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特約評論員:加快推動文化産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産業
——五論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
新華社北京10月22日電(新華社特約評論員)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站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高度,對推動文化産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産業這一重大戰略任務作出了全面部署,強調必須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推動文化産業跨越式發展,為推動科學發展提供重要支撐,為人民群眾提供健康向上、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産品,這必將有力地推動我國文化産業大發展大繁榮。
加快發展文化産業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更好滿足人民多樣化精神文化需求、繁榮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途徑,是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舉措,是推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要支點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近年來,我國文化産業發展生機勃勃,新興業態不斷涌現,與相關産業的融合日益加深,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拉動作用明顯增強,已經具備了發展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産業的巨大潛力。但文化産業的發展水平與我國豐厚的文化資源、與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整體水平還不相適應,需要進一步加大力度,採取有力措施加快發展。
加快發展文化産業,必須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加強內容引導和建設,努力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文化産業承載的是思想觀念、審美情趣、價值選擇,內容是根本的、核心的要素。要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著力提升文化産品內涵和質量,在弘揚主流價值觀的基礎上,努力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的精神需求。要注重挖掘文化資源,堅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汲取一切有益的文化營養進行創作生産,增強文化産品的思想震撼力和藝術感染力。要注重提升文化創意,把傳統元素與時尚元素結合起來,把民族特色與世界潮流結合起來,用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思想表達、符合廣大受眾心理的情感抒發來創作生産更多具有原創價值的文化産品。
加快發展文化産業,必須構建結構合理、門類齊全、科技含量高、競爭力強的現代文化産業體系,形成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文化産業格局。要改造提升出版發行、印刷複製、影視製作、演藝娛樂等傳統文化産業;加快發展文化創意、動漫遊戲、網絡文化等最具活力和潛力的新興文化産業;促進文化與旅遊、工業、建築、通信、會展、商貿、體育、休閒等行業融合,有效延伸産業鏈條,發揮文化産業對國民經濟的拉動作用。
加快發展文化産業,必須推進文化科技創新和應用。科技創新是文化發展的重要引擎和強大動力。文化産業是內容加載體的産業,科技創新及其在文化産業領域的應用有利於拓展新市場、催生新業態,有利於增強文化産品的感染力和傳播力。要順應文化和科技加速融合發展的新趨勢,深入實施科技帶動戰略,推動文化科技的研發、推廣和應用,為産業業態創新和結構調整提供有力支撐。
加快發展文化産業,必須提高文化消費規模和水平。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大幅上升,居民消費正由生存型、溫飽型,向小康型、享受型轉變,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快速增長,文化消費日益活躍,並向高品質、多樣化發展。要積極適應人民群眾文化消費的新變化、新趨勢,把擴大文化消費作為擴大內需的重要組成部分,積極培育文化消費習慣,提供個性化、分眾化、專精化的文化産品和服務,改善文化消費條件,凈化文化市場環境,促進文化消費升級,為文化産業發展提供強大內生動力。
加快發展文化産業,必須以建設完備的政策體系為重要保障。要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工作機制,充分利用經濟政策和手段,制定財政、金融、稅收、科技、土地、人才等政策,以重大工程項目為推動,以公共服務為支撐,為文化産業跨越式發展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要根據不同地區的特點,實施區域性、差異化的文化産業發展戰略,加強分類指導,發揮比較優勢,努力形成文化産業東中西部優勢互補、相互拉動、共同發展的局面。
面對文化産業發展的歷史性機遇,要著眼于支柱性産業的戰略定位,按照支柱性産業的發展要求,科學謀劃、紮實推進、開拓創新,進一步將文化産業融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全局,加快推動文化産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産業,以文化産業的跨越式發展譜寫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