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決定》解讀:為什麼要加快構建現代傳播體系?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12月16日 10時17分   來源:新華社

十七屆六中全會《決定》解讀:為什麼要加快構建現代傳播體系? 

    新華社北京12月16日電  傳播能力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的執政能力的重要體現,關係我國國家利益和國家形象,關係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大局。發展現代傳播體系,增強國內國際傳播能力,已經成為一項十分緊迫的戰略任務。《決定》指出,“提高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輻射力和影響力,必須加快構建技術先進、傳輸快捷、覆蓋廣泛的現代傳播體系”,強調要“加強黨報黨刊、通訊社、電臺電視臺和重要出版社建設”,“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打造國際一流媒體”。

    近年來,我國統籌報刊、通訊社、廣播、電視、互聯網和出版社等多種媒體,統籌有線、無線、衛星等技術手段,積極推進現代傳播體系建設,信息傳播渠道不斷拓展,採集傳輸網絡初具規模,發行覆蓋範圍得到擴大,專業傳播隊伍逐步成長,在傳播中國聲音、樹立中國形象、擴大中國影響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應該看到,我國傳播能力總體還不強,在國際傳播格局中仍處於弱勢地位,有效影響國際輿論的水平不夠,難以掌握國際話語權。這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不相適應,與我國國際地位和影響不相適應,與現代科學技術和傳播手段迅猛發展的形勢不相適應,與日趨激烈的國際輿論競爭不相適應,與境外受眾日益增長的了解中國需求不相適應。必須從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的高度,從黨和國家事業全局的高度,充分認識增強傳播能力的重要意義,採取有效舉措,整合各類資源,調動社會各方面積極性,推進現代傳播體系建設。

    第一,加快構建現代傳播體系,是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際地位變化的迫切需要。隨著我國綜合國力增強,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中國發展對世界的影響更加凸顯,國際社會對中國的關注度不斷提升。對於中國的快速發展,國際社會看法複雜、心態各異,有充分肯定中國成績的,也有對中國抱有疑慮和偏見的。一些國家與我合作願望增強、對中國的信息需求迅速增加。這就要求我們加強傳播能力建設,加快形成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國際地位相稱的傳播能力,增強向世界準確説明中國、客觀介紹中國的能力,滿足國際社會對中國信息的多層次、多樣化需求,引導各方面客觀理性地看待中國的發展和國際作用,營造客觀友善、于我有利的國際環境,展現我國文明、民主、開放、進步的形象。

    第二,加快構建現代傳播體系,是提高中華文化輻射力和影響力的迫切需要。傳播力決定影響力。文化的影響不僅取決於內容是否具有獨特魅力,而且取決於是否具有先進的傳播手段和強大的傳播能力。在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當今時代,誰的傳播手段先進、傳播能力強大,誰的思想文化和價值觀念就能更廣泛地流傳,誰就能更有力地影響世界。相比西方國家,我們的傳播能力還有很大差距,沒有充分展示出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價值和中國先進文化繁榮發展的豐碩成果,在加深不同國家、民族、文化相互溝通、相互理解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這就要求我們加強傳播能力建設,進一步完善采編、發行、播發系統,加快數字化轉型,運用先進技術提高文化産品生産和傳播效率,增強中華文化的吸引力和影響力,更好地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

    第三,加快構建現代傳播體系,是應對國際傳播格局深刻變化的迫切需要。當今時代,傳播全球化趨勢日益明顯,突出表現在傳播覆蓋範圍全球化、傳播內容來源全球化、媒介産品流通全球化、傳播受眾全球化、傳播影響全球化。媒體要在激烈的國際輿論競爭中贏得主動,在深刻變化的國際傳播格局中佔據主導,就必須在全球範圍內拓展傳播空間,面向全球進行信息産品的生産和銷售,實現傳播資源最佳配置和傳播效益最大化。傳播全球化不可阻擋也無法回避,任何媒體如果不能及時融入國際傳播體系,將失去在國際傳播市場同場競技的機會,也意味著在國際輿論競爭中自動棄權。這就要求我們積極適應國際傳播發展新形勢,樹立全球觀念,拓展國際視野,統籌國內傳播與國際傳播,統籌經濟社會發展與傳播能力建設,著力建設語種多、受眾廣、信息量大、影響力強、覆蓋全球的國際一流媒體,提高新聞信息原創率、首發率、落地率,使我們的圖像、聲音、文字、信息更廣泛地傳播到世界各地,進入千家萬戶。

 
 
 相關鏈結
· 福建創新基層宣講學習貫徹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
· 《決定》解讀:加強文藝理論建設和文藝評論工作
· 四川省委宣講團赴機關高校企業等宣講六中全會精神
· 發展改革委召開會議學習貫徹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
· 海南舉辦培訓班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