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提高"門檻""掃除"灰霾-專訪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站長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12月20日 15時34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2月20日電(記者 吳晶晶、顧瑞珍)今年入秋以來,我國多次發生大面積霧霾天氣,而公眾對於空氣質量的實際感受與環保部門發佈的空氣污染指數常有背離之感。《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二次徵求意見稿首次將PM2.5納入國標受到廣泛歡迎。

    在此間舉行的第七次全國環保大會期間,記者就相關問題專訪了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站長羅毅。

    我國現已建成覆蓋全國的大氣監測網絡

    記者:近年來我國環境空氣質量主要存在哪些問題?

    羅毅:近十年來,由於城市群經濟迅速增長,能源消費不斷攀升,機動車數量迅猛增加,空氣污染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大氣污染的範圍已不再局限于單個城市或單個工業區範圍,城市間大氣污染的相互影響和疊加日漸突出,煤煙型污染與光化學複合型污染問題相互交織。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氮氧化物、顆粒物及其他污染物排放顯著增加,城市的細粒子和光化學污染問題日益突出,給人們的生産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公眾反映強烈。

    灰霾是近年來顯著影響城市和區域的一種空氣污染現象。由於我國經濟迅速發展、城市化進程加快、相應能源消耗和生産所引起的污染物排放基數增大,在不利的天氣條件下,我國城市和區域灰霾現象頻繁發生,影響範圍越來越大,成為目前我國城市和區域性大氣污染的熱點問題。

    記者:我國大氣監測網的發展現狀如何?

    羅毅:我國高度重視大氣監測網的建設。經過幾十年的不懈努力,現已建成覆蓋全國,由國家和地方監測網組成的大氣監測網絡。國家網由地級以上城市監測網、(農村)區域監測網、大氣背景監測網、酸沉降監測網、沙塵天氣對大氣環境影響監測網和溫室氣體試驗監測網組成。其中,在113個環保重點城市中,納入國家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網的點位有661個,其他地級以上城市現有環境空氣監測點位有691個。

    從2000年開始,我國對環保重點城市開展環境空氣質量日報發佈工作,目前已有120個城市每日發佈空氣質量日報,92個城市發佈空氣質量預報,監測項目包括PM10、SO2、NO2。2010年11月環保部建立了重點城市空氣質量實時發佈系統,通過互聯網對113個環保重點城市中661個點位實時向公眾發佈上述三項污染物每小時的實時監測數據。

    新標准將一定程度改變公眾感受與空氣污染指數的背離之感

    記者:《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二次徵求意見稿對空氣質量監測有何新要求?

    羅毅:《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二次徵求意見稿中完善了污染物項目和監測規範。與現行標準相比,新標準不僅在基本監測項目中增設PM2.5年均、日均濃度限值和臭氧8小時平均濃度限值,而且收緊了PM10和NO2濃度限值。

    同時,新標準還提高了數據統計有效性的要求,現行標準中數據統計的有效性規定主要是針對手工監測要求制定的,較為寬鬆。新標準規定各取值時間段內應至少獲取90%的數據方為有效。

    記者:新標準實施後公眾對於藍天的感官感受與空氣污染指數(API)的背離之感是否將有所改變?

    羅毅:公眾對於藍天的感官感受與空氣污染指數(API)常有背離之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目前納入空氣污染指數的評價因子不全面;二是API發佈的週期(前一日12點到當日12點)與傳統意義上的自然日有區別;三是24小時的週期評價結果與某一時刻的感官存在一定差異。對於一些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PM2.5是造成差異的重要原因之一。配合《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修訂而制定的《環境空氣質量指數(AQI)日報技術規定》頒布實施後,預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縮小兩者之間的差異。

    當然,由於評價內容的增加將使AQI評價結果與API評價結果産生差異,在部分地區甚至會差異很大,這不意味著客觀環境狀況的改變,而是評價方法改變所導致的。開展AQI評價和報告,首要任務是為公眾提供簡潔、明了的空氣質量狀況和保護健康建議,《環境空氣質量指數(AQI)日報技術規定》中提出了不同空氣質量狀況下保護人體健康的具體建議,這將為提高環境信息公開效果、實現環保服務民生提供基礎和技術支持。

    PM2.5監測試點城市超標狀況較為嚴重

    記者:目前,我國已經開展的PM2.5的監測工作有哪些?已經取得什麼成果?

    羅毅:近年來,隨著城市建設的迅速發展,灰霾天氣頻發。總站高度重視對灰霾及PM2.5的監測,從2007年開始佈置開展灰霾長期監測,選取天津、上海、重慶、廣東、深圳、廣州、蘇州、寧波、南京等9個已有監測工作基礎和監測能力的單位,按照有關技術規範和要求自2008年1月1日開始開展灰霾試點監測工作。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環境空氣自動監測實驗室建成後,也加入了該試點監測工作。

    2010年灰霾試點監測的結果表明,2010年各試點城市發生灰霾天數佔全年天數的比例介於20.5%至52.3%之間,城市灰霾天氣出現頻率較高,各地灰霾天數存在的差異主要受氣象因素影響。發生灰霾天氣時,PM10及PM2.5濃度增加明顯,表明顆粒物濃度增加是灰霾産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試點城市中PM2.5佔PM10的比例分佈集中在50%左右。以世界衛生組織PM2.5第一階段標準進行評價,各試點城市的PM2.5超標天數佔全部監測天數的比例在1.9%至48.9%之間。總體而言,試點城市的PM2.5超標狀況較為嚴重。

