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勾勒農村新生活--山西保障改善農村民生採訪紀實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6月19日   來源:新華社

實施民生全覆蓋 勾勒農村新生活
——山西保障和改善農村民生採訪紀實

    新華社太原6月19日電(記者王存理 晏國政)2000多萬山西農民這幾年正經歷著共同的幸福歷程:2.5萬公里崎嶇鄉村小道,變成了通暢的公路,公共汽車開到了鄉村田野;電視節目多了,大山外面精彩的世界在眼前展開;農村衛生室整潔了,規範了,藥多了,農民看個頭痛腦熱不再進城;鄉村小學煥然一新,新桌新凳遠程教學,拉近了與外界的距離;588萬、四分之一的農民告別了“澇壩水”、“旱井水”,喝上了甘甜清冽的安全水……

    過去兩年時間,山西省投入300億元,在全省2.8萬個建制村實施通水泥(油)路、中小學校舍安全改造、村級衛生室、村通廣播電視、農村安全飲水等“五個全覆蓋”工程。今明兩年,山西將再投入300億元,在農村開展新一輪“五個全覆蓋”。一系列民生工程的開展,夯實了統籌城鄉發展的基礎,文明現代、幸福和諧的生活方式漸近太行山麓和呂梁深處。

    首輪“五個全覆蓋”奠定幸福基礎

    初夏的太行山深處,綠樹黃花掩映下的平順縣石城鎮岳家寨村又迎來了一批遠方的遊人。

    這個日漸熱鬧的村莊,幾年前還是個靠種植花椒玉米為生、閉塞貧窮的純農業村,出門靠一條穿越山巔谷底的沙土路,吃水要到幾公里外的山溝裏挑。69歲的老黨員岳建枝回憶説:“商販不願進村,家裏養的豬賣不了;想賣點花椒,背上三、五十斤步行去鎮上,來回五十多裏地得走一天。一戶人家一年能掙個三、五千塊錢就了不得了。”

    在平順境內的太行山深處,像岳家寨這樣的行政村還有6個,包括52個自然村、2650多口人。經過多次住村調研,平順縣委、縣政府在上級財政支持下,廣泛發動群眾,于2009年在懸崖絕壁間修通了45公里的水泥公路。到去年,又通過修建引水工程,全部解決了缺水村莊的吃水難題。

    岳建枝説:“現在,很多花椒販子都主動進村來收花椒,不愁銷不説,價格也漲到20多塊錢一斤。去年縣裏又根據村子淳樸自然的特點,引導我們發展旅遊,全村弄了18家農家樂。現在我們每人每年掙3000塊錢沒問題。”

    過去兩年間,山西成千上萬個村莊都在發生著像岳家寨村這樣的變化。在2008年底的全省經濟工作會議上,山西省委、省政府提出,下決心用兩年時間,投資300億元,在全省農村實現具備條件的建制村通水泥(油)路、中小學校舍安全改造、村級衛生室、村通廣播電視、農村安全飲水“五個全覆蓋”,使全省農村面貌有一個新變化,讓廣大農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兩年間,全省共新建通村水泥(油)路2.5萬公里,改造中小學校舍9729所,建成村級衛生室6971個,完成9638個村的村通廣播電視任務,建成安全飲水工程1.2萬處,解決了588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各市縣在認真落實省裏部署的同時,還依託當地實際“借風下雨”,完成了村級組織活動場所等更多“全覆蓋”。

    新一輪全覆蓋將提升幸福指數

    首輪“五個全覆蓋”給山西農村民生帶來很大的變化,奠定了幸福的基礎。但山西省各級黨委、政府仍繼續採取多項措施,幫助農民追求幸福生活。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龍居鎮麻村的190多戶農民,就提前體驗到好政策帶來的更多幸福。

    從麻村村口出發,沿著兩旁綠樹成蔭、平整乾淨的水泥巷道行走不久,就到了佔地1700多平方米的村委廣場。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戲臺,中間挂著一個電影屏幕,廣場中間的燈桿上挂著電子投影儀。廣場四週則放置了十多件體育設施,很多已經磨掉了表面的黃漆。旁邊的建築除了村委辦公場所外,一座三間供銷便民連鎖店格外突出。

