作用;四是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實施的過程也是凝聚和培養人才的過程,哲學社會科學界許多領軍人物和優秀人才就是在承擔、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成長起來的,國家社科基金在推動人才隊伍建設、服務廣大專家學者、發揮知識分子作用方面發揮了重要橋梁作用;五是國家社科基金注重通過建立和運用良好機制有效引導學風建設,在推動學術界形成優良學風方面發揮了重要示範作用。

    五年成果奠定堅實基礎,正視、解決不適應問題

    “十一五”時期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和國家社科基金管理工作取得了哪些主要進展和成績?目前還存在哪些問題和薄弱環節?在回答新華社記者提問時,王曉暉表示,“十一五”時期,哲學社會科學戰線緊密結合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際,積極開展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充分發揮認識世界、傳承文明、創新理論、咨政育人、服務社會的重要作用,為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作出了重要貢獻。主要表現在:一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取得突破性進展,有力推進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進程;二是圍繞改革發展穩定面臨的重大現實問題和關係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全局的基礎研究課題,推出了一批學術價值厚重、社會影響廣泛的優秀成果;三是學科建設不斷加強,傳統學科日益完善,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快速發展,初步形成了門類較為齊全、佈局較為合理的學科體系;四是對外學術交流與合作不斷擴大,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走出去”步伐進一步加快,在國際學術舞臺上的話語權和影響力明顯增強;五是研究隊伍不斷壯大,具有中級以上職稱的哲學社會科學教學科研人員近40萬人,涌現出一批學術領軍人物、學科帶頭人和中青年科研骨幹。

    他同時表示,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相比,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和國家社科基金管理工作還存在一些不適應的地方,比如:具有原創性的重大標誌性成果還不多,學術創新能力需進一步提高;研究成果應用轉化機制還不健全,服務社會的能力和水平需進一步提升;經費投入依然不足,使用效率需進一步提高;學術評價、激勵、監督機制需進一步完善,科研組織管理方式需進一步改進;學風浮躁現象比較突出,學術不端行為時有發生,科研誠信、學風建設亟待加強。他表示,這些問題都要在今後的工作中認真加以解決。

    堅持正確導向,突出國家水準

    在回答光明日報記者提出的今後五年國家社科基金管理工作的基本思路和主要舉措問題時,王曉暉指出,《國家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十二五”規劃》的發佈施行,為做好國家社科基金管理工作帶來了極好的機遇,同時,社科基金管理也面臨著很大的挑戰。今後五年,我們要按照“堅持正確導向,突出國家水準,提高管理水平,服務專家學者”的總要求,著力抓好這樣幾項工作:一是要加強項目管理的規章制度建設,特別是要在總結經驗、深入調研的基礎上,修訂《國家社科基金管理辦法》,進一步提高管理的科學化水平;二是要不斷創新項目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充分調動廣大專家學者參與項目管理的積極性主動性,進一步提高管理工作效率;三是要始終把精品意識貫穿于項目管理的全過程,著力推出更多代表國家水平的研究成果,進一步提高成果質量;四是要加強成果宣傳推介工作,拓寬渠道、豐富內容,進一步提高項目研究的應用價值和社會效益。

    項目評審堅持四原則,初評環節“背對背”

    中央電視臺記者提問:國家社科基金在項目評審工作中如何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

    王曉暉回答:國家社科基金實行“面向全國、公開申報、公平競爭、擇優立項”的原則,目前採取的是匿名通訊初評與會議評審相結合的評審方式。為確保評審立項工作的科學性、權威性、公正性和嚴肅性,我們在各個環節都有針對性地採取了相應措施。一是在課題申報環節,明確要求申請人必須如實填寫申報材料,並保證沒有知識産權爭議。凡弄虛作假者,一經查實取消三年申報資格,如獲立項立即予以撤項並通報批評。二是在通訊初評環節,為確保評審的獨立性和客觀性,我們採取“背對背”的異地匿名評審方式,專家所評材料都不是本省或本單位的,凡發現評審材料中透露申請人相關背景信息的取消參評資格。三是在會議評審環節,嚴格按章操作。四是在評審工作結束後,我們將立項名單全部上網公佈,公開接受學界和社會監督。現在看,這些措施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也得到了社科界的肯定,今後我們要繼續堅持並不斷完善。

    引導專家學者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提問:國家社科基金是怎樣鼓勵和引導專家學者為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服務的?

