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29日(記者 謝鵬 金旼旼)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剛剛結束對歐洲三國的訪問。在歐債危機形勢依然嚴峻的當下,溫總理訪歐備受關注。而外界關注的焦點之一,就是遭受債務危機重創的歐洲能否獲得來自中國的支持。
溫總理在訪問匈牙利期間表示,中國是歐洲主權債務市場的長期投資者,並將繼續為歐元和歐元區提供支持。這被外界視為是中國力挺歐元的重要信號。
金融危機爆發之後,希臘等部分歐元區邊緣國家出現主權債務危機,並導致其在國際市場上的融資成本明顯上升,形成惡性循環。在這種情況下,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都積極介入、施以援手,中國也加入到救援者隊伍之中。
作為國際金融市場負責任的長期投資者,自2009年底歐洲債務危機爆發以來,中國就一直在增持歐洲債券。從目前透露的信息看,中國通過先後購買希臘、葡萄牙和西班牙國債,對這些國家政府籌措外部資金、緩解償債壓力、改善財政指標起到積極作用。在本次訪問匈牙利時,溫總理又表示,中國願購買一定數額的匈牙利國債。
縱觀中歐之間的經濟合作,“雙贏”一直都是主調。目前解決歐洲債務危機的關鍵,除希臘等國家需儘快拿出實質性的財政緊縮方案,國際投資者重拾對歐債的信心,從而使問題國家的國際融資重啟也很重要。因此,在疲弱的市場環境中,中國的承諾和行動,對整固全球市場對歐債的信心起到重要提振作用。溫總理在本次歐洲之行中,也再次談到“信心比貨幣和黃金更寶貴”。
此外,數據顯示,希臘一國在7月份就面臨數十億美元的債務需要償還,而目前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外部援助方案仍未確定。如此情勢之下,來自中國的承諾和資金,對於急需外部助力的希臘等歐洲國家可謂“雪中送炭”。
購買歐洲國債,也符合中國自身利益。對中國來説,歐洲是最大出口市場,去年中歐雙邊貿易達到4800億美元。如果歐元區債務危機失控,造成整個歐洲金融市場動蕩,進而波及實體經濟,壓制對外需求,則中國經濟必然會受到嚴重影響。
中國增持歐債不會為短期因素所干擾。目前中國外匯儲備已等值于3萬億美元,其中約三分之二投資于美元資産。次貸危機後美國債臺高築,導致美元存在結構性貶值趨勢。因此,對於中國而言,需要思考如何進行外儲資産的多元化配置。
從投資角度看,目前中國持有的歐債資産佔比仍有限。按照機構估算,即便今年前四個月中國新增非美元外匯儲備全部購買歐元資産,其佔外匯儲備的比例也僅為3%左右。因此,即便出現一些風險偏高的資産,仍符合中國外儲管理安全性、流動性和收益性兼顧的基本原則。
從更宏觀的角度觀察,中國增加對歐洲債券的投資,無疑將進一步提升中歐雙邊聯絡的層次,從傳統的市場聯絡,進一步上升到資本聯絡。這有助於建立更強的相互溝通協調機制,使雙方更加關切彼此的重大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