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6日電(周英峰 李芊麗)7月6日,悶熱籠罩著北京。距離8日展覽結束的日子越來越近了,仍有越來越多的人冒著暑熱來到民族文化宮,抓住最後的機會去感受西藏60年的巨大變遷。
8點50分,展覽還沒有開館,已經有老同志在排隊等候。9點,一對老夫妻第一個通過了安檢。緊接著,一個年輕人陪著姥姥而來,幾個中年人結伴而來,解放軍戰士結隊而來,外國友人聞訊而來……
在“文化事業繁榮發展”的展板前,一位拄著拐杖的老人引起了記者的注意。她拖著蹣跚的腳步,來到京劇藏戲《文成公主》的劇照前細細欣賞著。
“西藏的文化很有特色、很有意思。”83歲的姚玉硯從廣電系統退休多年,今天是她第二次來參觀展覽。“怎麼也看不夠,今天看不完的話,明天我還要來。”老人邊看邊對記者説。
“我上個月剛去了西藏,沒想到拉薩那麼美。”看著眼前反映青藏鐵路的照片,一汽退休職工劉鴻斌説,如果沒有這條“天路”,自己也不敢想象有機會去西藏,原來還以為那裏很落後,到了之後才發現西藏的發展是如此之快。
一組對比鮮明的照片,深深吸引了中國石油職工李淑琴:和平解放前,西藏很多老人無依無靠,穿著破爛的衣衫,過著淒涼的日子;如今,西藏的孤寡老人在敬老院中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臉上洋溢的都是笑容。
“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我們這代人更深有體會。也正是中國共産黨的領導,西藏才有今天的成就。看到國家的發展,看到西藏的變化,大家怎麼能不受到震動呢!”入黨50年的李淑琴難掩內心的激動。
展廳內,一幅幅照片,一件件實物,從不同側面展示著西藏翻天覆地的變化。跟隨著講解員的腳步,拿著照相機、攝像機,人們認真傾聽著、不停記錄著。
北京工業大學教授、高級工程師高徵銓正用手中的照相機,拍下展廳內的每一張圖片。“西藏是值得回憶的地方,我準備拿回去放電腦上慢慢看!”
1976年,高徵銓曾帶著50多名學生深入青藏高原進行公路勘察。在西藏的這段經歷,讓他一輩子難以忘懷。
“後來,我有兩個學生堅決進藏工作,其中一個一直工作到退休。在那種艱苦的環境下,學生們的那種覺悟、那種責任感,一直深深感染著我們這些老師。”講到這裡,高徵銓情不自禁流下了淚水。
北京市豐台區的機關退休幹部任振文,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多次參觀過關於西藏的展覽。對於西藏和平解放60年的變化,他感觸頗深:“解放前,農奴主太殘酷了,挖人眼、剝人皮。新中國成立後,西藏一下子過渡到社會主義,這是特別了不起的進步,只有共産黨能做到這一點。我相信,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西藏會有更大的發展。”
走出展廳,不少觀眾意猶未盡紛紛留下對西藏未來的祝福:“祝願西藏明天更美好”、“美麗的西藏,幸福的天堂,祝西藏人民生活更美好幸福”……
據了解,本次展覽由中央統戰部、中央外宣辦、國家民委、國家發改委、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和新華社聯合舉辦,展覽免費向公眾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