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十二五"期間東北合力開發雲水資源應對"水荒"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6月16日   來源:新華社

讓變幻風雲化身“空中水庫”
——東北合力開發雲水資源應對“水荒”

    新華社瀋陽6月16日電(記者 徐揚 劉毅非 王春雨)東北黑土地正在亮起“水荒”黃牌,水資源日趨緊張已成為發展的重要“瓶頸”。“十二五”期間,東北地區將努力開發雲水資源,讓變幻莫測的雲成為可以利用的“空中水庫”,服務經濟和社會發展。

    “按照增雨每立方米0.3元計算,全省每年增雨直接經濟效益接近10億元。”遼寧省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主任班顯秀説,每年人工增雨量相當於一座大型水庫,其生態效益更難以估算。

    東北地區雖擁有大江大河卻是中國淡水資源嚴重缺乏的地區之一,人均佔有水資源1510立方米,僅為全國人均水資源量的65%。東北唯一的沿海省份遼寧,是全國重度缺水省份,人均水資源820立方米,僅為全國人均佔有量的1/3。水資源相對豐沛的吉林,也屬於缺水省份。

    在水資源日漸緊張的同時,東北地區還承受著氣溫升高、降水減少的壓力。氣象部門的研究成果顯示,過去50年東北地區升溫明顯,以遼寧為例,全省平均氣溫上升了1.5℃,降水量每10年減少17.4毫米左右。

    水資源短缺,首當其衝影響的就是農業。“水資源缺乏已經成為制約糧食增産的重要因素。”遼寧省農委主任劉長江説,人均佔有量低於1000立方米的為貧水區,人均佔有量700立方米以下的為嚴重貧水區,遼寧省除東部地區以外的地方都屬於嚴重貧水區。而糧食生産從春到秋用水時間偏長,自然降水分佈大多集中在夏季,直接影響糧食産量。

    對於耗水量較大的石化、輕工等行業,“水荒”也在步步逼近。一些學者還發出警示,未來在遭遇嚴重乾旱情況下,部分地區工業就有可能面臨“拉閘限水”的情況。

    節流與開源並重,是破解“水荒”的根本途徑。“十一五”期間,東北三省就開始加大人工增雨的投入力度,努力增加雲水資源對陸地水資源的“反哺”。

    遼寧省氣象局局長王江山説,過去5年全省共組織大範圍人工增雨作業130次,累計增加降水152億立方米。在2009年遼西北遭遇特大乾旱時,氣象部門開展了大規模飛機和火箭聯合增雨,一次增雨近8億立方米,有效緩解了旱情。“十二五”期間,遼寧計劃將年人工增雨量從30億立方米提升至40億立方米。

    近年來吉林省平均每年通過人工影響天氣增加降水10億立方米,挽回雹災經濟損失上億元,經濟社會效益十分明顯。吉林省水利廳廳長宿政説,為保障糧食生産,吉林省在興建一批重點水利工程的同時,把開發空中雲水資源作為增産百億斤商品糧能力建設的重點工程。

    為保障“北大倉”糧食生産能力建設工程,黑龍江省氣象局提出加強農業氣象防災減災體系建設,將人工增雨能力提高一倍以上。

    目前,東北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已建立了跨區域人工增雨機制,四方根據區域生態建設、糧食生産、森林防火等需求,聯合組織開展人工增雨,提高東北地區空中雲水資源開發效率。2009年8月,吉林、黑龍江、內蒙古三省區首次開展跨區聯合作業,有效地緩解了當地旱情。

    投資逾10億元的東北區域人工影響天氣工程正在加緊建設,工程完成並投入運行後,預計每年可多增加降水10億-20億立方米。“十二五”期間,東北三省在加大對人工增雨投入同時,作業目標和方式也正從單純的抗旱增雨向防災減災、生態建設等多領域、多目標發展。

 
 
 相關鏈結
· 天津將確立水資源開發和用水效率控制雙重"紅線"
· 新疆冰川變化及其對水資源的影響研究取得進展
· 北京市出臺意見將岩溶水利用納入水資源戰略規劃
· 寧波市長要求加強水資源管理盡最大努力緩解旱情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