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酒泉9月28日電(記者李惠子、趙薇、蔡玉高)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28日説,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根本目的是和平開發太空資源,讓太空資源為人類服務。
周建平在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發射前夕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説,空間站作為大型載人設施,可以提供地球上不具備的研究和開發平臺。太空的高位置和微重力等獨特環境有利於開展地球科學、天文學、材料、生物等方面的科學研究。
他説,微重力資源是空間站最重要的資源之一。“微重力實驗可以實現地球上很多做不到的事,獲得很多意想不到的成果,比如氣體和液體在地面不可能混合起來,但在太空裏自然就是混合形式。”
周建平説,微重力資源在材料研究和生物制藥研究上有很多可以探索的領域,有望實現科學突破。
將於29日發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既是交會對接目標飛行器,也是一個小型的空間實驗室。天宮一號將於在軌的兩年中,與神舟八號、九號、十號飛船進行交會對接試驗,這將為我國2020年左右建立空間站奠定重要的技術基礎。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愛好和平,中國的發展從來都是以和平為目的,包括我們搞載人航天。”周建平説。
“國家在載人航天上投入大量經費,為的是要在太空科學研究和資源開發中,為人類發展和進步做出中國應有的貢獻。我想,稍微有一點常識的人都知道,如果去發展軍事技術或作戰平臺,空間站不是一個合理的選擇。”他説,軍事偵察衛星、軍事通信衛星都是無人飛行器。
周建平説,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還處於初期階段,“首先要解決人長期在太空中健康生活和工作的基本問題,這也是中國建立空間站、空間實驗室面臨的重大問題。”
“只有對人自身在太空中的行為和能力有了清晰的認識,才可能具備更好的開發能力。”他説。
周建平説,中國將利用載人航天器獨有的資源條件來研究人類並沒有完全認知的包括宇宙、太陽系、地球等科學問題,為人類探索太空做出貢獻,將要開展的天文學研究“有希望獲得重大科學成就”。他舉例説,哈勃望遠鏡就是航天技術在天文學上應用的最有力的實例之一,大大推進了天文學的發展。
秉承和平利用太空理念,即將發射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上安排了地形環境監測、空間材料科學實驗和空間環境探測實驗三個方面的空間科學實驗項目。
載人航天工程空間應用系統副總設計師、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總體部研究員張善從説,天宮一號上用於地球環境監測的高光譜相機對資源勘探、環境監測以及老百姓關心的食品安全問題都能起到較大作用。
“如大氣污染情況、礦産資源,油氣資源,海洋資源分佈,都可以通過高光譜相機進行探測。尤其是對農作物中重金屬的含量及分佈的探測,與老百姓生活密切相關。”張善從説,天宮一號入軌後,所獲數據將分發給各個科研單位開展各領域應用研究。
從1999年中國發射神舟一號飛船開始,載人航天工程的空間應用系統已進行了百餘項科學試驗,按照空間應用系統的不同研究方向,針對不同型號的飛行器,安排不同的應用任務。
“我們在載人航天工程安排的科學試驗項目一旦試驗成功,就會往其他各類衛星上去應用轉化。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六號,包括我們目前做的天宮一號試驗,都是按照這一思路開展。”張善從説。
我國于2002年發射的神舟三號飛船上開展的對地遙感試驗,其研究成果已應用到了環境衛星和資源勘探衛星上。在2008年發射的神舟七號上飛船上,科研人員安排的是空間技術試驗、伴隨飛行的小衛星試驗和包括“固體潤滑材料空間試驗”在內的空間材料試驗。
張善從説,飛船是天地往返的工具,在飛船上進行的科學試驗規模有限。“而空間站建成後,我們就會開展大量的科學試驗,這也是我們建站的終極目標。如果這個目標在2020年前後實現了,現在我們開展的科學試驗會有幾十倍甚至是上百倍的增加,不管是在數量上,還是能夠提供的資源上,都有大幅度的提升。”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王思潮説,中國廣泛利用衛星遙感對洪水、乾旱、颱風、地震、森林火災等進行預報和評估,每年可減少數百億元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遙感衛星在國土資源調查、生態保護、南水北調等重大工程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國的空間站要成為世界科學發展進步的平臺,為人類探索做出貢獻。”周建平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