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推動中意科技合作新發展——萬鋼談中意科技合作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6月01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6月1日電 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將於6月1日至4日出席“意大利統一150週年”慶典活動並對意大利進行正式訪問。此次訪問對推動中意全面戰略夥伴關係順利發展,進一步深化中意科技等各領域交流與合作具有重要意義。在代表團出訪前,科技部部長萬鋼向記者介紹了中意科技合作的有關情況。

    中國和意大利都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兩國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長期的交往合作醞釀了兩國人民源遠流長的傳統友誼。自1970年兩國正式建交以來,中意友好進一步鞏固,兩國科技合作進入全面發展的新階段。40多年來,雙方科技合作關係不斷拓展,合作的領域和水平不斷提升,已經形成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的良好局面,成為中意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中意科技合作穩步推進,取得良好成效

    1978年,中意兩國政府簽署了政府間科技合作協定,意大利成為最早與中國簽署政府間科技合作協定的西方國家之一。從1979年起,由中國科技部和意大利外交部牽頭設立的中意科技合作混委會已輪流在羅馬和北京共舉行了十三次混委會會議,雙方共同研究確定兩國科技合作的優先領域和重點合作項目,並由雙方的大學、研究院所和企業共同實施,取得了如清華節能樓等一系列成果。

    進入21世紀以來,兩國科技合作不斷發展,意大利成為中國在歐盟重要的科技合作夥伴。2004年溫家寶總理訪意期間,兩國建立了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科技領域的合作更加深化。2008年,根據兩國科技合作發展的新形勢,中意再次簽署了科技合作聯合聲明。目前,中意兩國科技合作的領域更加廣泛,目標更加明確,雙方更加注重基礎科學和前沿領域的研究,更加注重支撐可持續發展和民生改善。

    在空間科學領域,2006年雙方簽署了“中國科技部與意大利大學與科研部關於空間合作的聯合聲明”,加強了雙方在空間科學、宇宙探索和開發領域的合作,特別加強了高能天體物理和防震減災方面的合作研究,建設了中意羊八井天體粒子物理學觀測場等世界一流的研究基地。

    在環境與能源領域,中意能源環境合作成為中意合作的亮點。2003年中國科技部與意大利環境與國土部共同建立中意能源環境便捷基金,有力支持了兩國在能源環境領域的合作。目前,雙方已支持了內蒙古太陽能村、西藏可再生能源、武漢生物柴油、甘肅震後重建垃圾管理等多個重大項目。雙方還簽署了在京都議定書框架下開展清潔發展機制項目合作的專門協議,正在實施生態住宅溫室氣體減排和二氧化碳封存與捕集等方面的合作。

    在醫藥健康領域,意大利積極支持和參與我國主導的“中醫藥國際科技合作計劃”。意大利衛生部與中國科技部簽署了關於建立中醫藥聯合實驗室的合作協議,在天津成立了中意中醫藥聯合實驗室。該實驗室有中意雙方大學、科研機構和企業等12家成員單位,實施了一批臨床研究和現代中藥研發項目,現已成為天津濱海新區國家生物醫藥國際創新園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意科技合作也有力地推動了教育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在我擔任同濟大學校長期間,曾經承擔了中意電動汽車、清潔燃氣、節能建築、創意設計等一系列科研項目。在此基礎上,同濟大學與米蘭理工、都靈理工聯合成立了中意學院,時任意大利總理普羅迪先生訪華期間曾親自為中意學院揭牌剪綵。從2007年開始,雙方大學生雙向交流,在建築、機械和電子學科開展雙學位教學。今年年初,我再次訪問米蘭理工,有幸親自為六位首批獲得同濟大學碩士學位的意大利學生授證,感到由衷的高興。

    截止到2010年,中意兩國已簽署部門間科技合作協議40余個。在這些政府間科技合作協定的支持下,雙方政府科技合作不斷拓展,並引導帶動兩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等民間的科技交流和合作進一步深化,已經取得了良好成效。

