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15日電(記者 周婷玉)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主任委員胡大一等60余位專家參與修訂的2011版《老年高血壓的診斷與治療中國專家共識》15日正式出爐,其中新增了分級降壓達標、綜合危險因素防控以及個體化治療等內容。
共識起草人之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老年內科主任劉梅林介紹,研究顯示,隨著年齡增長,高血壓患病率增加。在年齡小于60歲的人群中,有27%的人患有高血壓;而在80歲及其以上的人群中,高血壓患病率高達75%至90%。
她説,降壓治療可使老年人持久獲益,平均降低10毫米汞柱的收縮壓和4毫米汞柱的舒張壓可使卒中的危險降低30%、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降低13%。然而,在我國僅32.2%的老年高血壓患者接受治療,控制率僅為7.6%。
為了使老年高血壓控制更規範有效,2011版共識中建議在患者能耐受降壓治療的前提下,採取分級降壓達標的治療策略:首先將血壓降低至小于150/90毫米汞柱,如果患者能夠良好的耐受,可繼續降低到小于140/90毫米汞柱。對於年齡小于80歲且健康狀況良好、能耐受降壓的老年患者,可在密切觀察下將血壓進一步降低到130/80毫米汞柱。對於80歲及以上的高齡患者,共識建議將小于150/90毫米汞柱作為血壓控制目標。
共識還強調了生活方式干預的重要性,如減少食鹽攝入、調整膳食結構、戒煙限酒、適當減輕體重等,提出在使用降壓治療的同時應加強綜合危險因素的防控。對於收縮壓水平介於140至149毫米汞柱之間的老年患者,共識推薦首先應積極改善生活方式,也可考慮使用降壓藥物治療,但在治療過程中需要密切監測血壓變化等。若患者血壓大於或等於150/90毫米汞柱,應在指導患者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礎上使用降壓藥物治療。
此外,劉梅林介紹,這次的新版共識在強調老年人收縮壓達標的同時,還強調應避免過快、過度降低血壓引起重要臟器血流灌注障礙而導致心血管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