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GDP”論英雄
——安徽科學政績導向舞出發展新氣象
新華社合肥10月30日電(記者 王正忠、楊玉華)“長跑和游泳一個規則比賽”“一把GDP尺子量到底”,針對長期以來政績考核唯GDP是論的弊端,安徽省今年大幅調整政績考核導向,降低GDP權重,實施分類差異化考核,突出對轉型發展、資源環保和民生社會事業的考核比重,取得良好效果。今年上半年,安徽高新技術産業增加值增長達68%,增幅居全國第二;城鄉居民收入均呈兩位數增長,並雙雙進入1996年以來最快增長時期。
不唯“GDP”至上
群山披綠,江水流翠,一座座古民居錯落有致,鑲嵌在徽州大地上,引來如織遊人。在安徽黃山,一項投資60億元的“百村千幢古民居保護工程”正在使古徽州上的老民居重新煥發著青春,成為吸引人們紛至沓來的世外桃源。
“60億元不是個小數目,但我們舍得投入這麼多資金,是因為新的考核體系引導我們更加下工夫去守護好這些資源和環境。”黃山市委書記王福宏説,現在的黃山不再有發展工業的壓力和包袱,保護好生態環境是第一要務。
黃山的堅守底氣來自於安徽省委、省政府“十二五”發展思路和理念的調整。“不能盲目無序開發,要有保有壓,因地制宜,分類考核,最大限度發揮各地優勢,走各具特色的區域發展之路。”省委書記張寶順去年到黃山調研時,便提出打破GDP唯上的發展觀,強調科學可持續協調發展。
此後,安徽省委、省政府決定抓住政績考核這一“牛鼻子”,結合全省區域發展的基礎、條件及各地資源稟賦差異,推出省轄市新考核體系。用分類考核代替“一把GDP尺子量到底”,突出轉型發展和資源保護。
新考核體系將過去作為經濟發展主要參照指標的GDP增幅權重大幅下調,由原來14%劇降到最低僅3%。首次將發展方式轉變、資源和環境保護、民生改善和社會建設單列出考核,其中發展方式轉變的權重高達30%左右,資源和環境保護、民生改善和社會建設兩項的權重也佔到考核總權重的“半壁江山”。
新考核體系還將省轄市分四類:一類為合肥、馬鞍山、蕪湖、銅陵市;二類為淮北、蚌埠、淮南等市;三類為亳州、阜陽、六安三市;四類市為黃山市。考核指標權重“因地制宜”。一類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高,考核的重點在於引導發展方式的轉變,解決“優不優”的問題,因此,包括戰略性新興産業産值、服務業增加值、高新技術企業數等10項子指標在內的發展方式轉變指標考核權重是四類城市中最高的,達32%。而對正處於工業化、城鎮化初期階段的二三類地區,尊重其發展現狀,重點解決“有沒有”的問題,對包括地區生産總值、財政收入和固定資産投資等在內的經濟發展指標權重要求相對最高。對四類城市,經濟發展指標權重最低,僅為15%,其中工業化率子指標更是不作要求,但對其資源和環境保護的要求最高,解決“護不護”的問題。
“説白了,這種考核體系的導向就是從過去主要看GDP數字到今後不光看GDP,更看産業發展優不優,環境好不好,老百姓幸福不幸福。”安徽省發改委主任沈衛國認為,這種改變最大的好處是對地方發展和幹部政績的考評更加公平,有利於量體裁衣,讓該保護的地方保護起來,該發展的地方發展好。
新導向帶來新氣象
安徽地域廣闊,地區發展不平衡現象突出,僅人均GDP最高的市與最低的市相差近8倍。安徽省委、省政府一直在思考如何指揮協調全省一盤棋,實現協調健康發展。
“沒有科學的考核體系,就難以實現真正的科學發展。通過探索考核辦法的科學性、針對性、區別性和導向性,引導領導方式的變化,推動江淮大地因地制宜選擇發展路徑,著力做‘好’字文章。”安徽省長王三運説。
在新的指揮棒引領下,安徽各地紛紛加大傳統産業的升級改造、新興産業的培育和發展,産業結構明顯優化。僅合肥市今年重大工業投資項目中,戰略性新興産業項目數接近70%,初步確立了新型平板顯示、新能源汽車、公共安全等三大産業在全國領先優勢。鋼城馬鞍山將鐵基新材料産業作為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的首位産業培育,計劃開發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技術産品,形成一批新材料高技術産業集群。全省1-7月份,八大戰略性新興産業産值達1934億元,同比增長60%,高於規模以上工業增速13.4個百分點。
區域發展更加協調。上半年皖北經濟提速明顯。皖北及沿淮三市七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産投資、財政收入的增幅均高於全省平均水平。集山區、老區、庫區和沿淮行蓄洪區一體的安徽六安市更是提出在保護青山綠水中發展經濟,打造綠色“GDP”,謀劃了優質農副産品加工基地、汽車零部件等一系列主導産業。
新考核還極大促進了各級政府的民生投入。上半年,全省財政支出中,教育、醫療衛生、住房保障等“民生財政”支出累計達638億元,增長高達46%,佔到全省財政支出的近“半壁江山”。百姓收入快速增長,上半年,全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9356元,增長18%,農民人均現金收入3584元,同比增長近20%,雙雙達到1996年以來最快的時期。
GDP讓位只是第一步
採訪中,一些地方幹部在為考核優化叫好的同時,也呼籲加快相關政策配套,讓地方幹部能更好地貫徹考核意圖,真正沿著科學發展的道路可持續地走下去。
太湖縣是國家重點扶持的貧困縣,按照目前考核要求,這個地處大別山區邊緣、擁有全省第二大水庫花亭湖的縣有一定的生態保護任務,因此,每年可以獲得生態補償4000萬元。但這樣一個數字對這個貧困縣來説杯水車薪。縣委副書記程志翔表示:“隨著發展的需要,百姓對公共産品和服務的需求越來越高,我們每年的各項公共事業建設投入就達數億元,有限的生態補償顯得捉襟見肘,地方常常面臨發展與保護的雙重壓力。”
沈衛國認為,安徽此次打破GDP為導向的政績,實施分類考核是一次重大嘗試,也是按照國家“十二五”轉型發展和功能區建設的要求,但這種主動告別速度求質量的嘗試,還需要國家轉移支付等政策的支持。
“讓生態好的地方把環境保護起來,也應該讓這些地方有提供公共産品和服務的能力。否則好的導向也可能面臨落實的困難。”沈衛國建議,今後中央能加大一般性轉移支付的力度,建立有利於科學政績導向的長效性轉移支付制度,而不是一時的傾斜照顧。特別是目前,對於生態保護區中央已經建立了生態補償制度,但力度還不夠,而農業主産區還沒有專項的補償制度,建議國家儘快完善這一補償機制。讓保護環境和為國家提供農産品作出貢獻的地方不吃虧。
此外,一些基層幹部還建議,儘快放開戶籍制度改革,打破城市戶籍壁壘,讓進城務工作出貢獻的人員在城市也可享受到均等的公共服務,減輕欠發達地區的公共服務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