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17日電(記者侯麗軍、梁淋淋)在著名演奏家馬友友低沉、柔美的大提琴聲中,美國“孟菲斯舞步”明星裏歐·巴克旋身起舞。行雲流水般的太空舞步與低回婉轉的琴音相互交織,這種全新的藝術形式令在場觀眾屏息凝神,全然忘我。
這是17日首屆中美文藝論壇上的一次獨特的演出。遠道而來的美國代表團為中國觀眾獻上6分鐘的珍貴表演,拉開這場中美文化交流盛宴的帷幕。
從17日至19日,在國家大劇院和國家博物館內,美國奧斯卡影后梅麗爾·斯特裏普、大提琴家馬友友、華裔作家譚恩美、漢學家史景遷、電影導演陸川和畫家徐冰等享譽全球的中美文化名人將圍繞藝術、文化和人文交流等主題進行研討。兩國藝術家還將奉獻一道不容錯過的文化大餐——其中有電影導演喬爾·科恩的作品《大地驚雷》的展映,馬友友和中國音樂家聯袂奉獻的音樂會,以及斯特裏普最新電影作品《鐵娘子》的展映。
“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和對話是相互理解與認同的前提,文化的交流不但溝通中美兩國人民的心靈與情感,增進理解和信任,還對推動兩國關係健康穩定發展起到重要作用。”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會長李小林説。
在當天的專題討論《成長在兩個世界》中,同為美籍華裔移民第二代的譚恩美和馬友友共同回憶了在中美兩種文化背景下的成長經歷。
出生於美國一個華裔移民家庭,譚恩美沒有像母親希望的那樣成為一位醫生或鋼琴家,而是成了一名職業小説家。她的很多作品,如《喜福會》《沉沒之魚》《灶君娘娘》《接骨師之女》,都是《紐約時報》暢銷小説。
“跨文化因素激發了我的想象力。”譚恩美説。她的小説常以在美國出生的華裔女性為主角,這群華裔女性不但要面對種族認同的問題,還要面對與父母之間在文化認同上的差異與隔閡。
“我沒有刻意選擇成為一名小説家,我從事寫作是基於我內心的需要。當我母親即將去世時,我才發現我根本不了解她,也沒有認真聽過她試圖告訴我的故事,所以對我來説,寫作是基於一種迫切了解母親的需要。”
而作為在法國出生的華裔美國人,早期的移民生活也給馬友友的音樂創作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我首先是一個人,然後才是一個音樂家,最後才是一個大提琴家。”馬友友説,多元文化下的成長經歷使他一直致力於將音樂化為跨越不同種族、溝通不同文化的語言,並努力從不同的文化中尋找能激發想象力的元素。
而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馬克·丹納對文化差異則有自己獨到的理解,他認為文化差異常常蒙蔽人們的雙眼,使人們看不到文化的共通性。他相信國家之間的文化交流越是繁榮,人們對於文化共通性的探尋也就越充分,那麼由文化差異所帶來的誤會與隔閡也會逐漸消除。
當天下午,來自中美兩國的著名導演和電影學者還以《導演的視角:電影製作中的挑戰》為主題進行了全方位的交流與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