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部分中小企業倒閉真相追蹤:都是"錢荒"惹的禍?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6月02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杭州6月2日電(“新華視點”記者 黃深鋼、劉敏、張和平、付航)歷來有民間資本“風向標”之稱的浙江溫州,近日接連有三家“知名”中小民企倒閉,引發社會關注,有關“錢荒”“倒閉潮”等議論突然升溫,有財經界評論員甚至稱“溫州民間金融泡沫接近崩潰”。

    真相究竟如何?“銀根緊縮”會成為壓倒中小民企的“最後一根稻草”?中小民企生存困境在哪?民間關於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又有哪些期盼?“新華視點”記者就這些問題進行了追蹤調查。

    迷局初現:“倒閉潮”真的來了嗎?

    經記者多方證實,此前浙江溫州確有三家較大的民營企業倒閉,企業主出逃。分別是浙江江南皮革有限公司、波特曼咖啡、樂清三旗集團。

    “這三家企業倒閉是個案,主要是其自身原因。”溫州市銀監局主監管員周青冥介紹説。經營多家公司的波特曼咖啡企業決策失誤、戰線拉開過長導致資金鏈斷裂;主營電線電纜的三旗集團公司則由於盲目跨行業經營、惡意拉多家企業擔保、向銀行騙貸等原因造成企業主出逃。

    相比上述兩家公司皆由經營策略不善導致資金供給出現問題,浙江江南皮革有限公司的倒閉則與資金鏈根本無關聯。這家去年凈利潤3525萬元的企業,因其法人代表黃鶴欠下鉅額賭債並在今年4月外逃,導致經營陷入癱瘓。

    在溫州,官方並未將這3家企業與廣大民企劃等號。溫州市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當前一些企業出現“關停並轉”,是産業轉型升級中的正常現象,不能簡單理解成民企出現危機的先兆。溫州市工商局的統計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市私營企業登出戶數534家,同比減少14.56%。

    中小企業“倒閉潮”的“傳聞”引起有關部門重視。5月20日,中國銀監會與浙江省中小企業局專程赴台州、溫州等地調研。記者從溫州市銀監局獲悉,調查組初步認為,中小企業生存確有主客觀困難,但“倒閉潮”的説法“立不住”。

    記者在廣州了解到的情況與溫州基本相似。儘管有一些中小民企反映面臨經營困境,但業界普遍承認,這是多種因素疊加的效應。如人民幣升值、原材料成本上升、勞動力成本增加、行業結構轉型升級、融資成本偏大等。

    廣東省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秘書長謝泓表示,經歷過金融危機最困難的階段,中小企業生存環境目前整體上處於好轉趨勢。並未觀察到廣東中小企業出現大規模倒閉的現象,有關中小企業“倒閉潮”已經發生或將要來臨的説法也是不嚴謹的。

    周青冥認為,企業融資難度有所上升,但總體仍在宏觀調控預期範圍之內,民間之所以炒作利率升高,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是“部分放貸主體試圖借用趨緊的貨幣政策改變企業家的預期,使得自己以更高價碼進入放貸市場;再者,‘會哭的孩子有奶吃’,一些企業主已經深諳此道”。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所副所長張文魁説:“企業融資難度有所上升,但總體仍在宏觀調控可控範圍之內。不可簡單地將企業融資難與‘銀根緊縮’相挂鉤。”

    局依舊:中小企業難逃融資難之困?

    “倒閉潮”的論調可謂“言過其實”,但中小企業面臨的現實困境卻不可忽視。融資難、貸款成本高,以及民間借貸風險大等,依舊是困擾中小民企發展的主要因素。

    自去年10月我國貨幣政策由“寬鬆”轉為“穩健”以來,央行已4次加息,8次上調銀行存款準備金率直至21%的高位。銀行“惜貸”“嫌貧愛富”又有抬頭。

    一份來自溫州市經貿委的調查顯示,今年一季度當地企業普遍遭遇融資難和融資成本提高的考驗,規模以上企業中近一半感覺資金面吃緊,中小企業狀況則更嚴峻。

    記者走訪溫州當地金融機構、企業時發現,許多企業對當前宏觀緊縮、貸款抽緊、利息“步步高升”的局勢感到不堪重負。當前在溫州企業界流行兩個字:“等貸”,即等待貸款。誰能貸到錢,就是“抱著老虎也笑”。