    穿過廣場對面的中心花園,記者來到村民趙仙娥的家裏。她一邊接自來水洗衣服,一邊講起了村裏的“幸福生活”:出門就是水泥路、吃水也是自來水,看個小病、買些日常用品在村裏就能解決;農閒的時候,每天早上和晚上還能去廣場鍛鍊身體,聽蒲劇、看小品;從去年開始,村裏大多數人還入了養老保險,過了60歲每個月都能領補助……

    今明兩年,山西大多數農民都將陸續享受到趙仙娥式的幸福。在今年召開的山西省十一屆人大五次會議上,省長王君代表省委、省政府再次向全省人民莊嚴承諾,要在進一步完善提升已完成的“五個全覆蓋”工程的基礎上,再投資300億元,再用兩年時間,實現農村街巷硬化、農村便民連鎖商店、農村文化體育場所、中等職業教育免費、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等新的“五個全覆蓋”,使廣大農民群眾得到更多實惠、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政府部署、部門對接、市縣落實,新一輪農村“五個全覆蓋”工程目前正在山西全面鋪開。運城市市長王安龐説:“如果説老的五個全覆蓋是農村基礎設施改善全覆蓋,那麼新的五個全覆蓋就是提高農民幸福指數的全覆蓋。兩輪全覆蓋工程是各級黨委、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使農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具體體現,解決了農民多年期盼、靠一家一戶解決不了的大事。農民切實得到了實惠,黨委、政府則收穫了民心。”

    增收行動保障幸福感一路延續

    在實施兩輪“五個全覆蓋”工程的同時,山西省委、省政府意識到,只有大幅提高農民收入,才是使農民幸福感延續下去的根本保障。過去幾年間,山西農民人均純收入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增加,但到2010年,該省農民人均純收入仍只有4736元,僅相當於全國平均水平的80%。

    山西省委書記袁純清説:“實現農民收入翻番是‘十二五’縣鄉工作的重中之重。做不好‘三農’的文章,農民增收的問題解決不好,即使工業化、城市化上去了,最終也難以做到強省、強市、強縣和富民的統一,難以做到城鄉統籌發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山西省提出,要進一步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力度,時刻抓好提高城鄉居民收入特別是農民收入翻番這個難點和重點。到“十二五”末,力爭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比“十一五”末翻一番超過9000元、農民收入增長快於城鎮居民收入增長的目標。

    對此,山西省著力發展“一村一品”、“一縣一業”,加快推進大同、晉中、運城三個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加大科技和財政投入力度,進一步夯實農業基礎,推動農業生産向規模化、現代化、高效化發展,努力增加農民家庭經營性收入。在落實國家惠農政策的同時,該省從2009年至今,接連出臺實施了“五項農業補貼”政策、十八項強農惠農政策和十七項強農工程。僅2009年和2010年兩年,省級“三農”財政投入資金就達到300億元。

    山西省還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加快城鎮化進程,開展針對性更強的農民就業創業培訓,推動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並深入推進土地流轉、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等農村改革,千方百計增加農民工資性收入和財産性收入。

    近日,山西又提出,全省鄉鎮以上幹部每人聯絡一個農民人均收入在2500元以下的村,駐村幫扶,與當地農民一道謀劃“十二五”期間實現收入翻番的目標。

    在運城市稷山縣稷峰鎮荊平村,3000畝精品葡萄示範園裏已是綠色滿園,在農業科技人員的指導下,該園區採取了水肥一體化等先進種植技術,預計畝産葡萄2000余公斤,戶均可增收2萬元左右。縣委書記喬登州説:“全縣像這樣的現代農業示範園區有8個,有了它們做保障,未來5年實現農民收入翻番,我們很有信心。” 

 
 
 相關鏈結
· 西藏和平解放60年社會民生綜述--幸福花開人安樂
· 雲南:"十一五"期間30件實事促少數民族民生改善
· 解民困調指標擴保障—北京通脹壓力下保民生清單
· 黑龍江省:抓好民生項目 完善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