    試點監測的結果還顯示,不同粒徑的顆粒物數濃度與能見度呈明顯的負相關關係,即粒徑越小的顆粒物對能見度的影響越明顯。當PM2.5濃度大於0.05毫克/立方米時,能見度隨著PM2.5濃度增加的下降變化不顯著。但當PM2.5濃度小于0.05毫克/立方米時,能見度隨著PM2.5的濃度降低而迅速上升。

    綜上所述,灰霾天氣的發生除了氣象條件以外,與顆粒物有非常密切的聯絡,PM2.5在其中佔據主要的影響。由於PM2.5的粒徑和化學成分的光學散射效應,對城市環境能見度起到關鍵的影響作用。

    記者:日前,美國大使館監測併發布了PM2.5數據,一些科研單位、個人和團體也已經或有意開展PM2.5的監測,對此總站有何看法?

    羅毅:我們已經注意到美國大使館發佈其空氣污染數據一事,目前美國國內的標準規定了PM2.5的日均濃度標準,其AQI指數也是用24小時平均濃度換算的,但美國大使館發佈的PM2.5數據為1小時均值濃度,並將其直接應用到AQI換算上,美國大使館用日均值評價1小時均值濃度,並不具有代表性。

    近年來我國PM2.5污染問題日益凸顯,成為當前媒體和公眾關注的熱點問題。對於科研部門、社會團體及有關個人自行開展PM2.5的監測,其目的是為科學研究或了解自身所在環境的空氣質量狀況,數據是否可用,可由其自行判斷。但是基於科研目的及個人意願的監測與監測部門的監測目的不同,監測部門的監測是依照環保法規,為了保護人群健康對環境空氣質量進行整體評價,並向公眾提供其所呼吸空氣的質量狀況,有嚴格的監測時間、頻率以及方法選擇、設備維護、人員操作等方面的技術要求,特別是有嚴格的質量控制要求,數據是準確可靠的,因此,環境保護部門對數據發佈持慎重態度是有原因的。

    2013年前重點城市力爭率先開展PM2.5監測

    記者:在全國開展PM2.5監測的有無具體的實施時間表?

    羅毅:從技術上,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我們建議2013年之前,對大氣污染防治重點關注的城市以及“三區九群”率先開展PM2.5監測。到2015年底之前,在所有地級城市和其他背景站、區域站開展PM2.5監測。

    在“十二五”期間要建立起PM2.5的監測能力,時間也非常緊張。第一批在現有的113個環保重點城市的700多個點位增加和補充PM2.5、臭氧等監測項目,並在重點區域新增200多個區域監測點位。第二批在125個城市的500多個點位新增同樣的監測能力。這些要進行大量的基礎建設工作,時間是非常緊迫的。

    同時在全國開展PM2.5監測涉及儀器設備購置安裝等成本巨大,數據質量控制、專業人員的培訓等大量系統的準備工作和能力建設工作也需要一個艱苦的過程,所以目前在全國範圍內開展PM2.5監測工作尚需一段時間,對此希望能得到廣大公眾的理解。

    記者:國際上常用的PM2.5的監測方法有哪些?各有什麼優缺點?我國開展PM2.5監測計劃使用什麼方法?

    羅毅:國際上常用的PM2.5自動監測方法包括β射線法和振蕩天平法,現在美國等國家又增加光散射法來監測顆粒物。目前在我國國內主要採用前兩種自動監測方法。兩種方法各有優劣,其中振蕩天平法可以提供分鐘數據等高精確度的實時數據,但儀器較貴,需要人員維護水平較高;β射線法人工維護量較低,在數據時間分辨率上,一般一小時才有一個值。根據實驗和監測結果分析,β射線法監測值一般會略高於振蕩天平法。

    目前我們還沒有對方法的系統比較,在全國開展PM2.5監測之前,需由權威部門對不同方法進行對比分析,研究出適合我國現實條件的監測方法。

    記者:開展PM2.5監測後是否就能有效解決灰霾問題?

    羅毅:灰霾的監測不僅僅是PM2.5的監測問題。灰霾是一種複合型的污染現象,而PM2.5是複合型污染的一個特徵量,與臭氧、CO等多種污染物密切相關,為了準確地説明灰霾問題,除了PM2.5,我們同時還需要解決多種相關污染物的監測問題。灰霾也經常是一個區域性的污染問題,需要通過區域監測網絡進行監測,不是孤立在一個點位或一個城區的監測能夠解決的,需要解決監測布點的問題。因此我們關注的不僅僅是PM2.5,還有臭氧、重金屬、CO等問題。我們將開展多項工作解決這些問題。

 
 
 相關鏈結
· 圖表:機動車污染成為大氣環境最突出、最緊迫的問題
· 海洋局:18日蓬萊油田溢油事故海洋環境監測情況
· 機動車污染成我國大氣環境最突出、最緊迫的問題
· 北京首推微博實名制凈化網絡環境
· 12月17日蓬萊19-3油田溢油事故環境監視監測情況
· 江蘇省:力爭環境“重回”上世紀80年代中期水平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