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新聞辦副主任:中德媒體強化交流促進相互認知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10月28日 21時39分   來源:新華社

專訪:中德媒體強化交流促進相互認知
——訪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副主任王國慶

    新華社柏林10月28日電(記者韓墨 潘旭)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副主任王國慶27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説,近年來,中國和德國媒體著意加強不同層次的對話與溝通,以坦誠的思想交鋒加深彼此了解、克服偏見分歧,推動兩國相互認知向著理性、客觀、真實的方向發展。

    王國慶説,中德建交近40年來,兩國多領域合作與交往不斷加深,中德媒體對對方國家的關注度也持續提高。德國眼下約有30家媒體常駐中國,對當代中國保持了高密度報道。然而,由於文化背景、歷史遭遇、社會制度和發展階段不同,一些德國媒體對中國的認知還存在偏差,致使一些報道不僅沒能反映中國的現實,反而助推了偏見和非理性的傳播。

    “這就要求中德媒體之間建立良好的對話機制,通過持續不斷的溝通,增進相互之間的了解,克服相互認知的障礙和盲區,縮短分歧,達成共識,”王國慶説。

    他説,過去四年來,從上海、廣州到柏林、漢諾威,中德媒體之間已舉行多次專業論壇。參加者既包括中德主流媒體負責人,也有兩國媒體管理部門的官員和傳播學專家。應當説,這些多層次的交流和專業探討為中德媒體的工作提供了諸多理性和建設性思考。

    王國慶説,他這次來到柏林,是率領中國新聞代表團,參加為期六天的“首屆中德媒體對話”活動。這次對話由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和德國外交部聯合舉辦,是中德間首個由兩國政府出面建立的雙邊媒體對話機制,也是兩國今年6月首輪政府磋商的具體成果之一。

    “這次對話邀請了中德兩國媒體界的資深記者、管理高層和專家學者,圍繞‘中德媒體的異同’這一主題,就兩國相互認知、媒體在中德認知中的作用和責任、政府與媒體的關係、新媒體時代的新聞理論等問題展開交流,雙方談得很坦率,沒有回避問題和分歧,不時還能聞到些‘火藥味’,”王國慶説。

    他説,雙方能夠坐而論道,本身就是友好的表現。而既然是對話溝通,就不能只講共性、共識。“我們強調要亮明自己的觀點,對對方的説法和意見給予回應。即使爭論多一點,效果也是好的,能夠達到溝通的目的。反過來説,如果在一些原則性問題上支支吾吾,就不可能得到對方的尊重。”

    王國慶認為,德國媒體之所以時常出現一些不客觀報道,一部分是出於意識形態、價值觀念的差異,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對中國不夠了解。

    “部分德國記者時刻將東德的過去和失敗作為標尺,教條地衡量中國的一切事情,那肯定要出偏差,”他説,“事實上,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堅持‘實事求是’的理念,已經發生巨大變化,媒體不應再用冷戰的思維框架和過時的老眼光看待中國今天的現實。”

    王國慶説,希望德國記者多到中國實地觀察和採訪。“中國現在不怕看,只怕你不去看。只要你真的踏上這片土地,就會有另外的思考和感受,就會改變一些受部分媒體誤導的觀念。”

    王國慶呼籲,中德媒體應從兩國關係發展的戰略高度出發,摒棄由意識形態造成的疏離感和刻板印象,本著理性、客觀、全面的態度,把真實的中國和德國呈現出來,承擔起促進兩國相互認知的歷史責任。

    王國慶説,這次對話中,雙方表達了將這個對話機制長期化、定期化的想法,並提出建立一筆獎學金,鼓勵兩國新聞學專業的青年學子到對方國家交流、學習,以這種著眼于長遠的方式,促進兩國媒體的互動和了解。當然,具體事宜有待兩國政府相關部門進一步協商。

    首屆中德媒體對話10月24日至29日在德國舉行。在國務院新聞辦牽頭下,國家廣電總局、國家新聞出版總署、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人民日報、新華社、經濟日報、中國日報、廣州日報派出高級代表與會。德國外交部、德國電視臺、德國之聲、《明鏡週刊》等機構和媒體的代表參加座談。聯邦議會有關委員會也同中國新聞代表團進行了會談。

 
 
 相關鏈結
· 第二屆中國(四川)—德國機械投資貿易洽談會舉行
· 中德兩軍第五輪防務戰略磋商在德國慕尼黑舉行
· 外交部部長在紐約會見阿盟秘書長、德國外交部長
· 2011年度中國家電創新獎頒獎儀式在德國柏林舉行
· 科技部副部長會見德國亥姆霍茲聯合會主席米奈克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