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協八大代表:科技工作者應為國家科學決策負起責任
新華社北京5月29日電(記者 羅沙、余曉潔)“作為一個科技工作者,應該利用自己的知識,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為國家科學決策做出重要的智力支撐。”正在此間召開的中國科協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分團討論現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理事長石來德的話道出了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心聲。
“許多國家重大項目、重大工程上馬之前,都要經過慎重的考慮和決策過程,都會廣泛徵求科技工作者的意見,我們就要在這個過程中負起責任來。”石來德説。
石來德認為,任何一個事情都有它的兩面性,放到國家重大科技領域中,就更加需要科研工作者發揮“智庫”作用,慎重科學決策。
中國稀土協會秘書長林東魯對此感觸頗深,他説,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就要杜絕在重大項目上馬之前忽略科學方法和科學規律,僅僅考慮經濟利益。在這一點上,科學界要發揮更大作用,下大力氣去抓。
近年來,作為全國科技工作者的統一組織,中國科協已經把調動科技工作者建言獻策的積極性,整合科協系統決策諮詢資源,努力把科協建設成為國家級科技思想庫,作為科協事業發展新的重要生長點。
“科協紮實推進國家級科技思想庫建設,自覺把有組織的調查研究同科技工作者建言獻策有機結合起來,通過舉辦中國科協年會黨政領導與院士專家座談會、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專家論壇等重要活動,著力搭建科學家與決策者交流互動平臺,努力把科技工作者的個體智慧凝聚上升為有組織的集體智慧。”中國科協第七屆全委會主席韓啟德在中國科協過去5年的工作報告中説。
“科協是一個科技工作者的組織,我們對國家的科技工作應該有一個自己的認識,為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石來德説。
科協八大代表:科普更要普及科學精神
新華社北京5月29日電(記者 羅沙、史競男)正在此間出席中國科協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的部分代表表示,科普工作要和科學道德以及社會道德結合起來,提升科技工作者乃至全社會的科學精神水平。
“過去説科普,我們總是在説發了多少書,做了多少講座。”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秘書長李若梅在科協八大分團討論時説,“但科普工作更應當注重宣傳科學精神,而這正是目前社會比較缺失的。”
“溫家寶總理説,一個具有科學精神的民族,才是真正有生機、有希望的民族。什麼是科學精神,科學精神的根本就是實事求是。無論是科技工作者,還是社會公眾,這種精神都必不可少。”李若梅説。
“目前,國際上將科普詮釋為讓公眾理解科學,而我們的提法並不是這樣。”中科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所長張柏春有感而發,“僅僅教會農民怎麼種菜,怎麼用農用機械,是無法提高他們對科學精神和科學規律的認識的。理解科學,就要正確理解科學技術和人類的科學活動,包括認識到科學並不是永遠正確,學會寬容科學的失敗。”
中國工程院院士孟兆禎認為,科普的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質,科技以人為本,科技工作的最終點還是要落實到人民素質的提升。科普工作,就是要培養人民的科學素質,理解科學精神。
“我們要號召科技戰線的人員都投入到科普工作第一線去,研究怎麼將科普工作、科學道德和社會的道德精神建設結合起來。”中國科協副主席欒恩傑説,“我們還要讓科普知識、科學精神轉化變成大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通過潛移默化,由淺入深,激發公眾興趣,更好吸收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