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海洋局:10年來我國極地考察事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6月21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6月21日電(記者 羅沙)國家海洋局副局長陳連增21日表示,過去的10年中,我國極地考察事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先後建立了北極黃河站、南極崑崙站,極地考察後勤支撐保障能力得到很大提升,極地考察研究取得眾多突破性成果。

    陳連增在此間舉行的全國極地考察工作會議上説,10年來,通過制定和實施極地考察“十五”能力建設總體方案和“十一五”極地考察發展總體方案,我國極地考察事業取得了迅猛發展,成績斐然。來自國內22個部委、300多個科研機構、高等院校、企事業單位的科考與後勤保障人員2000多人次參與了我國的南、北極考察工作,為我國今後一個時期極地考察事業的發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一是極地考察空間不斷擴展,有效增強了我國在極地的實質性存在。極地考察空間的不斷拓展,為我國的極地科學考察研究提供了更廣闊的領域,增強了我國在南、北極的實質性存在,也使我國有更多機會參與國際極地重大前沿科學研究,為更加廣泛地參與國際極地事務創造了有利條件。

    二是極地考察能力大大提升,後勤支撐保障躍上新臺階。在長城站、中山站新建了科研實驗室,更新了氣象、海洋、衛星遙感等觀測儀器和設備,新建了衛星網絡通信系統、儲油系統等。對“雪龍”船實施了船體、輪機、電氣與科考設施四個方面的現代化升級改造,配備了“卡32”直升機,全面提升了“雪龍”船科學考察能力,提高了船上生活設施水平,改善了船舶航行自動化控制,增強了船舶航行的安全性。

    三是極地考察科技創新不斷強化,極地科學研究取得了新突破。冰架熱水鑽機、海冰漂移浮標等高技術研發和應用,極大地提高了我國獲取重要樣品的能力。在極地地質、冰川、生物、生態環境、海洋、大氣、空間物理、天文、人體醫學等領域的科學研究取得了重要進展,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研究成果相繼發表在國際科學期刊上。近10年來,我國在格羅夫山地區共收集了11000余塊南極隕石,繼日本和美國之後,南極隕石數量位居世界第三。

    四是極地考察戰略研究與規劃制定、實施成果顯著,南極立法工作穩步推進。經過多年的努力,《南極活動管理條例》已形成了徵求意見稿,完成了40多個部委的徵求意見工作,有望列為國務院立法一類計劃。

    此外,我國極地考察對外合作交流不斷增強,在國際極地事務中影響力顯著提高。極地考察工作體系日趨完善,人才隊伍建設穩步推進。極地考察信息化建設進一步加強,信息交流平臺初具規模。國際極地年中國行動計劃圓滿完成,研究領域進一步拓展。極地科普教育紮實推進,全民極地意識顯著增強。

    陳連增表示,與世界極地考察先進國家相比,我國極地考察和研究尚存在明顯差距。“十二五”時期,應準確把握國際極地事務發展的階段性特徵,以國家長遠發展利益和需求為導向,深入開展極地關鍵地區和領域的科學考察與研究,不斷增強我國在極地的實質性存在,進一步提升我國在國際極地事務中的地位和影響力,穩步推進極地考察強國建設進程,為人類和平利用極地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相關鏈結
· 海洋局:第四次國際極地年中國行動計劃圓滿結束
· 第四次國際極地年中國行動取得成功受到國際讚譽
· "橫穿南極"精神鼓舞我國極地科考向未知領域挺進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