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京12月15日電(新華社記者 李燦 陳剛 王駿勇)12日發生於江蘇豐縣的校車事故目前已確認造成小學生15死8傷,記者連日來在當地走訪調查了解到,事故發生與駕駛員違法違規直接相關,在其背後,卻存在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必須加強交通法規宣傳教育,切實增加農村校車運力,改善道路狀況。
守交規 提高校車司機素養需多方發力
12日17時45分許,豐縣首羨鎮中心小學的一輛校車在行至該鎮張后屯村時發生側翻,已造成小學生15死8傷。
豐縣公安局副局長陳立坤説,當事車輛登記用途為小學生校車,此前曾因未備案被要求停運,且司機存在臨時代駕、準駕車型不符等情形。一位資深交警認為,這是明顯的違法行為,因為不同的車型其性能、操控、特點都不一樣,“亂駕車”帶來的危害十分嚴重。
記者在事發地張后屯村採訪時,一些當時在車上的小學生還説,事發時駕駛員曾拿手機看時間,注意力不夠集中。部分家長也質疑,駕駛員換人,能力不夠,注意力分散,是導致慘劇發生的主要原因。
豐縣縣長郭學習説,不管是在豐縣還是其他地方,因不守交通法規發生慘劇的案例不勝枚舉。一個地區不論發達還是欠發達,一個人不管是步行、騎車還是乘坐車船,遵守交通規則都是首要大事,它將大幅降低事故發生率。校車司機掌控著一車孩子的安全,責任更加重大,在駕駛技術、心理素質、職業道德等方面,應比普通客車司機要求更高。
豐縣有關部門還表示,出事校車在具體的運營環節中,相關監管難以落實。陳立坤説,出事校車營運的片區僅有3名民警和4名協管員,很難做到逢車必查。豐縣教育部門也承認監管難以到位。
徐州市委宣傳部部長張彤説,痛定思痛,公安、交通、宣傳、教育等部門在嚴格把關、提供培訓等方面也責無旁貸,要形成合力,確保安全措施落實到位。
增運力 農村中小學生運力缺口巨大
事發時車上到底有多少學生、是否超載等問題成為輿論質疑的焦點。當地不少學生和家長反映,本縣的校車經常比較擁擠,搶不到座位的情況很常見。當下,全縣校車正停運整治,眾多家長用三輪車接送孩子,一車裝多個孩子的情形較為普遍,又成了新的難題。
豐縣縣委書記邱成坦率地對記者説,不管事發校車是否超載,至少超載問題在當地並不鮮見,有時可能還很嚴重。
豐縣教育局局長孫光華説,這一現象的背後,是當地農村中小學生運力缺口巨大。近幾年,撤並農村學校較多,加劇了運力矛盾。全縣中小學生總人數近13萬人,加上4萬幼兒園幼兒,需乘校車者在3萬人以上。而接送學生車輛主要有大客車、家長包租麵包車及私家車三類,前兩類約有380輛,且公辦學校沒有一輛自身購買的校車。
“作為經濟欠發達地區,財力嚴重不足,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孫光華説,如果配備一般的24座校車,全縣需採購校車1250輛,所需資金約2.5億元,校車運行費、駕駛員工資、保養維修、油耗等費用每年還需6000萬元左右。
孫光華表示,為避免悲劇再次發生,增加政府投入和車輛配備、調整運行線路等工作已成迫切要求。下一步將考慮調整農村公交線路,增加站點,方便農村學生上下學。
修道路 改變“大車小路”的危險局面
記者注意到,事發地道路狀況較差,是一條三米多寬的鄉間土路,兩側路基鬆軟下陷,部分當事學生家長認為,道路基本條件較差,也是事故發生的重要因素。
據當地村民介紹,由於先前行車路線上正在修橋,這條土路是當事校車進入張后屯村的唯一道路。豐縣副縣長張斌説,縣裏這樣的鄉村土路還有不少,如果要達到通行大巴車的條件,還有很多嚴峻的挑戰,為了保障學生的安全,必須提高道路質量,改善路況。
目前,豐縣已經採取一系列措施,杜絕類似事故的發生。交通部門牽頭,會同各鎮組建專門班子,全面開展道路交通安全隱患排查,對鎮到村、村到村的所有道路及橋梁存在安全隱患的,限期整改,抓緊設立標誌信號,不具備校車和農村班車通行條件的立即禁止通行。
徐州市委書記曹新平對記者説:“豐縣校車事故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教育事業的發展為我們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而我們卻缺乏足夠的準備。人命關天,我們必須立刻拿出切實有效的改進措施,沒有任何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