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出版界談十七屆六中全會:創作無愧於人民的作品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10月26日 07時21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0月25日電(新華社記者 劉奕湛)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的高度,對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作出全面部署。出版界人士紛紛表示,要積極貫徹全會精神,努力創作生産更多無愧於歷史、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的優秀作品。

    做好改革發展的主力軍

    全會提出,要深化國有文化單位改革,健全現代文化市場體系,創新文化管理體制,完善政策保障機制,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積極吸收借鑒國外優秀文化成果。出版界人士對全會關於“文化引領時代風氣之先,是最需要創新的領域”的論述倍加關注,並就文化産業如何改革表達了各自的看法。

    中國教育出版傳媒集團總經理李朋義説,伴隨著我國國力的增強和國際地位的提高,中華文化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認同,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國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還遠遠不夠,維護國家文化安全和意識形態安全的任務依然很重,出版人必須深刻認識文化體制改革對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重要性。

    “在吸收借鑒世界優秀文化成果的同時,要努力推動中國文化走向世界,增強國家文化的軟實力和中華文化的影響力。”李朋義説。

    他認為,加快推動出版“走出去”戰略,積極主動地向海外拓展,真正參與國際競爭,積極推廣我國優秀文化和高水平的學術成果,打造有影響力的跨國企業。“建設文化強國,是我們的共同目標,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維護國家文化安全是我們的共同事業。”他説。

    中國科技出版傳媒集團總裁柳建堯説:“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目標任務已經明確,關鍵在於行動。”當前擺在我們面前的任務是怎樣把思想認識和行動都統一到中央精神上來,切實承擔起推進文化改革的責任。

    “全會對文化建設的新要求、新部署和新戰略必將讓出版人在改革先行、走在前列的基礎上繼續發奮圖強。”柳建堯説。

    抓住有利戰機,把出版業做大做強

    全會提出,發展文化産業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滿足人民多樣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這一論斷使出版界人士興奮不已,他們紛紛表示,全會的召開為出版産業提供了強大動力,出版産業正面臨著極好發展機遇。

    出版作為文化的核心部分,在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國出版集團公司總裁譚躍表示,當今時代文化的作用和影響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廣泛和深刻,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越來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

    譚躍表示,要結合自身的實際,進一步理清發展思路,明確聚焦書業、聚焦傳媒、聚焦文化産業的投資方向。探索跨國、跨地區、跨媒體、跨行業、跨所有制的發展之路,打造資本運營、數字化出版和高端人才的競爭優勢。

    柳建堯説,全會對文化産業的定位更加明晰,把文化産業作為國家戰略的一個重要因素,通過體現黨對文化建設的規律把握,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理論。

    “中國是一個文化資源大國,但還不是一個文化産業的強國。”柳建堯認為,要提升我國出版業的國際競爭力,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在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進程中,迫切需要通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運用市場經濟機制加快推進文化産業規模化、集約化經營,加快培育骨幹文化企業和戰略投資人,以推動文化産業的快速發展,進一步推動我國文化影響力。

    學習出版社社長董俊山説,在推進文化事業繁榮和文化産業發展的同時,更要注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設,注重學習型社會的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建設,注重提高民族素質,把軟體和硬體結合起來。

    董俊山説:“在推進文化建設的過程當中,既要加大投入,加大力度,加快發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時又要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培育健康的文化主體,建立健全各項機制,為文化建設持續大發展大繁榮創造條件。”

    進一步增強做好出版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全會強調,要培養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弘揚中華文化,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出版界人士對這一重要論斷表示一致認同。

    黨建讀物出版社總編輯王英利説,文化自覺是指一個民族、一個政黨在文化上的覺悟和覺醒,包括對文化在歷史進程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認識,對文化發展規律的正確把握,對文化發展歷史責任的主動擔當。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一個政黨對自身文化建設價值的充分肯定,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中華民族有文化自信的歷史和氣度,有文化自信的積澱和勇氣,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獨具特色。

    “出版業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一部分,是文化體制改革的先行者,出版工作者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主力軍,出版工作者應該而且必須要做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表率。”王英利説。

    “文化産業發展要準確衡量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一定要擺在首位。”李朋義説,中國教育出版傳媒集團直接的受眾和學習者達到三億六千萬人,各級各類的學生兩億六千萬,6歲以下的兒童有一億人,出版的教材要承擔起社會的責任,要有效掌控引領教育資源的正確方向,確保教材出版體現國家意志,體現主流意識。

    譚躍認為,出版社最主要的任務是出版更多人民喜聞樂見的優秀讀物,全面提升各類圖書的品質,發揮出版在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上的特殊作用。堅持正確文化立場,堅持出版的正確導向,秉持崇高價值追求,弘揚真善美,反對“三俗”。努力以思想的力量、藝術的魅力打動讀者,為全社會的思想道德建設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糧。

    王英利説,當今世界越來越成為一個地球村,不同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鋒,比任何時候都要頻繁,這需要我們以更加科學理性和更加積極的態度充分認識中華文化的獨特優勢和發展前景,堅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改革開放以來形成的新思想、新觀念、新風尚,也要勇於摒棄傳統文化中的糟粕,吸收一切有利於我國文化建設的經驗和成果,推動中華文化的繁榮興盛。

 
 
 相關鏈結
·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決定》學習輔導百問等出版
· 住房城鄉建設部會議學習傳達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
· 外專局黨組中心組傳達學習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
· 煙草專賣局集中學習傳達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
· 行政學院召開會議傳達學習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
· 中國社會科學院專家學者暢談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