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16日電(記者吳晶晶)2011年中科院紮實推進“創新2020”規劃試點啟動階段各項任務,在科技創新中取得豐碩成果。
據16日召開的中科院2012年度工作會議介紹,在“創新2020”規劃率先啟動的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中,幹細胞與再生醫學研究先導專項、未來先進核裂變能先導專項、空間科學先導專項、應對氣候變化的碳收支認證及相關問題先導專項等分別取得重要進展。中科院還啟動實施了“支撐服務國家戰略性新興産業科技行動計劃”,在高效節能和先進環保技術裝備與産品、生物育種與綠色農用品、智慧製造裝備等21個方向部署一批項目,開展了産業關鍵技術與前沿技術研究、技術集成創新和工程化示範。
2011年,在國家重大科技任務方面,中科院高質量完成了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交會對接相關任務,高水平完成了有效載荷在軌實驗,開展了空間材料科學、空間環境與物理探測等研究。作為“蛟龍號”載人潛水器主要承擔單位之一,中科院自主研發控制、通信方面主要標誌性技術,實現了貼近海底穩定自動巡航和精確懸停定位,高速數字化水聲通信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同時,中科院在可持續能源與資源、先進材料與綠色智慧製造、信息網絡、普惠健康保健、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空天海洋能力提升和應用等方面,取得一批關鍵技術突破和系統解決方案,如建成世界首座千伏級超導變電站並投入工程示範運行;建成世界首個過程工程虛擬實驗室;揭示沙塵暴的起沙機制,自主研發沙塵暴預測預報模式;研製並成功發射創新一號03星,完成遙感十二號、遙感十三號、試驗四號、海洋二號等衛星的主要載荷研製任務;自主研製海底流動地震觀測臺陣,提高了我國海底地震觀測、海底油氣資源勘探的技術水平等。
此外,中科院在重要基礎研究與交叉科學領域取得一批重要研究成果。如實現分子機器的動態組裝及其運動調控;探測到迄今最重的反物質原子核——氦4核;發現卵細胞重編程新機制;發現迄今最古老的宏體多細胞生物群——藍田生物群等。