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重慶7月11日電(記者李松)農業部草原監理中心主任馬有祥在此間舉行的“中國農村經濟論壇”上稱,隨著我國牧區人口的增加,牧民維持生計和增收主要靠增加牲畜飼養量,導致牧區草原過載過牧嚴重,草原生態環境總體仍在惡化。
馬有祥説,隨著牧區草原生態環境持續惡化,我國草原産草量大幅下降。內蒙古牧區上世紀80年代天然草原鮮草産量達到142公斤/畝,2009年已降到90公斤/畝;四川牧區鮮草産量也從420公斤/畝下降到304公斤/畝。草原産草量下降,造成草原承載牲畜能力明顯降低。據統計,全國草原適宜載畜量已從上世紀80年代的4.3億羊單位下降到目前的2.4億羊單位。
此外,受經濟利益驅使,開墾草原種植農作物的面積越來越大,礦業開發規模增大,新疆等省區開墾草原面積千萬畝以上,有的省區礦業開發迅猛,草原植被遭到嚴重破壞。據農業部草原監理中心統計,目前,我國有90%的可利用草原不同程度退化,中度和重度退化面積達到23億畝,草原生態總體呈現“點上轉好、面上退化、局部改善、總體惡化”的態勢。
馬有祥認為,超載過牧是造成草原退化、生態惡化的直接原因,必須採取措施把超載牲畜減下來,逐步達到草畜平衡,要對生態環境非常惡劣、草原退化嚴重的區域實行禁牧封育;對禁牧區域以外的可利用草原實行草畜平衡管理,確定草畜平衡點,核定合理的載畜量,實施季節性休牧和劃區輪牧。同時,要加大草原執法監管力度,對偷牧盜牧、超載放牧的行為依法進行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