    王曉暉回答:近年來,我們在這方面採取了很多措施。一是強化導向,重點扶持對經濟社會發展有重要影響的研究項目。二是注重發揮在研項目特別是重大項目的服務決策功能。國家社科基金先後確立了300多個應用對策研究重大項目,我們要求每個在研重大項目每年必須報送2篇決策諮詢報告,並以此作為評價和考核項目研究質量的重要依據,産生了很好的效果。三是建立“決策諮詢聯絡點”,設立相關的委託項目。2009年至今,我們在全國重點科研單位建立了15個“決策諮詢聯絡點”,設立了6個委託項目。截至今年4月,“決策諮詢聯絡點”和委託項目共上報100多篇研究報告,不少成果受到中央領導和有關部門領導的重視和肯定。四是以國家社科基金《成果要報》為重要抓手,構建社科界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建言獻策、貢獻才智的重要平臺。《成果要報》去年共編發100期,平均每週兩期,得到中央領導同志和國家有關部門負責同志批示達110次,調閱研究報告52份,為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發揮了很好的作用。

    培養隊伍,青年項目資助強度首次增至一般項目同等水平

    國家社科基金在哲學社會科學人才隊伍建設方面,特別是青年人才培養方面發揮了哪些作用?在回答中國教育報記者問題時,王曉暉説,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實施的過程,也是發現、培養和造就哲學社會科學人才的過程。近年來,我們通過重大項目吸引和凝聚了一批哲學社會科學拔尖人才,通過青年項目發現和扶持了一批哲學社會科學青年人才,通過西部項目培育了一批紮根西部、奉獻西部的哲學社會科學人才。

    王曉暉表示,國家社科基金為了扶持青年人才成長,還專門制定了一些傾斜政策:一是在申報選題方面,為鼓勵青年學者進行學術上的自由探索和創新,所有學科全面放開體現個人學術專長和研究興趣的自選性選題的申請;二是在申報數量方面,今年社科基金在限額申報指標裏,規定青年項目必須達到相應的比例,從申報結果看,今年青年項目申報7967項,佔申報總數的38%;三是在立項指標方面,社科基金明確規定重點項目和一般項目指標如有剩餘可轉為青年項目指標,但青年項目指標不得用於一般項目或重點項目指標,即在保證質量的情況下,下達的青年項目指標必須用完;四是從資助強度看,今年首次把青年項目的資助強度增至與一般項目同等水平。

    注重引導學風,三年撤項、終止研究、暫緩結項1156項

    中國社會科學報記者提問:當前,社會上尤其是社科界對學風問題十分關注,國家社科基金在推動學風建設方面採取了哪些措施?成效如何?

    王曉暉回答:這是一個大家都很關注的問題。學風問題直接關係到哲學社會科學的健康發展,關係到哲學社會科學界在社會上的良好聲譽。近年來,學風浮躁問題比較突出,甚至一些學術不端行為也時有發生,學風問題已經成為影響學術創新的一個重要因素。針對這些問題,我們採取了這樣一些措施:一是不斷完善以現實問題為中心的研究機制,引導廣大專家學者堅持和弘揚理論聯絡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學風;二是嚴把立項“入口”和結項“出口”,嚴把政治方向關和學術質量關,鼓勵深入實際、調查研究,鼓勵潛心鑽研、注重積累,鼓勵重質量、出精品;三是嚴肅處理項目研究中的學術不良行為,近三年,我們作撤項處理並公開通報批評的有10個項目,因研究質量不高而暫緩結項的有1111項,因研究態度不認真、成果質量低劣而終止研究的有35項。與此同時,我們大力宣傳表彰在項目研究中涌現出來的學風優良的優秀人才,2010年,受到表彰的優秀項目負責人、信譽良好的鑒定專家有624人。

    同等條件西部優先立項,西部項目累計資助近1.85億元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提問:國家社科基金在支持西部地區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方面採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王曉暉回答:我們對支持西部地區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一直十分重視,主要採取了以下舉措:一是設立專項資助西部地區社科研究項目,簡稱西部項目,主要資助推動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民族團結的課題研究,西部項目設立以來,累計立項資助2034項,資助總額近1.85億元;二是在年度項目評審工作中,向西部高校、黨校和社科院等研究單位適當傾斜,同等條件下對西部地區申報課題優先立項。這些舉措,使西部地區社科研究的整體水平得到提升,使一批瀕危學科得到搶救扶持,使西部社科研究隊伍得到穩定,促進了全國哲學社會科學的均衡發展。

    支持設立中華學術外譯項目

    中國日報記者提問: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走出去”是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途徑,請問國家社科基金在這方面有何舉措?今後有什麼進一步的打算?

    王曉暉回答: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走出去”,有助於國外更深入地了解中國的燦爛文化和當代中國的發展變化,有利於提升我國在國際學術領域的話語權。近年來,我們採取多種措施鼓勵專家學者積極與國外同行開展學術交流,並給予支持和資助。特別是,為更好地推動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走向世界,從2010年開始設立中華學術外譯項目,主要資助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以外文形式在國外權威出版機構出版,並進入國外主流發行傳播渠道。去年我們共受理申報73項,經嚴格評審,最終批准立項13項。其中,《中國經濟轉型30年》、《中國走向法治30年》、《中國社會變遷30年》等成果已在國外出版並進入世界主流發行傳播渠道。下一步,我們將完善這類項目的相關制度和工作機制,加大支持力度。

 
 
 相關鏈結
· 中宣部副部長:加強人文關懷 推動思政工作開展
· 中宣部、中組部向黨員幹部推薦第四批學習書目
· 遼寧省文化體制改革工作獲得中宣部等四部門表彰
· 中宣部等四部門表彰文化體制改革工作先進地區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