    一些銀行開始主動提高中小企業貸款利率或成本,實現“以價補量”。目前溫州的銀行利率表面上是基準上浮30%,實際上各家銀行通過變相收取管理費、諮詢費、“扣存放貸”等方式,使利率上升至月息1.2%左右,超過原利率的1倍多。

    “今年不僅貸款利息高,還增加了許多附加條件。”江蘇東渡集團一位負責人説,如銀行要求將貸款額的一半用於投資銀行指定的金融理財産品,於是又變相增加了貸款成本。“公司今年的貸款成本增加了三成以上”。

    對此,興業銀行南京分行一位管理層人士表示,信貸規模有限,銀行自身經營也有壓力,確有一些銀行傾向提升中小企業貸款利率,或增加手續費來增收減壓。

    大中型金融機構貸款難催生了民間借貸的盛行。然而,這種融資方式貸款成本巨大,且風險高。一些中小企業坦言,一旦通過這種方式融資,企業就如“走鋼絲”。

    廣東銀達擔保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高層表示,隨著銀行信貸收緊,廣東民間融資成本不斷上升。往年的民間融資利率在10%至20%,現在到了30%以上,而且還在不斷走高。來自溫州的數據顯示,一季度溫州民間借貸綜合利率單季上漲11.9%,環比漲幅高出8個百分點。

    正如一家企業主所説:“小企業和大企業不同,一筆資金跟不上很快就會死。如今的高利息對小企業來説就像是‘吃鴉片’。不吃資金鏈就會斷裂,吃了又會搞垮‘身體’。”面對“合法的高利貸”,企業無所適從。

    亟待破局:重壓之下如何“突圍”?

    “融資難、勞動力成本上升、人民幣匯率走高……”一系列長期存在和可預見的挑戰正在不斷擠壓中小民企的生存空間,企業如何在困難中“突出重圍”?

    專家認為,在國家為管理通脹而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背景下,更應有效管理銀行資金,照顧中小企業發展;企業自身則應積極探索創新模式,增強核心競爭力。

    張文魁認為,在合理收縮信貸規模的同時,應當落實好“區別對待、有扶有控”的信貸政策,特別是對符合産業發展方向、具有成長性的中小企業給予資金支持。

    除了金融宏觀調控政策不應“一刀切”外,還需進一步暢通中小企業貸款渠道。目前大量民間資本無法通過合理渠道進入實體經濟,亟待鼓勵金融創新。

    “‘倒閉潮’雖立不住,但也為諸多中小企業發出了嚴峻的信號。”北京浙江商會副會長陳俊説,“中小企業的生存困境倒逼企業增強核心競爭力,加快産品結構轉型升級。應當將企業‘找’資金,轉變為資金‘找’企業。”

    首先,技術創新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因素。中小企業應積極引進專利技術,培育自身的研發人才和研發體系,在創新領域的差異化競爭中佔有先機。

    其次,企業在打造核心技術競爭力時,需要善於借鑒“外力”。由於技術研發和創新的成本大、要求高,且研發活動承擔著一定的生産風險,企業更需要積極吸收高校、科研機構的成果,形成以市場為導向,多管齊下的創新模式。

    同時,政府和相關部門需要建立一套政策調節工具,加大對中小企業創新能力的扶持力度,對於科技、三農、服務、製造業等不同領域的小企業有針對性地解決創新難題,促進産、學、研、生産一條龍機制的有效運作。

 
 
 相關鏈結
· 吉林省計劃3年融資1200億元促進中小企業等發展
· 陜西“十二五”末中小企業增加值有望突破萬億元
· 重慶市破解融資和創新瓶頸助推中小企業發展壯大
· 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實施中小企業信息化推進工程
· 廣東金融機構創新融資方式為中小企業“解渴”
· 財政“增”資金“減”稅收 助力中小企業健康發展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