    二、面向未來,中意科技合作前景更加美好

    目前,研發國際化趨勢迅速拓展,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日益凸顯。在應對氣候變化、糧食安全、重大疾病防治等人類共同挑戰中,大家攜手合作、互利共贏已成為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中意兩國政府都十分重視發揮科技創新的支撐引領作用,雙方繼續深入開展合作的願望十分強烈。去年10月溫家寶總理訪問意大利期間,兩國政府發表了《中意關於加強經濟合作的三年行動計劃》,將科技創新合作平臺建設列為優先內容,規劃成立中意設計創新中心、中意技術轉移中心等政府間科技合作平臺。經過雙方共同努力,中意設計創新中心和中意技術轉移中心現已順利落成,正積極開展工作。中意設計創新中心落戶上海,正在逐步聯合中意兩國創意設計資源,積極推動兩國在電動汽車研發、城市建設、創意産業等領域的合作。中意技術轉移中心落戶北京,將重點圍繞現代農業、機械設備、生物醫藥、環境保護等領域,積極推進兩國技術的跨國轉移。中意設計創新中心和技術轉移中心的建立,為兩國進一步開展務實合作搭建了良好的平臺。

    中意兩國合作互補性強,在聯合研發、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方面具有廣闊的合作前景。中國將繼續加強與意方在創意設計、生命科學、節能減排、電子政務等重點産業領域的合作。最近,雙方已共同商定把推動可持續發展作為優先發展領域,在可再生能源、電動汽車、低能耗建築、環保技術培訓和能力建設領域加強合作,特別是在中國的中西部省份開展上述合作。雙方將積極構建互利共贏的區域産學研合作平臺,推動意大利倫巴第等北部大區與中國天津、浙江、山東、重慶等省市間建立長效合作機制,推動中意科技園和高新産業間的對接,支持兩國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技術合作。在兩國政府的共同支持下,在兩國科技界産業界的共同努力下,中意科技合作一定能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

    三、深化合作,在更高起點上推動我國科技創新

    中意科技合作是我國以全球視野推進創新能力建設、有效利用全球科技資源一個亮點。當前,我們面臨全球轉型發展的大背景,進入創新驅動發展的新階段。無論是應對人類共同面臨的重大挑戰,還是實現我國的科學發展,都需要我們通過深化改革破解發展的難題,通過擴大開放贏得發展的機遇。

    “十二五”時期,是我國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也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攻堅階段。充分利用好科技快速發展和全球化的機遇,實施更加積極地科技國際化戰略,營造更加開放的創新環境,以全球視野搭建合作平臺,有效利用全球創新資源,在更高起點上推動我國科技創新,加快推進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升科技服務民生的能力,是我國“十二五”科技發展的重大戰略選擇。

    我們將大幅提高科研活動的國際化水平,大力推動在能源資源開發利用、新材料與先進製造、生態環境保護等前沿技術領域的合作研發,積極參與氣候變化、重大疾病、公共安全等全球性重大科技問題的聯合攻關。

    我們將大力推動國內研發機構的國際化發展,鼓勵國內研發機構與世界一流科研機構建立穩定的合作夥伴關係,鼓勵我國企業和研發機構開展研發外包業務,設立境外研發中心。

    我們將積極開展大規模的科技人員交流,支持國外高水平科學家來華開展合作研究,大力吸引國際高層創新人才來華創新創業,支持國內優秀科研人員赴境外開展合作研究,鼓勵青年科學家和優秀在校生參加國際科技交流活動。

    我們將進一步完善政府間科技合作機制,拓展新合作領域,形成層次合理、重點突出的科技合作新格局。特別是要加強與發展中國家的科技合作,在發展中國家建立國際技術轉移示範點,探索在發展中國家推廣科技服務和科技創業的經驗。 

 
 
 相關鏈結
· 中意技術轉移中心在北京正式掛牌成立 萬鋼出席
· 爆竹聲中意外知多少——寫在兔年正月十五之夜
· 陳竺會見普羅迪 雙方就加強中意衛生合作交換意見
· 中意兩國加強文化領域尤其是文物修復領域的合作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