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特約評論員:
“風不調雨不順”為何仍獲豐收——三評夏糧豐收
新華社北京6月26日電 經過秋播春管夏收的艱辛勞作,我們迎來了又一個夏糧豐收。回首近幾年我國夏糧生産,幾乎都是在災害頻發中開局,卻又在喜獲豐收中收官。農業這個一直以來被認為靠天吃飯的産業,在“風不調雨不順”背景下能夠獲得夏糧生産“八連豐”,其中經驗需要總結,啟示更值得銘記。
完善的保障機制是夏糧穩産的固本之策。在今年夏糧生産克服長達100多天干旱困擾的過程中,包括政策激勵、投入保障、科技推廣、工作動員等在內的一整套完善的保障機制,以其鮮明的導向和有力的號召,促進了資金、資源、人力、物力的廣泛整合和有效配置。年初,國務院常務會議密切關注旱情,密集出臺了一系列抗旱春管政策;中央財政在已安排各項涉農資金的基礎上,再安排129億元支持糧食生産和抗旱工作,對抗旱澆水、弱苗施肥給予補助。這些舉措在我國糧食生産史上前所未有,極大地鼓舞和帶動了各地區、各部門抗旱促春管工作。從研發、生産再到推廣的現代農業産業技術體系發揮威力,調動1萬名專家和35萬名農技推廣人員參與全國科技大會戰,再加上農業科研機制和農技推廣體系不斷創新,為廣大農民奪取抗旱保苗勝利奠定了技術基礎。
強勁的行政推動是夏糧穩産的有力保障。在夏糧生産的一個個關鍵節點,強有力的行政推動促成了全社會重農抓糧的“大合唱”。今年春季國務院部署開展2011年全國糧食穩定增産行動,形成了農業部以及國家發改委、財政部、水利部、科技部、國土資源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監察部、統計局、糧食局、氣象局等十幾個部委局密切配合、共同抓糧的新局面。春節剛過,農業部赴26省市開展了“百鄉萬戶調查”活動,督導春管措施,推廣抗旱技術,全國各地抗旱春管工作熱火朝天。
科學的防災減災是夏糧穩産的關鍵支持。從2009年北方麥區大範圍、長時間的嚴重旱情,到2010年小麥主産區低溫、西南地區百年不遇的特大乾旱,再到今年小麥主産區長達100多天的嚴重旱情,縱觀近三年的夏糧生産,無不伴隨著自然災害的嚴重干擾。在克服不利因素的過程中,我們摸索總結出一條行之有效的抗災減災路子。“主動避災,有效防災,積極救災”的工作思路不斷拓展,“防在災害前面,救在第一時間,抗在關鍵時點”的工作理念不斷創新,“細化分類,精細管理,科學指導”的工作方法不斷發展,做“三預”(預測、預判、預警)、查“三情”(墑情、苗情、災情)、有“三備”(備政策、備技術、備物資)的工作手段不斷完善。在今年的冬小麥生産中,大多數農民都運用了深松整地、播後鎮壓、澆冬水和“一噴三防”“四大技術”,大大地緩解了氣象災害給農業生産帶來的不利影響。
實踐證明,這條清晰的夏糧穩産之路建立在深刻認識我國國情、農情、災情的基礎上,建立在準確把握自然規律、經濟規律和社會發展規律的基礎上,是新時期“三農”工作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集中體現。我們堅信,只要在糧食生産實踐中創新思路、完善機制、增加支持、落實政策、用好科技,就一定能走穩走好這條夏糧穩産之路,為奪取全年糧食豐收、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再創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